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2021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旅游峰会暨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期间,唯一由国际组织主办的高峰论坛,本次大会以“振兴世界旅游 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360余位嘉宾参会,同时,大会还通过线上直播平台面向全球特别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78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的200余家会员单位开放。
旅游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旅游行业密切关注的焦点。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制定了《世界旅游城市未来发展议程(2021-2030)》。大会围绕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邀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戴文德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展开对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田薇女士担任主持。此次对话旨在交流中国旅游城市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经验。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促进旅游业绿色发展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只有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成为绿色产业。
戴文德指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它是一个全球统一的框架,可持续发展目标把社会、经济、环境三个领域结合在一起,三个方面都要同时考虑。
刘斌表示,北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为实现目标始终秉承四个理念:首先,旅游的资源开发和保护要相协调。第二,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要相协调。第三,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要相协调。第四,旅游的经济价值要和生态效益相协调。
经济与旅游业协调发展 实现互利共生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经济发展与旅游业能实现协调发展、互利共生。如今,旅游业已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在2019年全球GDP中占据10.4%。
戴文德介绍道,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有很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比如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十个国家进行合作,探讨未来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复苏中中小企业的发展。
北京的旅游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力量,2019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是6200亿人民币,旅游人次是3.2亿。旅游业的增加值占北京GDP的5%-7%之间,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刘斌表示,旅游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支撑,而且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支撑,贯穿“吃、住、行、游、购、娱”,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在完整的服务链条上,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业者来提供服务。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为大量的从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此外,刘斌还提到即将开业的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就是很典型的一个示例。他表示,环球影城的投入运营对经济的发展,尤其就业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不仅如此,还提升了通州文化旅游区的整体环境,包括人居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等。
自然保护与旅游业平衡发展 谋求和谐共存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到与海洋资源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相关目标。对于旅游业健康的发展,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戴文德提到,预期到2030年,仅5.5%的全球排放是来自跟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行业,未来旅游业一定要与自然保护达成一种平衡。
刘斌则表示,在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北京一共是四方力量来推动,首先是政府,其次是企业,第三是媒体,第四是公众个人。其中政府承担的首要责任主要体现在规划引领上,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不能牺牲环境来推动发展。在城区的规划中,要在保护老城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郊区发展中,严守耕地红线,严守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在这个基础上,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