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蛔虫是一种寄生能力极强的寄生虫,其生存与繁衍离不开宿主,人类就是其主要的宿主之一,这在上个世纪的农村尤其常见。
当年有不少小孩子都感染过蛔虫,感染蛔虫之后,通常会吃下一种形状似窝头的糖。
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种药,一种专门驱蛔虫的药,小孩子有了蛔虫,吃下这种药之后下次排泄蛔虫就能被排出去。相信不少朋友都能回忆起当年吃蛔虫药的场景吧。
可时隔这么多年现在的小孩子很少出现有蛔虫的情况,即便是出现蛔虫吃完药之后也不会排出体外,那么这些被打掉的蛔虫去了哪里?
现在的小孩子为什么很多不像当年那样普遍长有蛔虫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两个问题。
艰苦的条件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早些年提高了不少。当年人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身上穿的衣服破了之后还会打上补丁接着穿,为此人们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
除了穿得不好伙食上也算不上讲究,基本上只要能吃饱就行。
那时候不少家庭连着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有的为了降低生活开支还会特意腌制不少咸菜,每次吃饭的时候就会拿出一颗咸菜搭配着主食吃掉。很明显,这时候的人能够吃饱就不错了,根本顾不上什么营养均衡,加上大量的体力劳动,不少人体型都十分消瘦。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讲究卫生就成为次要的了。
过差的卫生环境也为蛔虫的传播提供了先决条件,因为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小孩的身上就很容易隐藏这虫卵,在他们吃饭的时候随着食物一起进入口中,这就是蛔虫的进入通道了。
蛔虫肆意传播
蛔虫的整个传播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先从宿主的体内吸收营养长大,然后把虫卵产到粪便当中,之后再几经辗转通过口腔进入下一个宿主的体内,并在其体内吸收营养成长为成年蛔虫。
按理说蛔虫卵是藏在粪便当中的,那蛔虫卵又是如何进入人的口腔的呢?
主要原因是当年人们种地时普遍使用绿肥,所谓的绿肥就是人的粪便直接撒在农作物当中。
所以说听起来有些恶心,但这些粪便确实可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而且在广大的农村也较容易获取。
不过粪便当中所存在的蛔虫卵也就这样附着在了农作物里,等到下次人们吃农作物蛔虫卵就又会通过口腔进入人体了。
改善后的环境
负责卫生与医疗的相关人员也意识到蛔虫问题的严重性,便想方设法从根源上杜绝蛔虫传染。蛔虫的传播主要是靠粪便,人们想到了既然蛔虫卵是寄生在粪便当中的,那不如先给粪便进行消毒。
在粪便当中喷洒特定的药以消灭存在的虫卵,加上后来工业的发展人工化肥被普及开来蛔虫卵的传播进一步受阻。除此之外,还鼓励人们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样更大减小虫卵的存在几率。
经过不断的治理与宣传农村和城市的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蛔虫卵在人类体内传播的几率也大大减少,所以到了现在我们很少见到有孩子染上蛔虫,不过即便是几率减少也应该是有人会染上蛔虫的。
那为什么染上蛔虫的孩子在吃完药之后蛔虫不会被排出体外呢?这些被打掉的蛔虫又去了哪里呢?
先进制药工艺
这里就要提到我国制药工艺的提升了。如今的驱虫药效果上较早些年的宝塔糖提升了许多,一般情况下吃上一粒或是两粒就能完全治愈蛔虫。
这种新型药的除虫方式也和之前不同,之前的药只是让蛔虫无法附着在肠道内壁。被打落之后的蛔虫仍然是活得,因此排出体外会蠕动。
新型蛔虫药会直接让蛔虫毙命,掉落之后的蛔虫已经死掉与粪便融为一体自然无法被发现了。
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条件的改善,加上制药工艺的提升让孩子们的健康水平提升不少,不过家长们不能因此掉以轻心,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孩子注意卫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不但能杜绝蛔虫的感染,还能减少细菌的危害。
另外,随着宠物的风靡,家里面养猫的朋友也应做好猫的卫生工作,因为猫也属于是蛔虫的宿主之一。当你和家中的猫咪亲近时,蛔虫卵也许就会不知不觉地传到你身上,所以定期的驱虫,以及定期更换猫砂,为宠物铲屎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另外有时间的时候也不忘给猫洗个澡,这样不但会洗掉猫身上的虫卵,也能保持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放心的把猫散养在家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