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神作!专为9-14岁孩子量身打造,只用了1800个成语就串起了1362年的大历史...

0
分享至

点击长按上方图片


说到中国历史,我一直觉得,有两大经 典,是孩子们一定要读的。

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一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合称“史学双璧”

《史记》孩子们估计都接触过,但后者,则很少有人能完整读下来。

资治通鉴原文节选

包括一些大人在内,对它的了解可能也局限于:

这是我国第1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战国到五代,整整1362年的历史,价值很高。

其实在过去,《资治通鉴》一直有“皇帝教科书”的美称,像朱元璋、康熙、乾隆……历代皇帝对它情有独钟。

毛爷爷一生读过它17遍,还说:“每读都获益匪浅。”

它还曾多次登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借阅榜前10名,被一遍又一遍介绍过。

为什么这么多英雄伟人把它当作枕边书?

其实答案就在书名里,《资治通鉴》的“鉴”,本身就是借鉴、警醒的意思。

所以里面不仅有历史,更有为人处世的智慧,帝王将相的谋略。

用作家张佳玮的话来说:

读《史记》多了,人会热血沸腾;读《通鉴》多了,会考虑做大事前......先学一点逻辑思辨。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能早点读它,将会拥有更缜密的逻辑,更通透的眼光以及更大的人生格局。

于应试来说,《资治通鉴》本身也是部编版教材推 荐的必读书。2020年,它还被教育部选入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全部目录在这里,家长们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我身边很多牛娃父母也说孩子学 校老师点名要求读《资治通鉴》,像人大附中这种牛校,也是直接给孩子们提出了读《资治通鉴》的要求。

从小学到高中,很多我们熟悉的课文,比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孙权劝学》《赤壁之战》……还有很多关键的历史大事件,比如三家分晋、围魏救赵、长平之战……都出自《资治通鉴》。

话又说回来,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讲,这部经 典阅读门槛实在很高。

首先,它体量太大,原著294卷,300多万字,大人听着都有点头皮发麻。

再有,它不像《史记》那样,主体是人物故事,阅读趣味小,生僻字多,语言晦涩难懂。

也有很多妈妈留言,问有没有适合孩子读的版本。

说实话,我一直在找,但《资治通鉴》本身就是公版书,各种版本多如牛毛,质量良莠不齐。

有些干脆是原文翻译+注解,内容太过枯燥,孩子根本读不进去。

像这种文学著作,我还是比较信赖业内那些有名的,比较权威的出版社。

比如今天分享的这套《成语说<资治通鉴>》,就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的江湖地位自不必说,像一些必读必看的经 典作品,资 深的老师都会直接要求是人民文学版本的。

这套书一共有8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包括:

《统一列国》 《大汉雄风》 《大汉雄风Ⅱ》 《三国鼎立》 《两晋烽烟》 《南北对峙》 《隋唐气象》 《残唐五代》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1800条成语演绎一部通史

两大板块效率翻倍

目前,市面上以“成语故事”或“少儿历史”为主题的读本并不少见,但是,“成语+通史”的组合《成语说〈资治通鉴〉》是第1部,它以成语为钥匙,帮助孩子打开厚重的“通史”之门。

为什么要强调“通史”?可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在同类书里,历史是不连贯的,缺乏完整的链条,读完后,孩子只记住了一个孤零零的故事,没有前因,没有后果。

《成语说<资治通鉴>》则忠于原著,原汁原味地按照朝代顺序,完整演绎从战国到五代十国16个朝代1362年的漫长历史。

向下滑动查看目录内容

全书130万字,358个故事,平均每个故事展现3―4年的历史,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勾连,一个事件的了结,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开始,前因后果被讲得透透的。

在第1册《统一列国》讲的是战国七雄争霸,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

其中第25篇“泰山不让土壤:两只老鼠改变李斯”这样结尾:

第26篇“杜门不出:‘胆小鬼’李牧”紧接着上一篇,这样开头:

可谓环环相扣,以帮助孩子树立“通史”意识:历史是连贯的,有继承,有发展而每个故事又都生动有趣、充满丰富的细节。

在第13篇“轻虑浅谋:赵主父饿死沙丘”讲的是赵武灵王优柔寡断,招致杀生之祸的故事。

故事开篇就定下了基调,为祸事的发生埋下伏笔。

果然出事了。

整套书读下来,就像在看精彩的连续剧。

而在每个故事开始前,都会抛出一个成语,并附上原文出处和白话译文,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古文功底。

比如成语“罄竹难书”出自瓦岗寨首领李密讨伐隋炀帝时发布的一篇檄文:

然后展开故事“亡命徒当上一把手”:

