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为高校培养双创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过,现在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水平还不够高、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健全等。那么,各个高校应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创新创业实验班,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紧密结合的兰州理工大学给出了正确答案。
2019年,兰理工制定了《兰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管理办法》,“新工科+”创新创业实验班正式开班。在不改变原有专业班级建制的基础上,该校会从各个专业选拔有创新创业意愿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采用学生原隶属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双重管理的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该校的创新创业实验班采取小规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且每个班级的学生需要按5-6人一组组成多个专业背景的项目团队。在此基础上,这些创新实验班均采用以项目引领、竞赛驱动的形式实施培养,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及兴趣选择创新创业项目方向,将创新创业实践贯穿实验班人才培养全过程。
具体到教学层面,该实验班的教学内容由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三部分组成,细分为1个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5门创新创业核心课程为理论基础、1场创新创业大赛为训练、6次创新创业讲座为拓展视野,从而实现以讲座和企业实践促进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贯通,以课程知识推动实践项目的创新和创业,以实践项目检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
在这种机制下,该实验班也会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和企业管理精英组成,完全满足学生日常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除此之外,兰理工还会聘请校内外经济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家、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专家等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专家组,定期开展咨询和创新创业大讲堂,为学生答疑解惑。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中获取更多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在各类竞赛和小组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各项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在专业教师团队的带领下,该实验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得到保障,从而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前沿知识。
可以说,兰理工这样通过以专业学习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为辅,以因材施教、个性培养为特征的培养模式,不仅适应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而且打破了专业的藩篱,赋予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看来,像兰理工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成长空间的高校值得考生重点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