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在现代战争里,具备远程精准打击敌方能力的一方,通常更易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火箭炮这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武器,在科技的浪潮中不断进化,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比中美俄最强火箭的炮,美国500公里,俄90公里,那么中国究竟有多远呢?
信源:无人海马斯搭载新型导弹 美军打造跳岛作战利器 看看新闻Knews 2024-07-17
美俄的火箭炮
炮火洗礼的战场,从来不是冰冷的钢铁竞技场,而是国力、战略、科技的综合较量,火箭炮的发展,深深地烙印着各国的独特国情,反映出不同的战略文化和技术路线。
俄罗斯的火箭炮发展,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脉络,实用主义和火力至上。
继承自苏联的“喀秋莎”和“冰雹”,不仅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奠定了俄罗斯火箭炮发展的基石。
“喀秋莎”,这个在二战中令德军闻风丧胆的名字,象征着火箭炮的早期形态,其简易的操作和强大的火力覆盖,成为苏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战后时期,苏联人对“喀秋莎”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后来研发出了“冰雹”火箭炮。
这款火箭炮有着特别的稳定装置,这让它的射击变得更加精准,对现代火箭弹的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俄罗斯作为苏联火箭炮技术的正统继承者,在面对来自西方的挑战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强化火力和提升射程的道路。
BM-30“龙卷风”火箭炮,便是这一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90公里的最大射程,300毫米的口径,12管齐射的震撼场面,无不彰显着俄罗斯对火力输出的极致追求。
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俄罗斯火箭炮普遍采用履带式底盘,以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机动性。
这种选择,既是出于实际需要,也反映出俄罗斯军事思想中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视。
在资源相对丰富的背景下,俄罗斯能够承受高成本、高消耗的武器装备,这也解释了其为何偏爱大口径、高威力的火箭炮系统。
与俄罗斯的“火力至上”不同,美国火箭炮的发展更注重技术领先和快速反应能力。
作为世界科技强国,美国在火箭炮领域始终走在前沿,其发展历程,体现了对模块化设计、高机动性、精确制导等方面的不断追求。
M270火箭炮,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发的明星产品,其模块化发射装置和300公里的最大射程,使其在当时傲视群雄。
海湾战争中,M270的出色表现,使其赢得了“海湾战争明星”的美誉。
然而,美军并不满足于M270的成就,他们得找些更轻巧、反应更快的火箭炮,好跟上现代战场快速变化的节奏。
HIMARS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应运而生,这款基于M270技术研发的轻型火箭炮,重量仅为M270的一半,却拥有与其相当的火力。
它紧凑的车体设计,使其能够搭载于5吨卡车上,极大地提高了战略机动性,这种对快速部署和灵活打击能力的追求,与美国全球战略密切相关。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投射力量,美军需要能够快速部署和灵活机动的武器系统,HIMARS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同时,美国在火箭弹技术上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研发新型制导火箭弹,以提高打击精度和作战效能。
最新的“海马斯”Block II型号,其射程已经超过500公里,接近短程弹道导弹的水平,增强了美军的远程打击实力。
中国的自主创新
中国火箭炮的进步,是一部自力更生、勇于突破的传奇,从早期引进苏联“喀秋莎”技术,到如今研发出世界领先的火箭炮系统,中国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而又硕果累累的道路。
107毫米的63式火箭炮,标志着我国火箭炮制造迈出了自主研制的第一步,成为我国火箭炮家族中的开山之作。
这款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出色的性能而闻名的火箭炮,被誉为“火箭炮界的AK47”,广泛装备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军队。
PHL-03式多管火箭炮,是中国火箭炮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它的远程打击能力可达150公里,炮火强劲,加上出色的机动力,这让它在解放军陆军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角色。
然而,中国军工的脚步并未停歇,卫士系列火箭炮的亮相,说明我国火箭炮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卫士-2D火箭炮,以其400公里的最大射程和先进的制导技术,成为中国火箭炮的代表作。
这种注重性价比和本土化生产的策略,使中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提升火箭炮的性能和产量。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这种务实的态度和持续的努力,使中国火箭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一席之地。
射程的突破
火箭炮能打多远,这可是衡量它性能的关键标准之一,射程远了,能打的地方就多了,自然吓唬人的本事也更大了。
在火箭炮射程的竞争中,中、美、俄三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俄罗斯有一款名为BM-30“龙卷风”的火箭炮,它能打出的最远距离高达90公里,这个数字挺有意思,说明了俄罗斯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不过,比起美国和中国的新款火箭炮,这个射程确实差了点意思,美国的“海马斯”BlockII型号,射程已超过500公里,几乎可以与短程弹道导弹相媲美。
中国的卫士-2D火箭炮,最大射程也达到了400公里,展现出中国在火箭炮射程提升方面的显著进步。
射程的提升,并非简单的堆砌燃料,而是涉及到推进剂技术、弹体设计、制导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突破。
新型推进剂的研发,可以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燃烧效率,从而增加射程,优化弹体结构,能够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进而提升速度和飞行的平稳度。
火箭技术的提升,让导弹即便在遥远的地方发射,也能精准击中目标。
同时,火箭炮的打击效果好不好,关键得看它的精准度,现在战争中,对于打击精准度的要求是越来越苛刻,这也推动了火箭炮准确度的明显提高。
火箭炮想要打得更准,关键在于制导技术得不断升级,GPS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制导等技术的应用,使火箭弹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实时修正弹道,从而提高命中精度。
美国在制导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火箭炮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制导系统,例如GPS制导、惯性制导等。
美军的火箭炮准确度惊人,打击关键目标时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俄罗斯和中国正忙着提升他们的制导技术,还把这些技术用在了火箭炮上面,虽然在制导技术的先进性方面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在不断缩小差距。
笔者认为
火箭炮,这种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武器,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进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同时,中、美、俄三国在火箭炮领域的竞争与博弈,不仅推动了火箭炮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军事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