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们都知道,累了、困了时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去睡觉才对。
提到“功能性饮料”,多少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红牛?
小时候广告里的那句“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曾深深烙印在一代人心中。
“当年中考考体育,为了表示重视,特意斥巨资买了两罐红牛,希望能够在考试那天超常发挥。”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图源:东鹏特饮官网
虽然连广告词都只是换了个顺序,为此东鹏特饮还一度被打上“山寨饮料”标签。
但神奇的是,多年过去,传说中“山寨干不过正品”的情况,非但没有出现——
反而这款分量更大,价格却不到红牛一半的功能性饮料,已悄悄“问鼎”功能性饮料市场之巅。
不会吧,“山寨”都能赢?
在人们印象中,东鹏特饮还徘徊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的超市货架上,并不多引人注目。
“甚至很多次看到它红色与金色的包装,也总觉得上面的暗金色,是一层落了灰的土。”
谁能想到,等到人们再听到它的新动向时,它已经成为了饮料界一霸。
截至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已达到1665亿元,其中东鹏饮料销量占比第一,高达26.3%。
再具体一点,以东鹏特饮为主的能量饮料销售量超300万吨,全国人均年消费量约为2.1千克。
在2022~2024年间,它的销量增速也是最为迅猛的,高达41.9%,较之其他同类型饮料遥遥领先。/图源:勤策《2025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
“不是,没人告诉我东鹏特饮这么强悍的啊?!”
将目光放至整个饮料界也不例外,公布2024年业绩时,东鹏饮料特意引用了一段数据。
“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
500ml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
2025上半年财报亦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图源:微博@东鹏特饮
“社会没有参天树,我叫东鹏你记住”,网上一句玩笑调侃,颇适合用来形容东鹏特饮。
顺便一提实现超100亿成绩的其他饮料公司分别是:娃哈哈、华润怡宝、王老吉、农夫山泉。
脍炙人口的绝世高手里,突然闯进来这名“扫地僧”,凭什么?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东鹏特饮的著名优点:量大,便宜,方便,说它是“功能饮料界的蜜雪冰城”,也不为过。
以打工人必备的咖啡做对比,星巴克动辄一杯40元,manner均价约20元,瑞幸最便宜也要9块9。
而东鹏特饮,同样实现“提神”仅需5块,“5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在同类功能饮料或能量饮料之中,东鹏特饮也几乎是最便宜的——
一小罐红牛,250毫升,6块;一小罐魔爪,330毫升,6块;一大瓶东鹏特饮,500毫升,5块。
而且它也有小罐装、小盒装,售价2元至3.5元不等,这性价比独一档。
图源:东鹏饮料官网
不过,仅仅依靠极致的性价比,还不足以支撑它在成为“饮料界一霸”。
虽然很多人印象里,东鹏特饮一路走来算符合那句“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因为它又争又抢”。
但严格来说,东鹏特饮的资历并不浅。
成立于1994年的东鹏饮料,比华彬在国内设立红牛饮料公司还要早一年。
1998年推出的国内第一瓶维生素功能饮料,也是差不多与国产红牛同步推向市场。
可惜一个刚起跑的公司,对上全球性的大企业,在当时的市场上并未引起什么火花。
2003年由于经营不善,厂子濒临倒闭,林木勤和厂里同事集资,共同买下了这一品牌,自立门户。
图源:东鹏饮料官网
命运的齿轮,至此才开始悄然转动。
彼时在功能饮料领域,国内市场尚属蓝海,除了红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同类产品。
而红牛本身正面临品牌所有权不清、国内外多个生产者都叫“红牛”的境况,品牌内斗不断。
也就是说,尽管它风头无两,但仍然有办法找到漏洞,打开市场。
东鹏瞄准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蓝领。
长途奔袭的卡车司机,三班倒的工厂员工,劳动强度大的建筑工人……
他们对价格更敏感,工作强度、工作时长等特性,也使得他们对功能饮料的需求更大。
走便宜大碗路线,这是对接蓝领们的最好途径。
图源:小红书
“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东鹏特饮得以站稳脚跟。
至2025年上半年,东鹏已拥有超3000家成熟经销商,在地级城市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近100%。
为了更好被蓝领阶层接受,东鹏还直击竞对产品面门,改变了产品包装。
不使用容量较少、适合“一口闷”的罐装形式,换成塑料瓶包装,方便让持续工作的司机、工人随时随地来一口。
在设计时还加入了一个盖子,它相当于一个宽口塑料杯,有量度,能防尘,也方便工友之间分享饮料。
图源:小红书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设计,却让东鹏特饮成为了“话题王者”。
