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起名居”很火,只因传统文化不解渴)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洪磊)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起名居”的“学问”》的评论。现在很多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似乎都有一种起名焦虑——给孩子起名字,既要文雅,又要与众不同。似乎只有姓名考究、有文化,才有面子。但是,很多人自己又没有太多学问,难以想到满意的名字,“起名居”一类的机构便有了生意。
笔者曾与山东某县城一家“起名居”的老板闲聊怎么起名字。这家“起名居”的门面房,在该县城的核心地段,而且还是复式房。在他的店里,扇子、笔砚、镇纸等充满诗书气息的东西,挂在墙上,摆在桌上,让人感觉老板是个文化人。
笔者问老板一般是怎么取名字,他从抽屉里拿出两本书说:“其实,我的水平也不高,就是学了点八卦周易的知识,然后就靠这两本书了。”笔者一看,原来是高中生必读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笔者以前一直以为那是用来应付高考的,没想到成了老板赚钱的法宝。
老板说:“其实,应付县城里的人,拿几本唐诗宋词就够了。留在县城的人,没有大城市的人那么有文化。起名字我有两招,一是父母两人的姓名合在一起,比如杨柳、何叶;另外一招就是从唐诗宋词里翻,比如从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中取一个名字 月溶 ,听上去很文雅,适合女孩。”
一招鲜,吃遍天。何况有两招呢?老板在县城活得十分滋润。从“起名居”等机构的生意红火,我们能看到百姓对传统文化有很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这一方面与个人学识、文化积累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偏少、供给不足、与百姓的距离太远,让百姓感到不解渴。
试想,能有几户人家看过《全唐诗》呢?于是只好求助于“起名居”一类的机构了。
(原标题:“起名居”很火,只因传统文化不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