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11日报道 这次“上汽之夜”,高频出现的词是“个性”、“安全”、“平权”,而在舞台上摆放的,分别是产品的两端:MG Cyberster(参数丨图片)和MAXUS星际X皮卡。百年车企并非一蹴而就,已经走过70年的上汽,给自己规划了三个切实落地的战略:技术平权重构产业价值体系,上汽L4级Robotaxi五年内规模化落地;用户需求将主导产品定义逻辑,从“终点买单人”到“起点合伙人”;硬件个性化将逐步实现,软件生态协同更智能。
上汽正以“用户思维”为支点,实现从规模到领跑的转型。
上汽认为,汽车产业在经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后,正进入“个性化1.0”与“出行服务2.0”的叠加发展期。上汽通过整合Momenta、地平线、华为、大疆等技术资源,正在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智驾方案。
未来五年,基于享道出行平台的Robotaxi将实现规模化运营,上汽将从“车辆私有”转向“服务订阅”。用户无需再为停车、保养、保险等琐事操心,真正实现“出行即服务”。
在公共出行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人拥车将更趋于个性化,首先是软件:上汽基于银河全栈座舱3.0系统,正在打造“装进口袋的智能座舱”。硬件个性化也将进入2.0阶段:通过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实现底盘、动力等硬件的可拓展性。预计2027年可落地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支持L3级自动驾驶,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自己的智驾方案。
作为全球顶级汽车设计师,约瑟夫·卡班的加盟与上海车展首秀,标志着上汽在“颜值即正义”赛道的全面发力。约瑟夫·卡班操刀的荣威双概念车,一款以SUV形态诠释“自信力量之美”,另一款以加长轿车演绎“未来主义优雅”将于上海车展首秀。
未来一年,上汽将推出十余款新车型,覆盖家庭SUV、越野车、跑车、皮卡等全场景,满足用户从“工具属性”到“个性表达”的多元需求。例如,智己汽车将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座舱,而MG品牌将推出纯电跑车Cyber GTS,由伦敦与上海设计团队联合打造。
卡班的加入不仅提升上汽设计的国际化水准,更推动其从“制造思维”向“用户体验思维”转型。通过“设计定义产品”,上汽试图在智能电动时代建立差异化的美学话语权。
面对行业“肉搏战”,上汽以“内家拳聚合力、外家拳借势能、组合拳拓边界”的三维策略,构建竞争护城河。
内家拳:组织重构与技术攻坚。上汽乘用车、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核心业务整合,成立上汽商用车公司,聚焦商用车技术共享。如今第一代VMC技术已落地智己汽车,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2027年量产,支持L3级自动驾驶。上汽还将设立国产化芯片基金,2024年芯片国产化率超行业平均水平,牵头国家级芯片项目。此外,新一代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实现“零可燃”与-30°C能量保持率90%。
外家拳:跨界合作与合资升级。上汽集团与大众续约至2040年,推动上汽电子架构、智驾系统等技术反哺合资企业,如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上汽与华为也将加深合作,并且与OPPO、火山引擎等合作拓展智能座舱生态。
组合拳:Glocal战略与出海破局。上汽将海外市场划分为多个区域,根据文化、法规定制产品。例如,在欧洲推出符合当地审美与标准的纯电跑车,在东南亚推广高性价比SUV。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组合,推动中国汽车标准成为全球标准。
上汽通过“需求洞察-产品定义-服务迭代”的闭环,将用户从“消费者”升级为“共创者”,打造线上用户调研平台,实时收集反馈并融入产品定义。
智驾个性化将覆盖L2+至L4级智驾系统,用户可根据预算与需求选择。基于星云纯电平台,支持轴距、电池、电机等硬件也将实现灵活配置。
站在70年的历史节点,上汽正以“平权”为矛、“共创”为盾,在智能电动时代开辟新战场。通过约瑟夫·卡班的设计革新、与华为等企业的跨界合作、Glocal战略的全球化布局,以及用户直连的需求响应机制,上汽试图重新定义“懂车更懂你”的内涵。未来30年,这家中国车企能否从“规模冠军”蜕变为“全球标杆”,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场以“用户”为核心的产业重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