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22日报道 10年,100万辆。不到1年,便达成50万辆。黑马零跑,跑在快速扩张的高速路上。
站在新起点,零跑发布十年全域自研的技术集大成者——旗舰D平台。基于D平台打造的首款全尺寸旗舰SUV零跑D19,也应运而生。
在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眼中,D系列是“顶配中的顶配、旗舰中的旗舰”,但绝非追求高毛利的豪华车型系列。他强调,“零跑一向产品很豪华,价格不豪华”,D系列车型也将延续零跑“好而不贵”的一贯基因。
![]()
在一众新势力品牌中,正是零跑的“清醒”,以成本定价替代品牌溢价,让其销量在2025年节节攀升。9月,零跑全系交付量再创新高,达6.67万辆,同比增长超97%,连续七个月摘下新势力销冠。1-9月,零跑累销39.6万辆,同比增长129%。
2026年,零跑还将推出2-3款D系列车型、A系列2款车型,叠加既有B/C系列和Lafa 5车型,助推零跑尽快达成下一个百万辆目标。
![]()
即使推出成立以来最高端、最豪华的全尺寸旗舰SUV,朱江明依然表示,零跑还是零跑,D系列不是豪华车型,而是高端产品。
在全域自研的技术储备下,零跑D19直接将竞争靶心对准9字头车型。“我们的9字头,要对标目前9字头车里面所有的配置、所有的操控、所有的性能、所有的质感、所有的设计。”
![]()
依靠D平台,混动车型可搭载全球最大混动电池(80.3度)、首搭增程CTC电池技术和双能电机四驱增程系统,这意味着家庭用户市区通勤可完全依赖电力,油箱仅作为长途备用;
纯电动力上,则可采用115kWh超级混合电芯,解决电池“能量-安全-寿命”的“不可能三角”,720公里续航,15分钟可快充350公,化解里程焦虑;
座舱上,其首发双SA8797中央域控,1280TOPS算力实现VLA辅助驾驶及端侧大模型座舱;
驾控方面,LMC 2.0底盘系统集成高速双轮爆胎控制、凌波微步平顺体验及3.6米级圆规掉头等功能。
![]()
“我们一定是技术领先、配置领先、性能领先,要把D系列打造成行业内的标杆。”
同时,D平台拥有全球一流供应链零部件加持,如宁德时代电芯、双8797舱驾一体芯片、米其林低滚阻低噪音轮胎、中信戴卡轮毂和铝压铸地板、博世R-EPS转向、大陆MKC2线控制动、孔辉双腔闭式空悬、福耀夹层隔音玻璃以及百万级Nappa工艺全粒面真皮内饰等。
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提到,零跑的核心架构以及和供应商联合匹配的这些工作,核心技术是零跑自己的,“所以我们可以和供应商快速做出最适合这个系统性能的设定和配置。这是零跑的优势,把最顶级的配置和最顶级的技术用在D平台上面,也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
“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来达成优秀的成本结构”,“这也是零跑车型成本优秀的主要原因。”朱江明强调。
十年的全域自研,为零跑磨出了技术护城河。如果技术是零跑高端化的“矛”,那么规模,就是其控制成本的“盾”。
曹力明确提到,D平台毛利率将与其他系列保持一致,不会因配置升级而刻意拉高毛利率。朱江明也用 “杰尼亚与优衣库” 的对比,阐释了盈利逻辑。“零跑不会追求很高的毛利,而是靠规模(实现盈利)”。
![]()
今年上半年,零跑已过盈亏平衡点,但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暂时压制了利润。按照朱江明的分析,随着销量规模的扩大,其研发成本分摊效应将逐步显现。而坚持全域自研,靠规模实现盈利,也更容易实现可持续。
这种长期主义,也体现在智驾战略上。零跑之前选择"跟随"战略,但现在已经加大智驾研发投入。朱江明解释称,智驾技术半年一变向,跟随能降低消耗,而当某个技术成熟后就会快速上车。
根据零跑规划,2026年,D系列将搭载自研高阶智驾系统,目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
渠道布局上,零跑同样延续务实风格。D系列将聚焦北上广深等一二线核心市场,坚持 “客户在哪里,店就开到哪里”,但也不会盲目追求高端地段的品牌曝光,而是以服务能力匹配用户需求。
从供应链协同与全域自研的平衡,到产品规划与盈利模式逻辑,零跑的每一步,都围绕“长期主义”展开。
对于2025年7个月新势力销冠的成绩,朱江明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他引用任正非的言论——“从来对成功视而不见,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困难”,以此激励零跑人更加努力。不追求 “一时的销冠”,而是以 “技术创新、全域自研、高效敏捷、快速迭代”为基石,向 “全球世界级新能源车企” 的目标迈进。
“汽车行业是一场马拉松,现在还不知道谁能跑到终点。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改变不足,发扬长处,才能跑到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