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可点击右上角加个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悯农》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了。不少城里长大的孩子也是通过这首诗了解到农民生活的不易,同时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作者自己的生活作风就饱受诟病,至今都有很大的争议。
象牙塔中的童年
写出悯农的李绅,本身的出身却不是农民。
李绅的父亲是乌程县的县令,算是一个基层官吏。李绅就在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和农民没太大的交集。
父亲去世后,李绅的初级教育就基本上由母亲带着完成,长大点后又被送到寺庙里读书。家境良好的他从小文化教育就没停过。
长大后,李绅的人生基本上就是在读书、考试、云游中度过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家境不错的他基本上不愁吃穿,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和游览,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和见识,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自己后来的仕途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而他最著名的两首《悯农》,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写成的。
不第秀才的农村考察
李绅最开始的科举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四处游历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积攒社会经验和拓展知识面,这些都有利于他提高考试成绩。
而在多次与社会的接触中,李绅逐渐了解到了一个他以前没接触过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大唐。
他在游历的过程中途经农村,亲眼见证了谷物是怎么从地里长出来的,见识到了农民们为了收获粮食这个目标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从小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李绅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艰辛,第一次了解到有的人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受这么大的苦,而且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有的人受了苦,做出了成绩,却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会被活活饿死。
李绅实在忍不住了,他想到庙堂中的那些官绅儒生们高谈阔论着深奥的哲学道理,却不做点什么实际有利于老百姓的事。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笔墨让这些挣扎着生存的农民们的现状为世人所知。
于是,《悯农》二首诞生了。
如李绅所料,这两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了,朝堂上的官员们也对这两首诗赞不绝口。不过比起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他们更在乎的是李绅的才华。
最后,李绅在壮年时终于成功考取了功名,完成了他读书入仕的目标。
失去理想的大诗人
一日,苏州刺史兼大诗人刘禹锡收到了已经任职司空的李绅的邀请,让他去自己府上饮宴。
刘禹锡一直都非常喜欢李绅的两首《悯农》,自己还不时吟诵一下,警醒自己为官应该多为老百姓着想。他也因为这两首诗与李绅交往甚密。这次李绅主动邀请他,他自然也高兴地去赴了宴。
来到李绅的府邸后,刘禹锡看到了一桌丰盛的宴席。
李绅热情地邀请刘禹锡坐上了桌,二人很快就开始把酒言欢起来。
酒过三巡,李绅突然说:“刘老弟,听说你最近公务繁忙,没什么空闲寻欢作乐。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大把时间,何不就此纵情到底啊?”
李绅说着,挥了挥手,几十名歌妓从屏风后面走出,排成一排,显得都有点壮观了。
“唱吧!”李绅话音刚落,歌妓们就打开歌喉,一边奏乐,一边舞蹈,一边歌唱起来。
歌妓们的长相个个都是人间极品,高髻云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宫女呢。她们的歌声婉转悠扬,舞姿曼妙轻盈,刘禹锡不知不觉就陶醉其中了。李绅看到刘禹锡的样子,兴致更高了,不由得跟着唱了起来。
这时,刘禹锡或许是开始酒醒了,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消失了。
李绅注意到这位老朋友的表情变化,举起酒杯走到他的身边:“刘老弟,你怎么好像兴致不高啊?是有什么心事吗?”
“李兄,你还记得你写过两首名叫《悯农》的诗吗?”
李绅愣了一下,立马就知道刘禹锡想说什么了。
“刘老弟,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确实一直都很重视别人的劳动成果,”李绅说着,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正因如此,今天咱们哥两个才应该更加痛快地吃喝玩乐啊!”
“李兄,我说句不客气的,在我第一次读你的《悯农》时都一直把你当作一个能够把生民放在心上的人。但你看看你现在,光歌妓就养了这么多,你还会把公事放在心上吗?”
李绅醉醺醺的脸上显现出一丝羞愧之色:“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刘老弟。我写这诗时还年轻,并不知道有些东西并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官场上那么多老前辈都不是不知道一些事,但这些事一做起来,不是缺这就是缺那。能办成的早就办成了,办不成的永远也办不成。”
“但你至少尽量做点什么吧!像这样纵情声色,不是与你当初的理想完全背道而驰了吗?你的理想当真只是几句话,几首诗吗?”刘禹锡苦笑着说。
李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刘老弟,你知道我的为人,我并不是一个好色之徒。今天这场宴席全都是为你准备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咱俩都开心开心。现实这么残酷,我们为什么不用有限的资源及时行乐呢?刘兄要是不嫌弃的话,这些歌妓就都送给你了,我一个不要都是可以的。”
刘禹锡摆摆手,叹了口气,稍作了一番思考后,便吟出了一首诗,送给了这位已经失去理想的老朋友。
“高髻云鬟官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结语
李绅的一生历经宦海沉浮,经过“牛李党争”等政治风波后,他是否像传闻中一样堕落成贪官污吏我们无从知晓,但从他晚年大唐开始没落的背景下逐渐奢侈的生活作风来看,他无疑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理想。
在封建王朝中,古人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局限性没法解决一些社会固有的问题,导致了如同轮回一般的王朝周期。而到了现代,我国已经有了极高的生产力,同时也有着与之配套的先进政治制度,为官者也不像古人那样有那么多不作为的借口。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们吸取李绅的教训,不要只把对老百姓的同情停留在口头上。只有真正地下到基层,体验过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做出更多的有益于人民的事。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