网上时不时就有人追问,这个盖子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包括但不限于——
钓鱼佬的饵料量杯、放槟榔的容器、烟灰缸、八宝粥盖子、蒸米饭量杯、临时宠物水碗……
长此以往,反而成了一大卖点。
不过,既然说到它宣传策略的成功,就不能不说那句经典的广告语。
2013年红牛宣传语从“困了累了喝红牛”,变成“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东鹏立刻将这句旧标语拿了过来。
当年电视上谢霆锋拿着饮料喊“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几乎让全国人一夜之间认识并记住了它。
后来,东鹏还搞过近乎“撒币”一般的“再来一瓶”“扫码赢钱”活动。
对于品牌而言,让自己的产品与受众群体精准对接是个难题,东鹏特饮也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如线下对接高速公路加油站、超市,以设立宣传点等方式,主打占领目标用户心智。
线上植入过导航app,只要你一看地图——立刻就能看到“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在画面上。
尽管被质疑“这真的安全吗”,效果却是实打实的/图源:小红书
社会的诸多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消费观念也发生巨变。
曾经一味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饮料、零食、雪糕等,往往被冠之“刺客”之名。
三四线城市里被嘲讽为“消费降级”的实惠平价产品,却在一夜之间登上神坛。
这确实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会。
东鹏特饮在电视剧中的植入 / 图源:电视剧《以法之名》
何况如今市场还有新动向——
从写字楼到工地,从城市到乡镇,东鹏特饮这件变成了打工人的“续命水”。
开始喝功能饮料的人,早已不局限于“蓝领”。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熬夜大军”。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入睡时间为23:15。
一半以上的00后和近一半90后,入睡时间晚于夜晚12点,26%受访人群睡眠不足6小时。
嘉世咨询《功能性饮料2025市场简析报告》也指出,功能饮料中占比最大的能量饮料。
饮用场景选择率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运动、夜间加班、熬夜学习、电竞游戏,除了运动都和熬夜有关。
且在运动、徒步、露营等特定场景下,瓶装功能饮料仍是主流。
年轻人也开始开发功能饮料的使用场景
东鹏特饮发展崛起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它崛起的前半段,是市场面临诸多发展风口,让一些企业迅速脱颖而出。
后半段中则和社会转型期里,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的“症候”不无关联。
这从东鹏的新动作上,也看得出来。
去年间开始铺天盖地打广告的“补水啦”,就是它的旗下新品,直接对准学生群体的开学、军训、户外运动等场景。
图源:微博@补水啦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半年狂卖14.93亿,同比暴涨213%的成绩,证明着其策略的成功。
当然,东鹏特饮仍有“短板”,比如在产品营销方面,此前的“瓶盖抽奖”活动,就被质疑中奖率越来越低。
在黑猫投诉上,“商家不给兑换”的投诉量也在飞速上涨,纠纷不断。
还有困住许多饮品的健康问题,它也没能免俗。
在能量饮料领域,摄入“能量”往往意味着摄入更多的糖、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
曾有测评,它每500ml饮料里含糖量达66.5g,相当于14.6颗方糖,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上限是25g。
“疲惫打工人需要功能饮品,但功能饮品也伤害疲惫打工人。”
2024年7月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子刊,曾发表一项研究:
“较高的糖摄入量会加速衰老,即使每天多摄入1克糖,也会导致身体生物年龄显著增加。”
何况如今哪怕所谓的减糖、无糖版本,也很难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因此也有人担心,眼下光景虽不错,可东鹏特饮或者其他功能性饮料们的前路,还那么光明吗?
网友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答案——
“就像很久之前我们就做过的泳池注水题,过去第一反应是,谁家好人一边注水一边放水。
直到看到有人一边养生,一边熬夜;一边减肥,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咖啡提神,一边褪黑素助眠;一边抠门,一边浪费……再到我也成为这样的人。”
一边纠结功能饮料、咖啡什么的该不该喝,一边主动拥抱选择。
这让许多打工人选择起来,有时本就毫无疑问。就算不是东鹏特饮,也会是其他什么。
哪怕我们都知道,累了、困了时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去睡觉才对。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
情感八卦 槽值爆表 不吐不快
扫一扫关注槽值 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