从具体的场景中学习成语,孩子会印象更深刻,记得更牢。

故事结束后的“成语学习”板块则总结归纳,逐字讲解成语含义,搭配贴近学习生活的例句。

“近义词”“反义词”两栏则帮助孩子举一反三,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很大限度迁移运用学习成果,打通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

此外,除了作为标题的成语,还有大量紧贴故事核心的成语。

比如第五册《两晋烽烟》第41篇“草木皆兵:大秦天王梦断淝水” 这一篇写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书中还出现了投鞭断流、筑舍道傍、围棋赌墅、风声鹤唳、草行露宿、屐齿之折……

一开始,前秦国主苻坚仗着兵强马壮,自大狂妄,打算一举灭了东晋(投鞭断流),大臣们争论不休,难以决定(筑舍道傍)。东晋宰相谢安听说后,照旧和人下棋游玩,还用别墅做赌注(围棋赌墅)。苻坚挥师南下,登城眺望,看到对面山上“草木皆兵”,心生恐惧。果然,秦军战败,狼狈逃跑。半路上,秦兵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追兵来了,于是加速行军(草行露宿)。晋军传来捷报,谢安按捺不住激动,加快脚步,把脚上穿的木屐的齿都折断了(屐齿之折)

一则故事串起7条成语,这样的例子在这套书中比比皆是。

准确运用成语,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典故,本来就是中高考的考点,也是易错点。

而这套书讲到的成语总共有1800多个,可以提前帮孩子做好准备。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紧扣教改

增加诗歌容量

大家都知道,教改以后,古诗文在语文学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成语说<资治通鉴>》紧跟教改,有意识地增加了不少诗歌内容。

在第5册 《两晋烽烟》中,可以看到刘琨写下《重赠卢湛》的心境;

西北边境的人为赞颂哥舒翰的功绩编写了一首《哥舒歌》,可以在 第7册《隋唐气象》中看到;

孩子们熟悉的曹 植《七步诗》 就出现在第4册《三国鼎立》中;

还有千古才女谢道蕴咏雪的故事:

在历史故事中看到这些诗文,孩子会对创作背景有更深的理解。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历史上无数诗人为我们留下灿烂的诗篇。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学好语文就要从它的根源——古典诗歌学起。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小脚注玩转“大语文”

文史知识超硬核

1000多处关于古代地名、官职、古典诗词、文化常识等内容的脚注,帮助孩子打通文史地,玩转“大语文”。

地名是空间坐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的地名更是复杂万端。

比如河南开封,战国时是魏国的都城,叫大梁,秦灭魏后,叫开封,隋唐时又叫汴梁。

比如,唐朝中后期为防御边患,设置了节度使,给予他们较大权力,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成为后来“安史之乱”和唐朝衰落的主要诱因:

又比如文化常识,春秋战国时,诸侯王为什么都自称“寡人”呢?

此外,脚注还涵盖了时令节气、天文星象、民风民俗等内容。

比如,“腊祭”向我们介绍“腊月”的由来:

还有两位门神的来历:

关于诗歌的脚注也不少:

这些细小的知识点,是阅读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即能帮助孩子更流畅地阅读,加深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又能拓宽知识面,建立跨学科学习的意识。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 04 -

讲透历史

助力升 学考

历史教材限于篇幅,很多重要事件被一笔带过,还会省略。《成语说<资治通鉴>》紧扣教材,把重要史实、概念进一步扩充、完善。

七年级上册讲到两晋时期,在“知识拓展”里提到“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仅用149个字就概括了从公元306年成汉政权建立,到公元576年北周灭掉北齐,长达270年十六国北朝的历史:

而《成语说<资治通鉴>》整整用了两册的容量(第5册《两晋烽烟》和第6册《南北对峙》),写了30多万字,才将这一时期建立的主要政权及相互关系讲清楚,很好地补充了教材里无法容纳的内容。

实际上,这套书包含的文史知识已经辐射到了高中阶段。2021年语文全 国新高考1卷的文言文阅读题目选择了裴矩劝谏唐太宗的一段材料:

《成语说<资治通鉴>》第七册《隋唐气象》第22篇“路不拾遗:天子生吞蝗虫”里也有这个情节,还把它拓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

孩子读完,不愁看不懂材料,而且能联系到现在新闻上常说的“钓鱼执法”,从而加强对历史的理解,获得“鉴今”的升级体验。

与教材同步,使得这套书既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又是一套“备考宝典”。

《成语说〈资治通鉴〉》还有两个细节之处。一是给生僻字标注拼音,既排除阅读障碍,也让小读者认识更多的汉字。

二是一个个既活泼俏皮,又紧贴故事核心的篇名。

这些口语化、日常化的标题,好理解,有悬念,让孩子好奇,迫不及待想读。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 05 -

