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结构性存款,实际连以前的PR0理财产品都不如,更别说跟大额存款比安全性。结构性存款最多也就是银行发行的一种PR1理财产品。
在存入结构性存款时,还有签订一份风险协议。协议中会像理财产品一样告诉你是用于股票型投资、基建投资、企业贷款,还是其他资本运作的比例控制范围和要求,且告诉你是否可以保本,又或者除了承担利息损失风险之外,还有本金损失风险。而结构性存款可能还会增加一部分的存款比例。
结构性存款最早是从外汇结构性存款开始的,后来发展为类似现在的结构性存款。如今之所以又开始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银监会要求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不得以保本性PR0的方式进行销售理财产品,而必须在承担利息损失的风险基础上,还有承担本金损失风险。
因此,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相比于其他理财产品从心理上、品牌上更容易被购买者接受。甚至,会想既然叫结构性存款那么至少本金可以保证。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下面就说说结构性存款与大额存款。
按理5万以上就叫大额存单,但一般大银行估计要让你一次性存20万或50万以上,年数三年以上才会有议价空间。按现在普通三年存款2.75%为基础,上涨50%的幅度。也就是年利息4.125%,接近4.18%。
但如今的结构性存款一定会承诺大于4.125%的比例,比如增加20%即5.3%的年利息考虑。看起来是比结构性存款高出不少,按三年复利计算更高。
以50万为例,3年的大额存款利息为6.27万元。而结构性存款按5.3%的年息复利计算为8.37万元,三年要多出2.1万元。
可真的如此吗?
大额存款只要不超过50万,即便银行倒闭也可以拿回存款。可如今结构性理财产品的5.3%要拿回来就的看天吃饭了,万一理财投资不景气,估计本金都存在风险,更别说利息了。
在这个风云变色、如履薄冰的时期,投资大额存款远比那些所谓的结构性存款要稳妥的多。
自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被打破,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就成了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最佳替代,且越来越火爆。
虽然,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都属于一般性存款,但其本身在利率、提前支取及起投门槛等方面各有差异。我们还是先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概念。
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的不同之处
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面向投资者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大额存单凭借“高利息、低风险”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普通投资者的重要理财工具;
结构性存款,指由商业银行以客户的存款为本金,挂钩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综合市场指标,包括利率、汇率、股票指数、商品价格等,根据所有挂钩指标的表现,使客户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存款收益的存款产品。
大额存单的优缺点
首先,大额存单的利率高,一般都是在基准利率上浮40%,部分城商行可以上浮50%,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30%左右。
其次,大额存单发行产品期限包括九档,比定期存款更丰富,甚至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种类还多样化。此外,大额存单本质上是一种存款类金融产品,享受存款保险条例范围。
第三,大额存单购买门槛较高,一般起投都要20万元,也有要求30万元的。一句话门槛越高利率也越高。
如果要购买大额存单,请注意以下三点建议:
1、首先要确定自己存入银行多少钱,多少期限,然后横向比较一下不同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货比三家选择更高利率的银行。往往都是城商行的利率高于大银行的。
2、2-3年期最佳,目前大多数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在4%以上,高于余额宝等货基收益。
3、如果选择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就要考虑自己的流动性,尽量能持有到期。虽说大额存单提前支取可以靠档计息,但是并不划算,比如说你存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4.18%,持有1年就提前支取,利率则仅为2.18%,甚至部分银行按照定期存款利率的1.95%计算,那就很吃亏。
结构性存款的特点
首先,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并非固定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本金是很安全的。属于保本不保息,其利率要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一年期结构性存款利率超过5%,对于城商行来说完全可能。
其次,结构性存款到期前不得提前支取,流动性较弱,一般起投都在5万元以上。因此选择大额存单还是结构性存款要看个人的资金、流动性等综合情况判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