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是国安局的,你涉嫌违法犯罪,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
2011年某天,成都街头上一名男子正常向前走着,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喊他名字,他条件反射般回了头,却发现是一个陌生男子朝他招手。
正当男子一脸疑惑之际,突然身前身后又出现几名男子将他牢牢控制住。紧接着喊他名字的陌生男子拿出证件,说完话一句话便将他强行带走。
这看似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抓捕行动,可谁能知道在这背后,其实是一桩自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泄密事件。
此人名叫黄宇,十年期间他为境外提供了15万余份私密情报,其中单绝密级档案就高达90余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黄宇间谍案”的具体过程。
邪念
黄宇,1974年生人,相比于大多数出身农村的孩子来说,他无疑是幸运的。1993年黄宇考上了本省的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常言道:选择大于努力。当时计算机在中国远远未曾普及,不过恰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前夕,可以说黄宇是抓住风口了。
黄宇以优异地成绩毕业之后,作为比较稀缺的人才,他成功进入了一家科研所工作,而这个单位承担的是我国相关密码的研究工作,保密程度非常高。
不过黄宇却并未将此当回事,他之前就有个习惯:每次经手的资料都会复制一份,到这里他依旧我行我素。
不仅如此,在研究所工作没多久,黄宇就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计算机知识,到这里只是平平无奇,有大把的人比他要强,做出的成绩比他好多。
嫉妒与自卑从不是两厢矛盾的性格,相辅相成之下黄宇逐渐变得扭曲起来。
彼时,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在鼓吹互联网,互联网的泡沫正在飞速膨胀。黄宇看到的新闻,都是那些人创业成功,获得多少融资,成为大富豪。
然而他还在苦哈哈上着班,就连挣得钱也比单位里其他同事要少得多。于是长相以往之下,就逐渐对自己的单位心生不满,做起事来也开始不认真。
而他的所做所为自然也被领导看在眼里,从刚开始的谈心再到批评教育,黄宇一直不为所动,所以短短五年时间,黄宇的岗位被调动了三次,待遇也是一降再降。
如果先前黄宇只是心生不满的话,到现在他对自己的单位就已经变成了怨恨。他将自己幻想成怀才不遇的天才,单位如此埋没人才势必要付出代价。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黄宇缺钱了。
于是,种种想法凝结在一起,一个邪恶的想法涌上了黄宇的心头。
金钱
2002年的某天,黄宇登陆网络,链接到某个外国平台,在上面发布了一条广告:出售军用短波保密机技术原理及相关参数。
本来黄宇想着随便试一试,没抱什么指望。可没过多久真的有人联系上他,并且直接明确表示要购买他的“货物”,只不过交易地点是在东南亚。
黄宇一听东南亚,本能地想拒绝,可听到对方报价之后他又狠狠地心动了,于是便自己独自一人冒险一般来到东南亚,到达对方所说的酒店。
黄宇没想到的是,第一次的“交易”出奇地顺利。对方在拿走黄宇的U盘之后,经过一番查验之后,第二天他的账户就多了一万美元!
同时对方还说,要和黄宇进行长期合作,每个月会付给他5000美元的报酬。
黄宇算了算,这就相当于他每个月都会有40000人民币的固定收入!于是在金钱的诱惑之下,黄宇当场就答应了。
至此,黄宇从一个涉密研究员变成了为境外服务的间谍。对外,他便谎称自己在一家深圳公司驻四川的办事处工作,负责海外的事宜,经常要出国工作。
2003年1月,当黄宇和对方第三次在东南亚见面时,对方还带来了另外极为专业人员,从各方面对黄宇进行了间谍培训,目的就是可以让他更好地“完成任务”。
对此,黄宇也并不拒绝,对于他而言,这些就是自己“挣钱”的本领。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黄宇依旧没有从研究所离职,他依旧可以回到单位,利用自己被“训练”出的技能,从研究所套出各种机密信息。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太久,随着黄宇三天两头请假,本身也做不出成绩,所以一年之后研究所就将他辞退了。
这一下子黄宇真的慌了,如果他拿不到单位的机密文件,接下来又该怎么“挣钱”啊!
于是黄宇脑子一转,便从自己身边人下手,不论是同事还是亲戚,就连自己的老婆也不放过。
贪婪
其实经过两年的出卖情报,黄宇已经赚取了丰厚的资金,也逐渐过上了奢靡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可他就感觉钱不够多,没有那些互联网创业一夜暴富的人挣更多。
所以黄宇需要更多的金钱。
为此,黄宇多次想要拉拢自己的同事闻某,企图策反闻某和他一起干“大买卖”,不过三番两次都被闻某拒绝。
但可惜的是,闻某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并没有举报或者报警,这也导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机密文件通过黄宇的手流向国外。
在闻某这里碰壁之后,黄宇知道此事不能放在明面上硬来,于是他就开始转变策略,从侧面入手。他发挥自己优秀的交际能力,经常会叫一些自己的同事亦或者在其他研究所工作的好友出来玩耍。
在此期间,他逐步改变了同事对他的固有印象,获取了同事的信任,最后再一步步从同事的口中套取一些信息。
期间,黄宇还找到一个合适的猎物——郑某,他利用郑某窃取科研所内部刊物,以及其他机密信息,并且全部被卖给了境外机关。
后来,黄宇不满足于此,他又将黑手伸向了自己的妻子。他妻子虽然在另一家涉密单位工作,但是和黄宇属于同一个系统,同时还是资料管理员,经常接触涉密资料。
所以黄宇时不时就会提醒妻子,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万一丢失就麻烦了。妻子一听有道理,于是也将单位的资料进行了备份。
可后来黄宇就图穷匕见,趁着妻子不在家,复刻了所有妻子单位的资料光盘。
同样被黄宇利用的还有他的姐夫谭某。谭某与黄宇离职的是同一单位,同时他还是总工程师,也有将单位资料进行备份的习惯。
于是,某天黄宇得知谭某家中的电脑坏了,毛遂自荐说他来修就行。在此期间黄宇趁着谭某不备,见电脑里的数据复刻得一干二净。
而这些所有的所有,黄宇统统卖给了境外的组织,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同时,黄宇生怕自己外汇过多引人怀疑,每一次交易过后,他都会找到地下换汇生意的刘某,交一定的“手续费”,将其换成人民币。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黄宇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法瞒得住国家的法眼。于是在通过对一系列蛛丝马迹的追踪下,黄宇最终被依法逮捕。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结语:
抓捕黄宇之后,国家安全机关立刻对他家进行搜查,结果发现了大量作案证据。护照上这些密密麻麻的海关印章,记录下了黄宇出境的详细时间与地点,其中21次都是为了与境外间谍组织见面,出卖机密并领取经费。
根据央视披露:十年期间他为境外提供了15万余份私密情报,其中单绝密级档案就高达90余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资料多达1674项。
最终,黄宇被判处死刑。
不仅如此,黄宇的牵连,其原来工作单位中的29名科研人员均受到了行政处分。
同时黄宇的妻子和姐夫也都因为泄露国家机密,分别被判处五年和三年的有期徒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