精美插画

让历史人物动起来

为了让历史被“看见”,《成语说〈资治通鉴〉》从358个故事中精心挑选了70个就有历史画面感的场景做彩色插图:

豫让报仇、鸿门宴、韩信明修栈道、放牛娃抽签当皇帝、吕布射戟救刘备、玉壁之战、檀道济唱筹量沙、玄武门之变、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从确定画面内容、布局到成稿,每一步都经过画家、作者、编辑的反复探讨论证。

第7册《隋唐气象》第20篇“喋血玄武门”要展现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射杀两位兄弟的情景。

在确定了画面基本内容后,关于人物的服饰颜色,画家、作者和编辑意见不一,在查证了大量中国历代服装史的相关资料后,确定唐初沿袭隋制,太子也可以穿黄色的衣袍,宗亲及正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则是紫色的。

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位穿紫袍的皇子,为防止色彩单调,画家又调整了服装的纹饰细节,使画面整体更加和谐优美。

这些插图线条干练流畅,色彩明快亮丽,细节丰富,人物生动,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更深地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历史的魅力。

《成语说<资治通鉴>》

(全8册)

紧贴历史课本教材

拓宽孩子知识面

数学好物限时折扣价:299元


— 本文为广告,请理性消费 —

有订单问题,咨询在线客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无中俄印三角,中国“大三角战略”已成,未来世界格局清晰可见

再无中俄印三角,中国“大三角战略”已成,未来世界格局清晰可见

爱史纪
2025-11-02 17:04:04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武松断臂出家后,梁山无一人看望,唯独曾最瞧不上他的人还记得他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6:40
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靠监管吃监管”,大搞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财物

证监会原副主席王建军,“靠监管吃监管”,大搞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财物

政知新媒体
2025-11-03 11:11:25
11月3日中超:蓉城痛失冠军,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11月3日中超:蓉城痛失冠军,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马捗在解说
2025-11-03 10:38:42
签署协议前,美代表突然翻脸,将继续对华调查,外交部斩钉截铁

签署协议前,美代表突然翻脸,将继续对华调查,外交部斩钉截铁

大国纪录
2025-11-03 10:39:09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1980年,得知父亲江腾蛟将接受审判,江新德:我爸该落得这个结果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2025-11-02 18:40:02
泰山可能赛季结束很快就宣布新教练是谁?瓦科是过去式了,就这样

泰山可能赛季结束很快就宣布新教练是谁?瓦科是过去式了,就这样

新新自圆其说说体育
2025-11-03 11:37:21
全球最大的公司诞生!市值突破36万亿,超过日本、德国GDP

全球最大的公司诞生!市值突破36万亿,超过日本、德国GDP

温辞韫
2025-11-03 10:43:44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谷歌前CEO:我现在看到中国,就仿佛当年李鸿章看到美国那样震惊

三农老历
2025-11-02 10:59:38
谁能想到啊!不光曾黎没预料到,于和伟估计也挺意外

谁能想到啊!不光曾黎没预料到,于和伟估计也挺意外

小光侃娱乐
2025-11-03 11:35:03
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北约不过如此

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北约不过如此

诺诺谈史
2025-11-03 10:51:12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梅州一旦降级 大连可买低配卡狗!杨铭锐顶主任 马马杜乌龙换满勤

刀锋体育
2025-11-03 11:35:57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凡人侃史
2025-11-02 15:46:3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明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明年底潜在回报达30%

财联社
2025-11-03 09:20:10
发现一个悲哀现象:中国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发现一个悲哀现象:中国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是子女用生命在托举

史阁
2025-10-19 09:38:49
5连败!一步错,步步错!鹈鹕管理层头都大了,三笔交易亏到家

5连败!一步错,步步错!鹈鹕管理层头都大了,三笔交易亏到家

毒舌NBA
2025-11-02 20:14:38
我花6万买了串沉香手串,几年后朋友来做客,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

我花6万买了串沉香手串,几年后朋友来做客,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

红豆讲堂
2025-11-01 08:30:12
今后,这5种房子将沦为“穷人房”,懂行的人已在悄悄“抽身”

今后,这5种房子将沦为“穷人房”,懂行的人已在悄悄“抽身”

巢客HOME
2025-11-03 08:10:03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章泽天被曝和刘强东冷战后续:被扒消费降级,太像离婚后的大S!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4:25:10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2025-11-03 12:23:00
超级数学建模
超级数学建模
专业数学建模、数据挖掘自媒体
7259文章数 993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70后夫妻住700㎡,太太拥有专属楼层:婚姻更稳了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无“青绿”不敦煌

蒂法和爱丽丝谁是官配?总监:不敢回答我只关心克劳德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70后夫妻住700㎡,太太拥有专属楼层:婚姻更稳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