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除毛岸英外,还有3位“高干子弟”入朝作战,各自结局如何?

0
分享至

前言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试问有几位高干子弟能做到如此呢?

1950年10月,毛主席之子毛岸英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空袭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除了毛岸英以外,还有很多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的烈士,其中还有三位“高干子弟”入朝作战,他们各自的结局是什么呢?

开国中将匡裕民之子

“毛岸英同志入朝一月零三天就牺牲了,他是在他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子弟中,为数不多的受过良好教育和多种历练的人。他的牺牲对党,对毛主席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周总理这样评价毛岸英。

1950年,彭老总即将前往朝鲜作战,这时毛岸英提出跟随彭老总一同前往朝鲜作战,但却遭到了彭老总强烈拒绝,毛岸英再三请求。毛主席说:“让他去吧,谁让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呢?”于是,毛岸英就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

不仅仅是毛岸英,还有很多身居高位的父亲们,把自己儿子送到了这场“立国之战”中。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其他三位像毛岸英同志这样的“高干子弟”,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呢?

1930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匡裕民坚定的加入了红军队伍。广昌战役中,我军久攻不下,为了拿下广昌城,朱老总请来了匡裕民。当时战况还挺激烈,国民党占据地理优势,火力布置的十分密集。

这就导致我军的炮弹无法精准命中炮楼,摧毁敌军主要火力,这可难倒了朱老总手下的战士们。只见匡裕民迎难而上,巧妙的避开敌人的火力攻击,扶住火炮,然后自信的打出了一发炮弹。

众人被匡裕民这一套干净利落的身法惊得目瞪口呆,大家屏息,顺着炮弹的方向望去,炮弹精准的打中了敌军主要火力,摧毁了敌军的主要防御。

一炮打掉了敌军一个重机枪班,朱老总大喜,匡裕民受到了表扬。之后,匡裕民“一炮成名”,成了大家口中的“神炮将军”。

后来匡裕民在炮兵领域深深扎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匡裕民担任重要职位,曾多次带领志愿军重创美军。

“再厉害的纸老虎,也休想逃过我这炮火!”匡裕民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赴作战时,匡裕民毫不犹豫的把儿子也带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朱老总还打趣道:“好你个匡裕民啊,真是上阵父子兵啊,儿子都送上战场了!”匡裕民经常教导儿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为此,匡裕民还隐藏了儿子的身份,始终没有透露儿子的名字。他希望儿子始终铭记:为国捐躯是一名军人的本分,男子汉大丈夫不求功利,只求无愧于心。

事实证明,匡裕民的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直到他在前线不幸被美军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匡裕民直到最后也没有向中央上报儿子的名字。

“他是为祖国而死,为朝鲜人民而死,是正义之举,他死的光荣,”匡裕民强忍着悲痛说道。这就是老红军的英雄本色,这就是大将军的宽广胸襟!

开国中将田维扬之子

1929年,田维扬加入红军队伍,他身经百战,以坚韧不拔的身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场上穿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将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田维扬遵循儿子田维升的意愿,两人一同奔赴战场参加作战。

“虎父无犬子”。田维升同他父亲一样作战勇猛无畏,再一次作战中主动请缨接下了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这次的任务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就是有去无回。前方的道路异常艰险,田维升却丝毫没有退缩。

田维升背上炸药包,身兼重任,匍匐前进。躲过敌人的层层视线,田维升终于成功摧毁了敌军的重要火力据点。田维升功成身退,非常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他的右腿受到炸药的火力冲击,没能保住。

为了他的生命安全,田维升被迫接受了截肢。然而,当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同志!请你立即告诉我,高地拿下没?”得知高地已经成功拿下,田维升开心的笑了起来:“一条腿,换来一个高地,怪值当的嘞!赚了!”

等田维扬再次见到儿子的时候,心中十分愧疚,但是他脸上写满了骄傲:“儿子,身为父亲,爸爸为你的成就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国家和人民会永远铭记你所做出的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田维升带着一条假肢回到了家乡,踏踏实实做起了农民,每天面朝黄土底朝天的耕地。按照部队规定,残疾军人可以享受国家补助,能领到一些津贴来补给生活。但是田维升却拒绝了这项福利,并提建议让给更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为高级将领,田维扬完全可以动用自己的权力给儿子安排一份轻松的职位,给予一些“特殊照顾”,但是田维扬没有这样做。是啊!一位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先的将领,怎么会动用私权为儿子享受特殊优待呢?

开国少将颜伏之子

与众多出身贫苦家庭的革命将领不同,开国少将颜伏的家庭条件优渥,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北平接受教育期间,颜伏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他参加过反帝大同盟,之后经人推荐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颜伏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都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在战场上倍经磨炼的颜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将领,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颜伏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七师师长,率军前往朝鲜战场。

颜邦翼,颜伏之子,从出生起就没有见到过父亲,同龄人都嘲笑他没有爸爸,一度让年幼的颜邦翼感到懊恼。

“你的爸爸是个大英雄,要保护着很多人呢!”妈妈经常这样安慰年幼的颜邦翼。

长大后的颜邦翼追随父亲踏上了革命的道路,颜邦翼找到组织,积极投身作战,空闲之余就四处打探父亲的消息。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颜伏和颜邦翼父子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颜邦翼跟随志愿军16军,主要负责转移伤员和运送炮弹。1952年,志愿军16军受到指令:16军配合第七师共同展开作战,向敌军发起进攻。颜邦翼和战友们穿梭在纷乱的战火中,完成任务。

当他将炮弹成功交接给战友时,跟一位行色匆匆的军长擦肩而过。颜邦翼脸上闪过一丝茫然,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吗?

颜邦翼深知自己身上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压制住内心的喜悦,继续向第七师的战友们运送炮弹。直到战事即将结束,空闲时间逐渐多了起来,颜邦翼才拿出父亲的照片找到第七师的战友询问。

“战友,你要找的人就是照片上的人吗?这不就是我们的师长颜伏吗!”

“对啊,这正是咱们第七师的师长颜伏啊!”颜邦翼随即就留下了两行热泪,他终于见到自己的父亲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父子俩终于得以相认,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颜邦翼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

这些高干子弟没有一位是利用父辈们打下的基础,选择安逸道路的无能之辈。这是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也是他们心中所坚守的信仰。向无数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熊侃史 incentive-icons
小熊侃史
无名氏
8326文章数 73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