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旅游 > 正文

这颗星球上 再没有比南极更特别的土地了

0
分享至
我们的祖先,从走出非洲的那一刻起便致力于占领整个星球,包括每一块大陆、每一片海洋,唯有南极是个例外。

1959年,美苏英法等国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华盛顿达成一致,冻结对南极的一切领土要求,禁止在南极进行任何军事活动,这便是著名的《南极条约》

(南极条约组织的旗帜)

条约最大限度地将人类的贪婪限制在南极以外,使得南极成为这颗星球上最纯净的冰雪世界

(南极视角的地球,图片源自@Photographer's Choice/VCG)

冰雪之中,是完全不同于人类文明的另一种繁荣,包括全球最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全球数量最多、繁衍最成功的动物,它们在极为荒芜冷酷的自然条件下生生不息

一切都需要从南极的形成说起,那是一场持续3000多万年的“风”“流”往事

Ⅰ风流双煞

2亿多年前,地球上的陆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劳亚古陆盘踞北半球

今天的南极、非洲、南美、印度等地则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南方大陆、冈瓦纳古陆(Gondwana)

(联合古陆,制图@赵云鹏/星球研究所)

虽然同样位于高纬度地区,但此时的南极远没有今天这般寒冷,蕨类、苏铁等植物生长茂盛,森林绵延、郁郁葱葱,各种古兽繁衍其间,物种昌盛、万象更新

(2亿年前南极大陆上的代表性动物水龙兽及其生存环境复原,它身长从0.6米到2.5米不等,上下颌前端可能有喙状嘴,用来切碎植物,两颗长牙是其显著标志,图片源自@National Geographic/VCG)

如若照此发展,也许我们今天看到的南极与欧亚大陆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1亿多年前关键性的转折出现了,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非洲、澳大利亚等陆块纷纷向北漂移,印度次大陆更是如箭离弦般向欧亚大陆飞速撞去,只有南极陆块孤零零地留在极地

(1.4亿年前至今的板块运动示意图,视频制作@Christopher Scotese)

当时间到了3400万年前,南美洲与南极陆块的最后连接,也被板块运动的洪荒之力无情切断

海水喷涌而入,形成了宽达900千米的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两个大陆隔海峡相望,努力勾连的“手指”依依不舍

(德雷克海峡,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NASA)

于是,一个以南极点为中心四面环海、孤立于其他大陆的南极大陆诞生了

(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地图,采用皮尔斯梅花投影法制作,可以更好地展现南极与其他大陆的关系,同心闭合的白色曲线是纬线,其它是经线,制图@Daniel R. Strebe/维基百科)

它面积高达1400万平方千米,比中国的陆地面积还大46%

(南极大陆与中国面积对比,制图@赵云鹏/星球研究所)

大陆四周没有其他陆地、山岳的阻隔,海面上无遮无拦,“风”率先降临,它自西向东环绕南极一周,风力时常高达7级以上,人称咆哮西风带(Roaring Fifties/Screaming Sixties)

(咆哮西风带,源自@Matt Owens/NOAA;西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等因素有关,南极与其他大陆的分离极大加强了风势)

强风吹动海面,形成海浪,海浪又带动深层海水形成更强大的洋流,洋流环绕南极同样无遮无拦,流速越来越快,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宽600-2000千米,深达2-4千米的超级洋流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洋流系统,流量超过全球所有河流总径流量的100倍

(南极绕极流,视频源自@NASA;南极绕极流不同位置的流量有差异,此处以德雷克海峡为准计算;南极绕极流的形成原因还包括地球自转)

现在,“风流双煞”皆已登场,狭窄的德雷克海峡上风雷滚滚、海浪汹汹,成为企图进入南极者的噩梦

(正在通过德雷克海峡的船只,图片源自@VCG)

更重要的是“风流双煞”形成了两大屏障,将整个南极包裹起来,来自北方的暖流难以进入,内部的寒流亦难外散,内外热量交换受阻,南极大陆几乎被“封印”其中

(南极大陆被“封印”示意图,制图@赵云鹏/星球研究所)

当一片大陆被“封印”,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Ⅱ冷酷末日

后果就是,对原本生活在南极大陆上的生命来说,末日降临了,首先是冷,与没有被“封印”的北极相比

无论最低温还是年平均气温,南极都要冷20度左右,2013年记录的最低温甚至达到-93.2°C,为地球之”冷极“

至冷之中,冰雪纷纷飘落,高山上发育出巨大的冰川,将南极的山峰切割得尖削凌厉。

(埃尔斯沃思山脉群山,其中文森峰海拔4892米,是南极洲最高峰,图片源自@National Geographic/VCG)

