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与各种妖怪交锋,而这些妖怪的身份来历各异。
有的妖怪是凡间吸收日月精华而成精的,例如白骨精;有的是天庭神仙的坐骑下凡,又或是从西天逃出的菩萨坐骑。
在《西游记》中,有三位菩萨的坐骑曾经下凡成为妖怪。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精,以及普贤菩萨的坐骑六牙白象。然而,唯独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却没有下凡为妖,这是为什么呢?
先来看一下那三位下凡为妖的菩萨坐骑。
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金毛吼,传说中全身金毛,形如犬但十分凶猛,甚至会吃人。在《西游记》中,金毛吼曾化身为赛太岁在人间为非作歹,最终被观音菩萨收走。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精,具备智能和威猛的特征。唐僧师徒在西游路上两次与青狮相遇,分别是在乌鸡国和狮驼岭,而这两次青狮精都被文殊菩萨收服。
普贤菩萨的坐骑则是六牙白象,这个白象曾与青狮和金鹏大翅雕一同称霸狮驼岭。
那么,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为何没有像其他菩萨坐骑那样下凡为妖呢?
首先,谛听的形象在原著中被形容为“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拥有虎头、犬耳、独角、龙身、麒麟足、狮尾等特征。这样的造型包含了吉祥、智勇、善听、耐性等属性,是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
其次,谛听具备辨别世间万物的听觉,可以晓佛理、通人性,有辟邪消灾、护身的作用。在《西游记》中,谛听成功辨认出了六耳猕猴和真美猴王。这种智慧和神通力量让谛听成为一位有益善行的神兽。
由于谛听具备如此吉祥的属性和神通力量,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将其视为吉祥的象征。相较之下,金毛吼、青狮和六牙白象仍带有兽性,而谛听的形象更为神圣。因此,吴承恩在创作时并不会让如此睿智吉祥的谛听下凡成为妖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