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关于梁山好汉的事迹,在天降石碣,108将大聚义并排定座次时,达到了全书的高潮。此后,梁山虽然又打败童贯和高俅,但不久就招安,从此逐渐走上下坡路。征讨方腊后,好汉们所剩无几,幸存者们各奔东西,终于分道扬镳,从此不复有108将,梁山好汉的故事,也只剩下了传说。
其实,在梁山大聚义之前,还有几次小聚义,第一次是七星聚义。
七星聚义的主角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几人结拜之后,就策划了“智取生辰纲”事件,最终也成功劫取了生辰纲。当然,这次能成功,还多亏了白胜。他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杨志。
白胜在上黄泥岗时,吟唱了一首诗,内容如下: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诗的内容很直白,就是说天气很热,简直像是天降大火,把禾苗都热得蔫吧了。老百姓心内也像是滚热的汤一样很热,公子王孙也摇起了扇子。白胜为何要唱这首诗?有何玄机?
首先,白胜必须要唱歌
杨志和晁盖等人在黄泥岗上,白胜却是从安乐村出发,他的作用是吸引晁盖和杨志等人的注意,然后才能卖酒给这些人喝。如果他悄摸悄声地就从旁边走了,那杨志等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就算别人看到,也未必会问。
所以,白胜一定要大声说点啥。最好的方法就是唱点民谣诗歌,这样才能引人注意。
其实,杨志如果稍微想想就不会上当了。大热天的,谁还会大嗓门唱着歌,还是在黄泥岗这个强人出没的地方。要知道,白胜后来也说了,自己是要到村外卖的,而黄泥岗是强盗出没的地方,白胜此举就不怕引来强人吗?这其实是个漏洞。
其次,诗歌是心理暗示
这首诗简单通俗,一听就懂。即便不识字、不懂诗歌的人,听了也知道,这是说天气热。既然如此,杨志及挑担的汉子自然能懂。
试想一下,杨志和挑担士兵,听到会是什么感受?
挑担士兵会觉得,那么热的天,自己却要挑着百十斤的担子,在炎炎夏日里奔走,连口水都没得喝。他们就是诗中的“农夫”,心内如烧得沸腾的汤一样,滚热滚热,却又不能停下。
杨志会觉得,自己堂堂杨家将之后,一身本领,不能去边关挣个功名,却沦落到帮奸臣送礼,贿赂当朝太师,实在是丢人。那么热的天,无能的公子王孙逍遥自在地摇着扇子,自己却如此辛苦,一个不慎还可能掉脑袋。凭什么啊?他还不如农夫。
说白了,白胜唱的这首诗歌,既是身体明示,也是心理暗示。
再加上白胜说桶里是酒,给人的感觉就是:炎炎夏日买点酒,解暑解渴还过瘾。自己如此辛苦,这时候能喝点酒,也算是唯一的享受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挑担士兵忍不住,一定要买酒喝。杨志起初阻止,后来也耐不住,自己也喝了。
如此炎热的天,再加上这首诗歌的明示和暗示,最终让杨志等人中计,晁盖、吴用等人这才完成了智取生辰纲。所以说,这首诗歌的效果还是很大的。若是换一首清凉的诗歌,说不定杨志等人就不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