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文政的分析,依据惯例,2024年1月17日的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将公布2023年度,准确地说是从2022年11月1日到2023年10月31日的出生人口。
在此之前,网络流传根据国内孕妇建档推测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788万,但并未见到具体的数据源和推算方法,所以不能采信。
鉴于每年出生人口数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排除个别机构希望用此数据来降低社会预期,让公布的2023年出生人口显得大幅超越预期,从而淡化出生人口实际明显下跌的印象。
一、专家:2024年出生人口可能重回1000万
那么,2023乃至2024年的出生人口到底会是什么水平?育娲人口曾对未来各年出生人口做出高、中、低预测,但这些预测是基于生育率自然变化所做的,并没有考虑新冠疫情对出生人口的影响。
本文的分析基于2017-2019年的性别和年龄别生育率数据,估算出2020-2026年的不考虑疫情影响的自然生育率,并将其与2020年和之后的实际出生人口对比,估算出疫情累计减少355万出生人口。
再根据这些出生人口减量的年龄分布及其生育意愿延迟实现的分布,预估2023年出生人口大约为900万,而2024年出生人口可能重回1000万。
由上表可以看出,出生人口的减少主要出现在年龄小于26岁的女性中。这可能是因为年轻女性可以等待,所以更容易推迟结婚和怀孕。这也意味着她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有可能在未来生育孩子,从而促进从2024年开始的反弹。
根据2019年的性别和年龄别人口数量、2020-2026年的母亲年龄别自然生育率以及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可以估算出2020-2026年自然出生人口,将其与实际出生人口对比,得到表3。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新冠疫情减少的出生人口,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是491279、926667、1134029,总共约255万。
由于那些在2023年(统计跨度为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出生的婴儿,其实在社会从严厉抗疫措施开始恢复的2023年1月之前就应该已经怀孕,2023年的出生人口依然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
据此估计,2023年的出生人口因新冠疫情减少约100万,与2022年的减少数量大致持平。基于这一假设,新冠疫情在2020-2023总共导致的出生人口减少总量约为355万。
总而言之,2023年的实际出生人口数量可能比自然数量少100万,使得该年的实际出生人口数量,从自然数量的997万降至约900万。
但从2024年开始,由于女性因疫情堆积的生育意愿得以释放,出生人口有望出现明显反弹。
假设在2020-2023年因新冠疫情少生的355万婴儿中的80%在2024年和以后几年得以补偿,那么需要将284万出生人口加到表3中的2024年和之后几年的自然出生人口中,才能得出实际出生人口的估值。
按初步估算,2024年实际出生人口可能从自然出生的935万增加120-250万至1055-1180万;
2025年的实际出生人口可能从自然出生的883万增加50-100万至933-983万;2026年的实际出生人口可能从843万将增加10-30万至853-873万。
二、网友预估2024年生育人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段女性数据,分别为7222510人、7504957人、8103973人、7981817人、8710507人。年度均值为7904752人,相比于2023年,对应年龄段的均值育龄女性人数减少约30万人。
按照1.1的总和生育率预测的2024年度出生人数为7904752*1.1=8695227人
但是,由于2024年是龙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高生育率年份。尽管现在的年轻人不再那么追求生肖。但是,考虑到之前的积压生育需求将会逐步释放,本年度的新生儿数量会有一个反弹。
按照网友跟踪的结果(主要是2023年的结婚数量和各地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孕检检查人数),2024年的出生人口会有一个反弹。反弹幅度相对于预测基准值,大约在14-20%左右。
综合来看,关于2024年的出生人口预测值为991万-1044万之间。铁匠认为2024年最终公布的生育人数会为996万。
三、人口减少的影响
如果新生儿持续减少,中国社会也将面临诸多影响。第一,劳动人口减少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第二,养老金和医疗资源承受不住老龄人口增长的压力;第三,代际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影响如同晴天霹雳,前途堪忧。
四、生育政策的调整
针对新生儿减少的现象,国家逐步放宽了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但是许多年轻人还是选择了推迟生育时间。原因是现实中的经济压力太大,超出了简单的政策鼓励能够解决的范围。
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年轻人的养老顾虑减轻,也可能更积极生育。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六、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经济结构升级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在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新就业模式,确保社会转型的平稳推进。
七、呼吁社会各界重视
面对人口危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从生育支持、经济转型、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着手,使我们能在应对人口危机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使中国走在时代前列。
欢迎关注小号“尿酸常识”,每天为你分享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常见病知识,预防慢病,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