当冰雪堆积超过千万年,南极98%的陆地都被巨大的冰川所笼罩,称为冰盖(Ice Sheet)

(南极冰盖,根据卫星图像合成,冰盖反射阳光,呈现出一种激动人心的珍珠光泽,图片源自@NASA)

原本高耸的山峰,只能露出尖尖的山顶,有如白色海洋上的小岛名为冰原岛峰(Nunatak)

(瑟斯顿岛上的冰原岛峰,图片源自@NASA/John Sonntag)

就连那些燥动不安的火山,也不能幸免

(从太空拍摄的南极火山群,下方火山口最突出者为西德利火山,海拔4285米,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火山;照片上看似狭小的火山口,实际宽度超过5千米;图片源自@NASA)

南极大冰盖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如果融化足以令全球海平面上升60余米,中国沿海及华北平原都将泽国一片,冰盖平均厚度高达2300米,最厚之处可以达到4700米,相当于将3个泰山海拔的冰雪叠加,巨大的重量压迫陆地下陷,甚至严重低于海平面。

(去除冰川后的南极陆地示意图,一半在海平面以下,图片源自@NASA)

另一方面,南极冰盖如同一顶中间高、四周低的帽子,帽顶的空气因受冷而密度增大,沿着帽子的斜面急剧下滑形成下降风(Katabatic wind)

(下降风形成示意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下降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大的风速便在南极,是名副其实的“风极”

(一位科研人员正在南极维加岛的风暴中行进,图片源自@VCG)

下降风肆虐迅猛,所到之处物毁土崩,它呼啸着抵达海岸,横扫大洋

(飞机拍摄的南极菲尔克纳冰架附近海面,下降风吹动积雪在海面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摄影师@Linette Boisvert/NASA)

海洋也跌入酷寒之中,表面的海水被冻结成冰,从太空俯瞰,白色的海冰正向四面八方扩展,似乎要让蓝色星球换改天换地

(2015年9月21日的南极海冰范围,图片源自@VCG)

这些海冰厚达2米,陈年的冰层更是能达到5米,它们互相挤压摩擦,嘎嘎作响,即便最强大的破冰船也只能择机而行

(一艘美国破冰船行驶在南极海面,图片源自@VCG)

寒冷、冰雪、大风,曾经生机勃勃的动植物,包括陆生动物、大多数鱼类都走向了灭绝,南极已经彻底由绿色天地转变为万物肃杀的冷酷世界,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吗?

(喙嘴翼龙化石,曾于1亿多年前生活于南极,图片源自@M0tty/维基百科)

当然不是,因为一场全新的生命大戏正在冷酷中孕育

Ⅲ 冰雪生机

南极冰盖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会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冰流

(南极冰流示意,视频源自@NASA)

当冰流到达海岸,会在海岸边矗立起巨大的“冰墙”

(帆船与海岸“冰墙”,摄影师@周三哥)

冰流继续向前,延伸至海面之上便会形成冰架(Ice Shelf)

冰架断裂,在海面上四处漂浮是为冰山(Iceberg)

(冰架冰山形成示意图,制图@赵云鹏&兰泽玉/星球研究所;冰山由陆地上的冰川形成,而海冰由海水直接冻结形成)

南极大陆边缘74%的海域都被冰架覆盖

(2004年3月拍摄的拉森冰架,摄影师@Jim Ross/NASA)

从海面望去有如一条连绵不绝的冰雪长城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柳叶刀)

当这种冰架的前缘断裂所形成的冰山往往呈现桌状

(南极桌状冰山,图片源自@VCG)

可以高达数百米

(注意冰面上的企鹅,图片源自@VCG)

在海浪、狂风的不断侵蚀下,变得形态万千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图片源自@Michael Leggero/VCG)

然而无论冰山多么巨大,在大洋的汹涌波涛之下都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大量的冰架、冰山不断融化为大洋带来富含氧气的冷水,再加上剧烈的洋流,将海洋深层的营养物质搅动到海面,冰架、冰山周围

形成了氧气与营养物质都极大丰富的海流,一众生命纷纷登上舞台,但它们又该如何抵抗无情的严寒呢?

