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4年10月8日)
也正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只要你在积极地与城市发生互动,买三明治也好,逛药妆店也好,看美术展也好,或者就只是在公园里溜达溜达,太阳底下就会有故事发生,这些故事会让你不再孤单。人要打开自我,才能落地生根。
——〔中〕谢胜子《无界成长》
02
察哈尔读书会第12期:聚焦《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
察哈尔学会
2024年9月28日下午,察哈尔读书会在澳门城市大学举办。本次读书会所选著作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由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亚太传播交流协会会长吴玫教授领读,重点围绕著作作者郭镇之教授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过程和主要结果进行了深入介绍。本次读书会由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柯银斌主持。
本次读书会得到澳门学术界的众多知名专家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华名辩盟会长、澳门大学辩论队总教练、荣休教授尹德刚;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世界记忆学学术中心协调员、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副教授、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罗乐;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助理教授陈红;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讲师周佳圆;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讲师葛思宁;亚太传播交流协会、捷克查理大学博士候选人党浩;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于金力;学生助理、澳门科技大学传播系学生刘博雅;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兼港澳办公室主任王江有等。
读书会围绕主题,并就“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特别是普世价值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进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重要意义是什么”“澳门在中华文化的继承、发扬与传播方面有什么正面和负面的经验可以分享?”三大议题展开探讨。
吴玫教授结合《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这本著作,介绍了主编和主要作者郭镇之教授的学术背景和写书的契机,同时提出这本书稿基础是国际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创新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历时5年结项通过。此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将近50名,在学术期刊上发表阶段性研究文章约40万字。吴玫教授指出书中提到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两个思路:宣传性传播与交流式传播,并通过研究方法论:探索性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战略策略讨论来构建一个有机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整体框架。书中还指出国家形象仍然是中国有效对外宣传的最大软肋,原因在于中国对自身形象定位与海外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并且不同地区的受众面对同样内容的传播,解读和反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涉及本国文化及本国与中国关系。同时,受众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来自本国媒体的传播,其影响力远远超过来自中国的内容。最后吴玫教授强调澳门在国际交流中的民间力量方面大有可为,应该借助文化接近性的传播规律,创新受众接受的各种渠道、方式和方法。
中华名辩盟会长、澳门大学辩论队总教练、荣休教授尹德刚认为价值观和趋利避害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国家对普世价值认知差异巨大。他举出中国、日本和欧洲在灾难面前对牺牲的价值观的理解。中国更愿意牺牲孩子,保护老人,这跟中国传统文化的尊敬长辈和孝道有关;日本人认为子孙后代比老人重要,因此应该牺牲老人,保护子孙;欧洲在灾难面前愿意牺牲青壮年,保护女人孩子。这个例子正说明每个国家对于利害关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世界记忆学学术中心协调员、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表示澳门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有深度、有文化、有底蕴。她希望通过参与澳门教区档案及功德林文献申报UNESCO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项目,让大家关注档案文献记录的重要性。澳门教区档案文献申报就记录了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教历史,体现澳门作为东方和西方的文化桥梁的重要作用。
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罗乐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功案例找到共性去传播,例如: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她同时提出传播策略的重要性,需要更强调传播的目的性和评价标准,结合市场量化的方式以及商业的应用来传播。由于历史原因,澳门对中西方文化的包容性很大,中西文化已经融入到澳门人的生活中,而不是通过政策性手段自上而下地形成。她最后表示澳门人接触的文化非常多样,但是缺乏更多地表达并影响澳门以外的地方。
亚太传播交流协会、捷克查理大学博士候选人党浩通过中国的饮食文化看待文化传播。他认为中国是农业文化的国家,饮食对于中国人很重要,乃至英国贵族的茶文化都是从中国带去的,这直接定义了英国一个时期的精英阶层文化。他强调饮食可以作为文化载体和媒介来传播中国文化。
学生助理、澳门科技大学传播系学生刘博雅强调应该以商业角度和更量化的角度看待文化传播,指出文化传播应该作为产品来看待,应该能带来商业价值。同时,应该采用更具有娱乐性质的传播方式,让大众更愿意接受。她还认为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国外的有影响力的人来宣传中国,自己应该产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产品。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于金力在男性女性平权程度的调查报告与吴玫教授展开讨论。吴玫教授认为中国没有在各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标准和指标,导致西方国家的指标成为唯一能听到的声音,缺乏公平性。察哈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银斌补充,从传播角度来说,当地受众对孔子学院接受起来有障碍。因此在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上,需要做到文化传播的产品性和目的性更强一些。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讲师周佳圆举例说明在海外的调查问卷中,中国翻译的书到海外,当地读者看不懂。她表示中国有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有碍于受众的价值观、文化、日常生活的差异,传播结果受局限。因此希望未来在做海外文学推广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在翻译过程中作出相应调整,甚至在挑选出版商上也需要更好地协调,这样才能让读者读得舒服。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助理教授陈红认为应该请年轻人来中国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这样他们回去自己的国家就会讲述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她还表示外国人144小时免签政策是非常好的举措,国外的博主来中国去传播他们眼中的中国,打破了西方的信息茧房。她最后认为应该采取更多的方式邀请外国人来中国。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讲师葛思宁同样认同陈红教授的发言,认为外国人144小时免签政策是非常好的举措,应该加大政策力度,让更多海外的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
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副教授、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表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相似性在于国家层面大家都想走向繁荣富强,老百姓都想幸福安康,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差异性在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农耕文化,强调传承、合作、礼仪、传统。西方是海洋文化,强调个人自主。他还提出中国已经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有资格去讲中国故事。同时,在传播途径方面应该考虑传播的结果以及受众的接受方式,充分考虑到受众文化审美差异问题。最后他强调文化传播是一个微妙的系统工程,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受众听得到、听得懂、愿意听、信得过。
与会人员发言结束后,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会议的内容里自身经历多,案例也多,大家想做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一样。同时对本次盛会中的每一位与会人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认可。察哈尔读书会第12期圆满落幕。
03
广而告之
(2024年10月8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联系人: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GDYT)创始人兼理事长
微信号:GDYT-2017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04
平台记事
(2024年10月8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0万;6月2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30万;7月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0万;7月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50万;7月14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60万;7月2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70万;7月27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80万;8月3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90万;8月12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0万;8月24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10万;9月5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0万;9月26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30万;截至10月8日18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33万。
05
(2024年10月8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