近日我们又听到了新西兰发生地震的新闻:北京时间11月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42.53度、东经173.05度(基督城附近),震源深度10.0公里,惠灵顿震感强烈,同时引发了海啸。
11月13日新西兰地震区域(星号处为震中)
这几年来我们不断会听到新西兰发生地震的新闻: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当地时间),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2010年9月4日清晨4时35分(当地时间),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地震规模7.1地震
2009年7月5日13时13分(当地时间),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发生5.7级地震,首都惠灵顿有震感。
1964年-2011年新西兰南岛地震分布图
那么为什么新西兰这个美丽的太平洋岛国,会这么容易发生地震呢?
新西兰风光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用板块构造学说来加以解释,也就是因为新西兰刚好处在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多发地震灾害。
六大板块分布图(图中红圈处即为新西兰)
由于全球的地壳不是完整的一块,按照板块之间的边界,可以把全球分成六大板块,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因此板块的边界分类两类,也就是相互分离的生长边界和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
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那么对于地震来说,当然更容易发生在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从而也就形成了世界上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世界月度地震热度图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新西兰,刚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上。
新西兰附近板块边界分布图
板块的碰撞运动导致能量的积累,终有一天,能量需要释放,从而也就发生了地震。当然,在一次强震之后,由于能量的快速释放,可能会迎来一段时期的稳定期。
新西兰高俊的山脉(新西兰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山脉多为陡峭高俊的年轻山脉)
但是,这种稳定是暂时的,对于新西兰来说,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已经注定了地震将会一直伴随其左右,所以地震的防震减灾对于新西兰来说就尤为重要。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