(上升流和下降流示意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相比之下,北极海域的营养物质不如南极丰富,赤道海域则是氧含量低于南极;冰山融水带来的铁元素也是生命繁衍的关键,具体可参见“铁限制假说”)

①首先登场的是

以硅藻为代表的浮游植物,它们个体极小,只能用微米衡量

(硅藻,图片源自@NASA)

就是这样小小的生命,凭借着异常丰富的种群,将海水、浮冰“染”成绿色

(海水因充满藻类而呈现绿色,图片源自@NOAA)

②紧接着

以藻类为食的南极磷虾登场为了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它们能够忍受超过200天的饥饿,甚至会出现负生长,所以通常2-3年也不过长到5厘米左右

(南极磷虾,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然而就是超强的忍耐力,让这个不起眼的小生命,成为这颗星球上数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动物之一。保守估计总量在5亿吨以上,相比之外,人类的总体重也才4亿多吨

它们喜欢集群活动,找到食物的个体会把信息转告其他个体,然后一拥而上集体抢食,每立方水体可以聚集几千到数万条,之后又在洋流和浮冰的驱动下,流云般地来去无踪

(太平洋磷虾群,谨供参考,图片源自@VCG)

③如此巨大的磷虾种群

形成整个南极生态系统的基石,可以支撑的生物链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鱼类便是其中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极冰鱼,它极强的“抗冻”能力,源于循环系统中的一种糖蛋白,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冻结,类似于人类在汽车中使用的防冻剂

(一种南极冰鱼,图片源自@Marrabbio2/维基百科)

因为南极海域富含氧气,有的南极冰鱼还在演化中干脆丢掉了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从而使得血液呈现为白色

(一种小型南极冰鱼,呈现透明状,图片源自@Uwe kils/维基百科)

④鸟类也在南极洲大陆边缘以及周边岛屿上繁衍起来,数量多达2亿只

(信天翁,摄影师@林中响箭)

它们在南极海域的风浪中博击,以南极磷虾、鱼类、乌贼等为食

(灰背信天翁,摄影师@PETER)

身形优雅的漂泊信天翁尤其惹人瞩目,它的翼展可以长达3.7米,是现存翼展最长的鸟类

(漂泊信天翁,图片源自@澳大利亚南极事务部)

不过,真正大红大紫的鸟类并非信天翁而是早已失去飞翔能力的企鹅

数千万年前,企鹅的祖先放弃了天空,它们专注于游泳,以便在大洋中获得更多的磷虾、鱼类等食物,在它们光滑的羽毛内保留一层空气层,既可以增加浮力,也有助于隔绝南极冰冷的海水

耳朵、脚等部位则变得更小,以减少热量流失。

(3700万年前的巨企鹅与人类、现在的帝企鹅对比,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如今,企鹅家族已多达19种,其中居住在南极、亚南极区域的共有8种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企鹅家族图谱,目前种数仍有争议,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从绅士般的王企鹅

(王企鹅,比帝企鹅稍矮,但颜色更鲜艳、嘴部更长,耳后还有个橘红色的封闭斑纹,图片源自@VCG)

到“浑身是戏”的帽带企鹅

(帽带企鹅,摄影师@汗斯)

再到红嘴的金图企鹅

(金图企鹅,摄影师@陈小琳)

而高大、坚毅的帝企鹅,则最有最强的抗寒能力,它拥有所有企鹅中最大的体重,减少了相对表面积和热量损失,帝企鹅还能够控制血液流向四肢,防止肢体冻结

(帝企鹅,图片源自@VCG)

而通过抱团取暖,更是可以在零下数十度的低温环境中,让体温上升到38°C,同时它们还会不断变换位置,以确保每只帝企鹅都有机会进入最温暖的中心区域

(抱团取暖的帝企鹅幼崽,图片源自@VCG)

⑤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也繁盛起来

海豹、海狮、海象以厚厚的皮毛著称,具有极佳的御寒、防水性能,其中,有着细小耳朵的海狗,是海狮科的一个亚科

(海狗,图片源自@VCG)

体型臃肿的象海豹,雄性体长可达6.5米,体重约4吨,“青春年少”便已经是一个大胖子

(象海豹幼崽,图片源自@VCG)

喜欢凿洞的威德尔海豹,经常从冰洞中伸出小而圆的脑袋,尽情呼吸

(威德尔海豹,图片源自@VCG)

胃口巨大的鲸鱼,也时常在南极海域出没,从喜食磷虾、重达200吨的蓝鲸

到常以优美姿势跃出水面的座头鲸,再到顶级掠食者虎鲸,它们拥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提供足够御寒的能量。

(座头鲸,图片源自@VCG)

就这样,“风流双煞”封印了南极,却又创造出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从单细胞的硅藻到成群的磷虾,从优雅的信天翁到最引人瞩目的企鹅,从种类众多的海豹到上百吨重的巨鲸,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9月26日上午,中美要变天?就在刚刚,中美传来5个消息

9月26日上午,中美要变天?就在刚刚,中美传来5个消息

西西科普
2023-09-27 12:41:37
“台湾永远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她一边在大陆敛财,一边唱反调

“台湾永远都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她一边在大陆敛财,一边唱反调

一条柴
2023-09-27 13:12:38
中国“最牛”的3块车牌,2亿都买不到,网友:一个都惹不起!

