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宝宝考试没考好,整天不说话,吃饭也没胃口;
宝宝被隔壁家孩子抢了玩具,哭着跟你倾诉;
宝宝画了一天的画被小猫抓破了,TA既伤心又愤怒……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很多家长常常感到不知所措,要么选择安慰和转移,要么直接忽视,甚至压制、训斥,只想快快把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
![]()
其实,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急于让TA重回“快乐”状态。
专家指出,情绪无好坏之分,宝宝的悲伤和快乐同样重要。
有关孩子“负面情绪”的那些事儿
在心理学上,负面情绪主要包括厌恶(厌)、害怕(惧)、愤怒(怒)、悲伤(哀)。
![]()
![]()
![]()
![]()
宝宝产生负面情绪时,往往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如发脾气、大哭大闹、摔东西等。这都是很正常的,作为父母,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回避,因为“有情绪”本来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千万别因为孩子哭闹或情绪低落,而认为孩子性格不好、不好管教。
正确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这天周末,乐乐妈带4岁的乐乐到小区的公共娱乐区玩耍,来公共区玩耍的小朋友有点多,拥挤推攘之间乐乐摔倒在地上,随即大哭起来。
乐乐妈跑过去检查了下乐乐有没摔伤,乐乐看到妈妈,哭得更伤心了。
乐乐妈检查后发现除了小腿擦破点表皮外并无大碍,而乐乐这时候并没有停止哭泣。
“不准再哭了哦,再哭不是好孩子!”
“男孩子要勇敢点,长大才可以做个男子汉。”
很多时候,家长遇到相似状况,都会像乐乐妈那样处理,及时制止孩子哭泣并随之教育。但这种用大人权威压制下来的眼泪和情绪,往往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而忍住眼泪的孩子未必真的就变得更坚强了。
![]()
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孩子摔倒,身体感受到疼痛,会产生挫败感,需要通过“哭”来宣泄,家长要学会接纳宝宝的情绪,并表达对TA的理解。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等)。
![]()
家长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处理宝宝的情绪:
step1:
“妈妈(爸爸)看到你很伤心(生气、害怕、愤怒,等等)。”——识别TA的情绪。
![]()
step2:
“你想哭就哭吧~”——允许TA有情绪,并接纳TA的情绪。
![]()
step3:
“妈妈(爸爸)陪着你。”——表达对宝宝的爱与理解,让TA觉得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
这样层层递进,宝宝就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情绪也会得到释放。
让孩子学会处理TA的负面情绪
妈妈发现一向性格开朗活泼的思琪,这段时间变得沉默寡言了,说话时也显得有点不耐烦。
一天,妈妈等思琪上学后,用一张小纸条写下:“思琪有心事想跟妈妈说吗?妈妈想听听呢。”
然后将小纸条压在女儿的书桌上。思琪回家后,晚上并没跟妈妈有更多的交流。
第二天,等思琪上学后,妈妈发现书桌上有一张思琪字迹的纸条:“我的好朋友不理我了,她跟别的同学成了好朋友,我好难过。”
妈妈把纸条翻过来,在上面写道:“是的,这真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妈妈很想听听你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呢。”
妈妈在之后的一周,用这种纸条来往的方式,让思琪在郁闷的情绪中得以倾诉。
思琪妈妈用小纸条的方式引导出孩子情绪的诱因,在知道原因后并没有用大人的思维去讲大道理,而是用倾听的“共情”态度进一步疏导孩子。
![]()
家长引导孩子通过某种方式发泄、疏导,可以让TA学会表达和管理、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
比如,可以告诉宝宝,如果心情不好,要大胆地说出来,或者写在纸上,等等。
![]()
当然,运动也是释放负面情绪的好方法。家长可以陪宝宝跑跑步、打打球等,让负面情绪随着汗水流走。这样,当下次宝宝有了负面情绪时,TA就懂得通过运动排解了。
![]()
亲爱的家长们,下次宝宝有小情绪时,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心理学大师 罗杰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