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竟直接离家出走,捡瓶换食,夜宿楼道,直到被物业发现报警。妈妈赶到派出所时,看到女儿穿着沾满灰尘的衣服,手里还攥着几个皱巴巴的塑料瓶,一下子红了眼眶,冲过去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妈妈错了,妈妈再也不说那样的话了……”
民警说,女孩被发现时正蜷缩在小区楼道的角落,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馊味,怀里抱着一个破布包,里面除了几个空瓶子,只有半块干硬的面包。物业巡逻时听见细微的啜泣声,才发现这个躲在阴影里的小家伙。询问时,女孩怯生生地说:“妈妈说不要我了,我不敢回家。”
原来,当天下午,妈妈检查作业时发现女孩一笔没动,火就上来了。最近工作压力大,家里琐事又多,她指着女儿的作业本吼道:“你这么不听话,我不要你了!”说完摔门进了卧室。等她气消了出来,客厅里早已没了女孩的身影,门口的小鞋子也不见了——孩子当真了。
妈妈疯了一样在小区里找,喊着女儿的名字,声音都劈了。从下午找到天黑,小区的花坛、滑梯、地下车库都找遍了,眼泪混着汗珠子往下淌。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气头上的一句话,会让孩子当真跑出去。
“她平时就敏感,我总说她胆小,却忘了她把我的话当圣旨。”妈妈坐在派出所的长椅上,手一直没松开过女儿的手,指尖蹭过孩子脸上的灰痕,声音哽咽,“我以为她躲在哪玩,哪想到她会觉得我真不要她了……”
女孩依偎在妈妈怀里,小声说:“我怕你真的不要我,就想自己挣钱吃饭。”她从布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毛钱纸币,那是她捡了一下午瓶子,在废品站换的。“阿姨说这个能买糖,我想留着给妈妈道歉,说不定你就不生气了。”
民警在一旁叹了口气,给母女俩递了杯热水:“孩子小,心里装不下太重的话。‘不要你了’‘把你送人’这种话,看似是气话,却像刀子一样扎孩子的心。他们分不清真假,只会当真的听。”
回家的路上,妈妈把女儿背在背上,一步一步走得很慢。路灯把母女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女孩趴在妈妈肩头,小声问:“妈妈,你真的还爱我吗?”妈妈立刻停下脚步,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爱,妈妈永远都爱你。以前是妈妈不好,说了伤害你的话,以后再也不会了。”
到了家,妈妈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孩放水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看着女儿在浴缸里玩着泡泡,她蹲在边上,一边给孩子搓澡,一边慢慢说:“没写作业是不对的,我们可以一起改,但妈妈不该说不要你。以后有问题,我们好好说,好不好?”女孩眨巴着眼睛,用力点了点头,伸手搂住妈妈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这件事过后,妈妈把手机里的“家长群”消息设置了免打扰,每天下班先陪女儿聊会儿天,再一起检查作业。她在朋友圈里写道:“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装下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别让气话变成扎在他们心上的刺,比起作业和成绩,孩子的安全感才最该被好好守护。”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用最纯粹的方式相信着父母。那些我们随口说出的气话,可能会在他们心里盘桓很久。或许我们该记住,教育不是靠狠话“镇住”孩子,而是让他们知道:哪怕犯错,哪怕不完美,爸爸妈妈的爱也永远不会打折扣。这才是孩子心里最踏实的底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