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解析“茍”字和“苟”字构成与意义的区别。
“茍”与“苟”真不是一个字,构成、读音、意义两者都差太多,完全不一样。却常常有人被相似的外形而搞混。所以中文解字是不能望文生义的。要从构成去解析,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茍”字与“苟”字的区别。
“茍”是
为吉祥而自我警告
者。
“茍”读jì ㄐㄧˋ。
羊省
包省
组合。“羊省”在上位起主导作用,“包省”在下位
起到辅助完善意义的作用。
犹象头角足尾吉祥之形者是羊字之范式
。“羊省”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
为吉祥
者。
象人褢妊巳在中犹引伸之为凡外裹之称者是包字之范式
。“包省”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
自我警告反省约束而欲保全
者。
羊省
包省
组合导向
了犹为吉祥而自我警告反省约束者是
茍字之范式。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自我要求。
“苟”是被纠缭姑且随之者。
“苟”读gǒu ㄍㄡˇ。
“句”读gōu ㄍㄡˉ。“句”读jù ㄐㄩˋ。
由“艸”、“句”组合。“艸”在上位起主导意义作用,“句”在下位起辅助完善意义作用。
形声字同声同韵变调。那么
“句”
“苟”
字中以其本义相与比述直接参照参与其间
辅助完善意义
犹如嫩芽之枝茎争萌者是艸字之范式。
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
若草般
姑且随之者。象植物的枝蔓扭曲盘如勾之状犹口语相纠缭表达曲折意象者是句字之范式。“句”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被纠缭之者。“艸”、“句”组合导向了犹草被纠缭便姑且随之者是苟字之范式。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姑且、暂且。
茍:
《说文解字》:“
茍,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包省。从口,口犹愼言也。从羊,羊与义、善、美同意。凡茍之属皆从茍。
”。
《说文解字》:“羊,祥也。从(
),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凡羊之属皆从羊。”。犹象头角足尾吉祥之形者是羊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气起于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于巳,爲夫妇。褢妊于巳,巳为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秊始寅,女秊始申也。凡包之属皆从包。”。
《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者是勹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
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犹怀孕胎儿已经成熟者是
巳字之范式。
勹、
巳两范式叠加:象人褢妊巳在中犹引伸之为凡外裹之称者是包字之范式。
羊省
包省
”两范式叠加:犹为吉祥而自我警告反省约束者是
茍字之范式。
“茍”是
为吉祥而自我警告
者。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自我要求。如:《说文解字·羊部》:“茍,自急敕也。”。
苟:
《说文解字》:“苟,艸也。从艸、句声。”。
《说文解字》:“艸,百芔也。从二屮。”。
《说文解字》:“屮,艹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犹草木萌生有枝有茎者是屮字之范式。
屮、屮两范式叠加。犹如嫩芽之枝茎争萌者是艸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句,曲也。从口、丩声。”。
《说文解字》:“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犹人所以言所以食之通道门禁者是口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丩,相纠缭也。一曰瓜瓠结丩起。象形。”。犹若瓠之縢缘物缠结之形相纠缭者是丩字之范式。
口、丩两范式叠加:犹口语相纠缭表达曲折意象者是句字之范式。
世俗以为象植物的枝蔓扭曲盘如勾之状,俗将“句”作“勾”。在现代语法中勾、句是分离的。句表达章句之义。“勾”专门表达“句”相纠缭曲折的意思。
在古
语法中,句即勾。表达相纠缭曲折的意思。
艸、句两范式叠加:犹草被纠缭便姑且随之者是苟字之范式。
“苟”是被纠缭姑且随之者。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姑且、暂且。如:《匡谬正俗》:“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国语·鲁语》:“且苟而赋。”。《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又如:苟全性命(临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牵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随便,轻率。如:《诗?大雅?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贪求。如:汉·陆贾《新语?慎微》:“不贪于财,不苟于利。”。又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卑下。如:苟贱(卑鄙下贱)、苟辞(诌媚之言)。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若、如果、假使。如:《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汉·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又如:苟或(假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乃、才。如:《楚辞·屈原·离骚》:“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草名。如:《说文》:“苟,苟草也。”。《急就篇》:“苟贞夫。”(注“苟,草名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