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贺炳炎出生在湖北松滋,家境贫寒。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去世了,幼时的他酷爱习武。白天去干活,晚上常常拿着祖辈传下来的那把锈迹斑斑的大刀进行练习。1929年胸怀报国为民雄心的他加入了红军,开始了他忠肝义胆的军旅生涯。
在部队,贺炳炎苦练杀敌本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人胆战心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靠的那把青龙偃月刀!”贺炳炎一没杖打就手痒,便使用木刀和战友“对练”,常常把队友打得鼻青脸肿,为此可没有少被贺老总的烟斗打。贺炳炎担任骑兵大队队长时,一次,骑兵大队偷袭空城后,在返途中发现部队的司务长不见了。这时,敌人的大部队已经进城了,如果率部队返回寻人,那么整个骑兵队就会陷入危险,贺炳炎决定单枪匹马返回营救司务长,当他赶到时司务长正面对包围,面对敌人的围截,贺炳炎毫无惧色,挥舞大刀连斩数十敌军撕开一条路,带着司务长杀出重围,安全逃脱。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赵子龙”名震一时。
1935年,后坪战斗中,红军攻击部队被敌人的炮火压制,突击队几次都难以攻上去,贺龙命令贺炳炎向上冲,他二话没说,挥舞的大刀,连中两弹扔不下火线,最终突击成功,被人称为“孤胆英雄”。
长征途中,刀王断腕气贯长虹。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在突破溆浦时遭遇国民党的重兵袭击,贺龙果断命令“折行向西,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而此时攻击瓦屋塘的重任就落到了贺炳炎所在的红5师15团的身上。贺炳炎亲率15团突进,由于敌人火力太猛,部队一时冲不上去,但贺炳炎不管,他明白,这次战役决定着整个大部队的生死存亡。面对着敌人暴风骤雨般的子弹,贺炳炎一挥手继续向上冲。冲锋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的向前匍匐,当距离敌人不到100米时,贺炳炎大呼:“同志们,冲啊”。此时贺炳炎挥舞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几个敌人便丧命。就在士气大振时,贺炳炎倒下了,他的右臂被敌人的弹片击中,被发现时,右臂已经血肉模糊。得知情况的贺龙心急火燎赶来,却被告知由于贺炳炎的右臂骨头全碎了,只有锯掉才能保住,贺龙便大声命令手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当时医疗条件落后,不但没有麻药,连锯子都没有。就这样医护人员找来了把锯木头的锯子,熬了一锅盐水消毒。可是锯到一半,昏迷的贺炳炎醒了,他毫无惧色的让怕他乱动按着他的战士靠边,让医生继续进行,医生的手却不敢太使劲了,怕他受不了痛。贺炳炎咬了咬牙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啥,来吧。说完把一条毛巾塞到嘴里,就这样坚持了2个小时16分。贺炳炎见到贺龙第一句话:“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贺龙紧紧握着他的左手,坚定地说:“只要有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贺炳炎仅仅在担架上躺了6天就又回到了战场。
1945年赴延安参加七大时,抬起与众不同的手像毛泽东敬礼,毛泽东尊敬的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免礼。”贺炳炎跟着贺龙整整打了20年仗,贺龙在被毛泽东授予共和国元帅后,就马不停蹄回成都,亲自为贺炳炎授衔授勋。
1955年12月10日,贺龙元帅在成都为贺炳炎授衔授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