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人口集体负增长,加强经济社会合作迫在眉睫
长江中游三省人口统计数据均已出炉,清一色都是负增长。其中,湖南负增长36万,江西负增长13万,湖北负增长6万。
具体情况如下。
2023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568万,湖北5838万,比湖南少730万。江西4515万,比湖南少2053万。就总量而言,湖南占绝对优势。
湖南城镇人口4017万人,城镇化率61.16%。湖北城镇人口3822万,城镇化率65.47%。江西城镇人口2850.33万,城镇化率63.13%。就城镇化率来看,湖北具有领先优势,湖南具有总量优势,比湖北多了195万人。湖南常住人口比湖北多730万,城镇人口只多了195万,意味着湖南的乡村人口比湖北高得多。
湖南乡村人口2551万,湖北2016万,江西1664.68万。湖南乡村人口比湖北多535万,比江西多886万。
湖南新出生人口39.5万人,出生率6‰。湖北新出生人口32万人,出生率为5.48‰。江西新出生人口29.5万人,出生率6.52‰。江西出生率最高,湖北最低,比江西低了一个千分点还不止。
湖南死亡人口59.8万人,死亡率9.08‰。湖北死亡人口50.4万人,死亡率为8.63‰。江西死亡人口33.3万人,死亡率7.36‰。湖南的死亡率最高,比江西高了一个千分点都不止。由此可见,湖南青壮年人口外流比较严重。
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3.08‰,湖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5‰,江西人口自然增长率-0.84‰。湖北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意味着老龄化程度最高。
根据死亡人口、出生人口和负增长人口数据可知,湖南净流失人口15.7万,江西净流失人口9.12万,湖北净流入人口12.4万。长江中游三省中,只有湖北是人口净流入,其他都是人口净流出。但是,湖北即便是人口净流入,也冲抵不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缺口,这一点与四川很像。
从当前的人口趋势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长江中游三省人口负增长是必然的,而且很难逆转。未来十年,中游三省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比如湖南,2022年人口负增长18万,2023年就达到了36万。到2025年末,这个数据有可能扩大的50万以上。一年减少50万人口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要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这对于中部省份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人口持续减少,而且江西和湖南还伴随着人口净流失,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应该怎么应对呢?
第一,当然是鼓励生育。这一招真的很难,不从根本上解决就医和上学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生育。我身边有很多90年左右的人,别说结婚,连朋友有不愿意谈。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很忙,另一方面是因为生养的压力太大。有些地方对二胎有补贴,但这点补贴真的微不足道。如果一胎小孩每月补贴500块,二胎小孩每月再补贴1000块,看是不是有没有人愿意生。此外,幼托机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岗位尤其是优质岗位比较缺乏,都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原因。
第二,以产业吸引人口回流。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人口,就这么简单。江西和湖南人口净流失很好理解,因为旁边有一个强大的珠三角。尤其是赣南地区和湘南地区的人,选择去广州和深圳,远比留在省内就业要好。留在赣州、郴州、永州、衡阳等城市,收入可能还不到广州、深圳的一半。在显著的差距面前,谁都知道用脚投票。除了收入的问题,还有岗位的问题。珠三角地区能提供充足的岗位,这是湘南和赣南无法做到的。有的人就想离家近一点,但本地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只能背井离出省出打工。因此,长江中游三省要遏制人口负增长的趋势,首先就要大力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留人,然后再慢慢解决待遇的问题。
第三,加强区域合作。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进行,但效果还不太明显。今年以来,湖南开始将目光投向湘北,投向湖北,省域合作的深度将有所提升。湖南、湖北、江西都是长江省份,有一串的长江城市。不仅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鄂州、黄冈、岳阳、九江是长江城市,襄阳、南昌、长沙、株洲、湘潭、吉安、衡阳等城市,本质上也都是长江城市。
既然都是长江城市,而且还是相距不远的城市,自然有合作的基础。从地理上来讲,湖北、湖南、江西属于同一个地理单元,彼此联系非常密切。从经济区域上来讲,湖北、湖南、江西都属于中部地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从文化上来讲,湖北、湖南、江西都在楚文化的覆盖范围之内。从经济发展程度上来讲,湖北、湖南、江西都属于经济不太发达的省域。地理环境相似,历史文化相近,经济发展程度相当,天然具有亲近感,合作起来并不难。
难在哪里?难在转变观念。过去,江西和湖南都盯着广东,渴望从广东分一杯羹。现在基本都知道,这杯羹没那么容易得到。过去,大家都崇尚单打独斗,谁厉害谁就是赢家。现在基本都知道,合作才能共赢,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观念转变过来了,合作起来并不难。有人说,长江中游三省之间竞争大于合作,这没错。江苏和浙江之间,难道不是竞争大于合作吗?四川和重庆之间,难道不是竞争大于合作吗?人家能合作得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合作是什么?坚持差异化发展,彼此取长补短,尽可能地避免同质化竞争。月初,湖南企业家代表提议说,长沙和武汉应该共同建设中欧班列集结地,避免恶性低效的竞争,这是有道理的。和则双赢,争则两败。中部地区资源非常有限,只有通过合作,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极致,才能进一步推动发展。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不是一句口号,不是喊一喊就可以了的,需要湖北、湖南、江西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如果三省紧密合作,到2035年,中三角可以形成雏形。到2050年,大致可以达到长三角目前的高度。
至少还要奋斗20年!
(2024年3月27于武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