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和2021年,国家分别放开了二胎和三胎政策,一时间社会上引起了不少的讨论,热议是必然的,可老百姓们踊跃生育的热情却并没有如期到来,给新政策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让人们自然地想起上世纪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众所周知,计划生育的本质是用来控制人口数量,而我国在世界上也不是第一个实行的,印度在1952年首先提出人口政策,目的是“使人口稳定在与国民经济相符合的水平”。
我国计划生育的宣传上在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口号。从7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了计划生育,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而到了80年代则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口号。
到了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已突破10亿,此时将计划生育定为了基本国策。
到了1995年,则进一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宣传和实行的力度也空前绝后,标语口号也是五花八门,乃至在大街小巷和房前屋后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甚至上了当时的美国《时代》……
图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上世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相关的控制人口政策,遍及亚非拉!那么,同为中华民族的港台地区,当时又怎样应对处理人口问题呢?
没错,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初也提倡节育,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在1975年推出宣传片及口号“两个够哂数”(两个就够了)
不过,这是一种与我国大陆强制一胎不一样的节育运动,香港的节育运动虽然是自愿性的,但由于香港家庭观念改变,女性在职人口增加等的外在原因,使得香港的出生率与战后婴儿潮时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在台湾地区,因为1949年后台湾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出于对减缓人口膨胀的目的,在1964年全面推行了“家庭计划”,口号是“实施家庭计划,促进家庭幸福”……
图片为家庭计划相关文件(局部)
此计划促使台湾人口自然增加率的下降,改变了“多子多孙”、“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增进了生育相关知识。
图片为家庭计划相关文件(局部)
图为1960年台湾刊登在报纸上的「节育膏」广告
时代在发展,现在生儿育女的成本也自然比以前增加不少,物价当然也不能和从前相比,但是,家庭观念还是有需要改变得空间,无论以前还是现在,生太多了都是会给家庭增加负担的,不是吗?
笔者: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的大环境下,实施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为其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导致一些地方为达标而实行不合理的强制性措施,也遭致了诸多批评和不满,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兄弟姐妹!在如今放开三胎政策的当下,也应该吸取从前的教训,在自愿性的前提下,对有条件生育的家庭做适当引导和鼓励即可,无需盲目催生,凡事都应该有个度,懂得把握尺度才是真的为人民服务。
这是我的首篇文章,欢迎大家订阅,有你们的支持我也有更大的动力,往后将有更多好文章出炉!
坚持原创!感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