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古蜀文明发祥地,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文化遗产。
2024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97.0亿元。它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和清洁能源大省,也是中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和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凭借着较大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再加上地理位置和政策的扶持,四川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2024年四川省各市GDP已经全部出炉,全省增速保持稳定,并且经济总量维持在全国五强水平,对一个西部省份来说非常不易。
具体的榜单如上图所示,你的家乡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一、成都反哺全省
说起成都,很多人都不陌生了,对于西南地区来说,成都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巨型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非常强。
作为四川的省会和经济中心,2024年成都GDP达到23511.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36.34%,继续稳居全省榜首,展现出无可撼动的经济实力。
成都为什么这么强?除了政策支持,还有的就是产业的多元发展。
在不经意间,成都近年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蓬勃发展,汇聚了众多知名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等领域领先全国。
另外,在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成都也在不断创新突破,研发出多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以前都说成都一家独大,对四川省的经济总量占比太高,如今,强省会的作用已经显现。
在引领自身发展的同时,成都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反哺全省。通过产业转移,将一些劳动密集型或配套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例如,成都将部分电子零部件生产环节转移到资阳,帮助资阳打造电子信息配套产业集群,为资阳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交通建设方面,成都大力推进与周边城市的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交通一体化,方便了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二、绵阳稳超宜宾
绵阳和宜宾在经济总量上,一直都是你追我赶的态势。
很多人习惯用GDP来定义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大小,所以绵阳和宜宾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四川省的第二大和第三大城市。
这两座城市的GDP增量和增速经常都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从2024年的GDP数据来看,绵阳已经稳超宜宾。
2024年,绵阳以4344亿元的GDP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宜宾则以4005.76亿元位列第三,这是宜宾GDP首次迈上4000亿元台阶。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在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方面实力不俗。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扎根,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为绵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
在电子信息、军工科技等领域,绵阳拥有众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
宜宾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以白酒产业为支柱,比如五粮液品牌就享誉全球。
在此同时,宜宾还积极布局新的产业,引入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打造了完整的锂电产业链,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制造,再到电池回收,形成了闭环发展模式。
另外,智能终端产业也蓬勃兴起,众多手机、平板电脑等生产企业落户宜宾,产品畅销国内外。
所以宜宾发展迅速,但与绵阳相比,在经济总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以后要超过绵阳还是需要继续努力。
三、甘孜州增速全省第一
在四川省,成都、绵阳和宜宾等城市发展很不错,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和机遇,但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城市在做贡献。
在增速方面,甘孜州以13.3%的增长率位居全省第一,成为最大的黑马。
甘孜州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甘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稻城亚丁、海螺沟等知名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以前的甘孜州确实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甘孜州也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同时优化交通条件,修建了多条通往景区的公路,改善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当然,甘孜州也不止旅游业,它的特色农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比如甘孜的青稞、牦牛等农产品品质优良,通过品牌建设和电商平台,这些农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所以,甘孜州能够成为四川省GDP增速的黑马,不仅是因为体量小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努力!
结语
从整体来看,2024年四川经济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除了成都、绵阳、宜宾等经济大市外,其他地市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