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年间,外号“词中李商隐”的词人吴文英,给一位名为“李商隐”的朋友写了一首纳妾词。
这首词的标题是《绛都春·为李筼房量珠贺》,“量珠”二字在古代就代表以丰厚的财物买妾。
而开篇一句“情黏舞线。怅驻马灞桥,天寒人远”,便暴露了女子的身份是一位妓女。这位朋友沉迷于她柔丽曼妙的舞蹈,就算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也会不辞辛劳地远赴京城去与她相会。
这位朋友名为李彭老,字商隐,号筼房,擅词,常与周密、吴文英等词人相唱酬。
今天分享一首他的代表作,恰好就藏着他对这位妾室的相思和深情。
李彭老《祝英台近·杏花初》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杏花初开,梅花已谢,春天又过去了一半。门帘的影子从西移到东,时间如飞梭般流逝不停,转眼间庭院中已经半昏半明。回想到她在月光下荡着秋千,一起举杯小饮、吟咏诗词,醉后的容颜如玉,张口便流泻出珠玉般清灵的歌声。
如今两地分离,怎么忍心再看见那把生绢制成的合欢团扇,上面用描金小楷题写着我的情思。我已经日渐苍老,她却还如仙女弄玉般美丽,只可惜远在天边。多少次我在莺啼日斜的暮色中远望,倚遍楼台的栏杆,寻觅思盼我的意中人儿。恨只恨那丝丝缕缕的杨柳,遮不断我的思愁。
李彭老曾任沿江制置司属官,或许因为宦游在外,不得不与妾室分离两地。
吴文英的词中也曾暗示过,两人情浓时“背灯暗、共倚筼屏葱蒨”,也是十分亲密。但也有不得不分离的时候,“恨三月、飞花零乱。艳阳归后,红藏翠掩,小坊幽院”。
独留女子一人在小坊幽院中独守空房,满腔哀怨,就像红花掩没在绿叶之间,又像落英似的无人怜惜。
李彭老的词则从第一视角出发,描绘分离后的惆怅与深情,写景状物俱佳,互融交浑,情感深沉缠绵、柔婉动人。
上片写景,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写眼前的时节,第二层写旧日回忆。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
此时正是春日过半,红杏初开,梅花落尽,虽有春花烂漫,但“帘影”、“轻阴”这样黯淡的色彩,给明媚春日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而对大自然中的景物变化体察如此细腻,又从侧面写出了词人索居独处时内心的寂寥无聊。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此三句将眼前景转为追忆中的画面,激励描写往日的欢乐,反而更反衬出今日的孤独。
吟诗、醉酒本是文人最常做的事,但有美人陪伴在怀,氛围便大有不同。“吟香醉玉”,喻女子的体貌芳洁,令人为之沉醉,真是极痴恋之语。
而“歌珠一串”四字,化用于白居易“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之句,形容歌伎的歌声清脆优美,也暗示了女子的身份。
下片抒情,也分为两个层次,前半段亦是写眼前景,睹物思人;后半段写久别愁思,含思绵渺、余味无穷。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
生绡是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常用来题诗作画,也常用来裁制团扇的材料。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中,有句曰“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其中的合欢扇,指的是绘有合欢图案的团扇,象征着和合欢乐。
这把扇子是两人定情的信物,上面有亲手题写的诗句。扇上题情,以扇定情,或许是他们两情相悦之初的故事,是最难忘的回忆,因此被词人作为思念的象征特地点出。
如今重忆,旧情犹在,可佳人已经远隔天涯了,睹物思人,内心怎不惆怅哀怨呢?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
此一句用了两个典故,都是有情人的故事。
“刘郎”指的是汉代的刘晨。他曾和友人阮肇一起入天台山采药,遇到两位“姿质妙绝”的仙女,留居半年辞归。等回到家乡才发现物是人非,原来子孙已历七世。
“玉箫”则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萧史。他擅长吹箫,有凤凰啼鸣之音。秦穆公将公主弄玉嫁给他,建造了一座凤楼。两人常常在楼上吹箫,引来龙凤盘旋,后来弄玉乘凤、萧史乘龙,一起成仙而去。
词人以刘晨自比,以仙人弄玉比喻佳人,和前文的“吟香醉玉”一样,极言女子之美,更显露出了词人的痴情痴意。
而“刘郎”代表着有情人的别离,“玉箫伴”则代表了有情人终得相守,暗示了词人眼前的萧索和对未来的期盼。
“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结尾三句回到写景,却是寓情于景。“斜阳”是日暮天晚、独守空房的寂寥,“杨柳”则是离情别绪的意象。
晏几道有“碧楼帘影不遮愁”,与词中的“杨柳遮愁不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离愁本是无形之物,目不可视、手不可触,词人们却将它比作铺天盖地的可视之物。然而“帘影”和“杨柳”都是丝丝缕缕的,有着许多缝隙,自然无法完全遮蔽视线。
景既不能遮断,愁自油然而生,比喻十分生动传神,于柔婉中寓幽怨之情,深蕴余味。
在宋代浩瀚的词海中,有许多写给歌伎、舞女、妓女等人的诗词,也有很多经典之作。
然而这些人,本就没有自由主宰命运的能力,一旦过了如花的年纪,大多都飘零凋落于江湖,如尘土般湮没在历史中了。比如《琵琶行》嫁给商人的琵琶女,沦落洛阳为当垆酒妓的张好好等等。
相传,李彭老对这位不知名的妓女十分专情,特地花重金为她赎身。不知她的结果又是如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