中国“最牛”的3块车牌,2亿都买不到,网友:一个都惹不起!

幼儿园里无小事儿
2023-09-26 07:20:18
一级重点名单公布,仅7所大学入围!浙大、川大均遗憾落榜

一级重点名单公布,仅7所大学入围!浙大、川大均遗憾落榜

熙熙说教
2023-09-27 12:00:59
9月28日至10月6日,西安地铁运营时间有变

9月28日至10月6日,西安地铁运营时间有变

阳光报阳光网
2023-09-27 15:33:21
美国为了省钱,将航母阻拦索外包在我国生产,让我国技术大突破!

美国为了省钱,将航母阻拦索外包在我国生产,让我国技术大突破!

小陈讲史
2023-09-26 23:20:55
曼联大换血!27岁悍将接棒埃里克森,球队再现巨变。

曼联大换血!27岁悍将接棒埃里克森,球队再现巨变。

咯三克油
2023-09-27 12:35:12
中国游客“挤爆”澳洲!澳政府官宣对华签证立即恢复,往来便利!

中国游客“挤爆”澳洲!澳政府官宣对华签证立即恢复,往来便利!

澳洲印象
2023-09-27 17:29:15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云南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环球网资讯
2023-09-27 15:27:13
郭晶晶低调返港陪娃,拎亚运会纪念品回家,地位飞升秒杀港圈贵妇

郭晶晶低调返港陪娃,拎亚运会纪念品回家,地位飞升秒杀港圈贵妇

小七侃娱
2023-09-25 16:19:18
央视中秋晚会嘉宾阵容正式官宣,这下收视率有保证了!

央视中秋晚会嘉宾阵容正式官宣,这下收视率有保证了!

小望侃娱乐
2023-09-26 23:52:22
大师王林为一线女明星“开光”,全程不穿衣服用酒画符,现场炸裂

大师王林为一线女明星“开光”,全程不穿衣服用酒画符,现场炸裂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9-06 13:45:37
跨栏女神吴艳妮晒合拍视频,容貌和以前大相径庭,网友质疑整容了

跨栏女神吴艳妮晒合拍视频,容貌和以前大相径庭,网友质疑整容了

篮球国度
2023-09-27 06:50:58
佟丽娅母女出游,首次曝光7岁朵朵近照,惊人相似度引爆舆论。

佟丽娅母女出游,首次曝光7岁朵朵近照,惊人相似度引爆舆论。

新娱乐圈看点
2023-09-26 17:13:36
你现在拿一亿去买阿尔瓦雷斯,瓜迪奥拉估计都不会卖

你现在拿一亿去买阿尔瓦雷斯,瓜迪奥拉估计都不会卖

万视角
2023-09-26 21:36:53
中国女排亚运会12人名单公布!两位名将被弃用,新阵容引发热议

中国女排亚运会12人名单公布!两位名将被弃用,新阵容引发热议

毛毛超努力
2023-09-27 08:00:31
8-1!王楚钦惨遭韩国队大翻盘!王皓被批评,暂停怎么不喊

8-1!王楚钦惨遭韩国队大翻盘!王皓被批评,暂停怎么不喊

心跳乒乓球
2023-09-27 16:09:41
不装了!乔治警告快船,限期7天给我2.2亿顶薪,不给就加盟湖人

不装了!乔治警告快船,限期7天给我2.2亿顶薪,不给就加盟湖人

老胡聊球
2023-09-27 12:11:40
中国男篮第一节20-19蒙古男篮,相当于中国男足半场0-0孟加拉国?

中国男篮第一节20-19蒙古男篮,相当于中国男足半场0-0孟加拉国?

直播吧
2023-09-26 20:37:06
油价疯涨20%引发群众强烈热议,网友:“富了油老虎,亏了本家”

油价疯涨20%引发群众强烈热议,网友:“富了油老虎,亏了本家”

美人茶话会
2023-09-27 07:33:04
2023-09-27 19:22:44

头条要闻

南京一酒店涉嫌利用虚假“划线价”促销 被立案调查

头条要闻

南京一酒店涉嫌利用虚假“划线价”促销 被立案调查

体育要闻

陈戌源:嘴上全是主义 心里全是生意

娱乐要闻

热巴时装周生图曝光!妆容老气显沧桑

财经要闻

链家降中介费,有买房者哭晕了

科技要闻

成本狂降40%!特斯拉已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汽车要闻

别叫我工具车 豹5是台豪华的硬派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山西一家长怒摔椅子大闹家长会,知情人曝光内幕,校方回应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 “遥遥领先”不是玩笑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房产要闻

7690万元!中交拿下陵水城市更新项目!

公开课

中国男性身高最高的10个省市,南方仅上榜1个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