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三问共享单车:局部过剩?乱停乱放?一管就死?

0
分享至

(原标题:三问共享单车:局部过剩?乱停乱放?一管就死?)

新华社上海1月17日新媒体专电题:局部过剩乱停乱放?一管就死?——三问井喷式发展的共享单车

新华社记者

下载一个APP、缴纳99元至299元不等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5到1元的价格解锁自行车任意骑行……共享单车在大中城市的迅速走红,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但随着共享单车的井喷式发展,包括乱停乱放等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如何让共享单车成为绿色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事物的监管如何宽容与规范并举?

局部过剩?不到一年投放10万辆,存在“旱涝不均”现象

16日上午9时左右,上海地铁漕宝路站的一个出口处,静静摆放着不下二十辆共享单车: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蓝色的小鸣、绿色的优拜……从去年4月率先运营到去年年底,仅摩拜单车一家在上海的投放量就达到10万辆,推动上海成为全球拥有最大规模智能共享单车的城市。

摩拜单车的成功吸引了后来者的加入。统计显示,目前有逾20家创业公司杀入共享单车市场,超过40亿元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公司今年一季度接到的自行车订单,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量。”上海市政协委员、永久自行车生产方中路股份公司董事长陈闪表示。

按照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的预测,今年上半年上海的共享单车总量可达50万辆,而这距摩拜“试水”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共享单车确实解决了城市出行 最后一公里 的难题。但在资本的助推下,部分企业不考虑盈利情况大量投放车辆,将原来几个人用一辆车的概念,变成了一人选几辆车的现状。”陈闪说。

才一年的功夫,共享单车就过剩了?部分共享单车公司并不这样认为。一家共享单车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他们的估算,以城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来看,上海的共享单车数量要达到100万辆才接近饱和状态。

虽然总量是否饱和不好判断,但在部分区域,共享单车的分布密度确实超过了实际需求。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区的地铁口附近,共享单车更是如潮涌般出现。而在一些近郊,共享单车却往往“难觅踪影”,降低了市民定期使用的预期。

“和原来政府推的 有桩单车 比,共享单车的优点是随骑随放。这容易造成单车在某一区域的大量集中,出现 旱的旱死 、 涝的涝死 现象,需要适度加大人工搬运的力度。”上海市人大代表厉明认为。

乱停乱放?需政府、企业和个人合力维护秩序

与保有量急剧增长相对应的,是共享单车越来越突出的乱停乱放问题。

单车占领盲道、单车放在白线框以外、单车停在路口转弯位置……这些乱停乱放现象,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者的烦恼。尤其是那些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区域,更觉得“压力山大”。

针对乱停乱放,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对违停车辆“扣车”或“暂时保管”。

如果不扣车,应该怎么管?上海的一个做法是在街头画出白线框,作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从去年6月至去年年底,整个上海市新增了8000余个白线框。部分收费停车点,也对共享单车免费开放。

深圳市方面,今年开始规范自行车停放。由交通部门牵头,会同城管、交警等,选取一批轨道站点及常规公交站点,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对乱停放的用户,处以20元罚款。

企业和个人方面,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陈闪表示,考虑到大多数共享单车企业都有互联网背景,可以要求他们将相关运营数据接入政府公共平台,方便公共管理。同时,企业还应采用智能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对违停的治理和干预。

针对那些乱停乱放的用户,除了罚款,还可以引入信用机制的约束。比如摩拜就推出了自己的信用机制,如果用户违停,会被扣信用分。信用分低到一定程度,就得用100元的高价租车。而上海市未来五年的《市民个人诚信档案》创建工作中,也将重点推进实施交通出行、居住领域的信用管理制度。

一管就死?新事物监管应宽容与规范并举

虽然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但业内人士表示,城市“新元素”出现时,主要还是依靠市场行为,政府及时介入加以引导。要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高级经济师张影强认为,政府对新生事物的管理,应在底线思维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棍子打死对新业态是一种扼杀,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都是不利的。”

“运用共享单车提供的交通大数据,可以分析一个区域的骑行需求、骑行偏好路段等,从而更好地改造街道、指导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一些代表委员认为。

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杜立群建议,在北京中心城区每年建成不少于10个示范区、100条示范路,形成具有独立路权的、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同时,设立自行车与步行交通改善专项资金,加强制度保障。

张影强表示,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生事物都冲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思维方式。回顾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之路,当地政府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才有了今天的发达,所以只有在发展中去规范才是可取的态度。

(记者:何欣荣、周琳、仇逸、毛思倩、孙飞)

(原标题:三问共享单车:局部过剩?乱停乱放?一管就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事不对劲!俄乌打了500多天,各国才发现一年前中国的选择太高明

事不对劲!俄乌打了500多天,各国才发现一年前中国的选择太高明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3-09-29 02:04:55
成为副市长后,我依旧要忍受来自上峰的玩弄,这就是靠身体上位的代价吗?

成为副市长后,我依旧要忍受来自上峰的玩弄,这就是靠身体上位的代价吗?

茶馆说书人
2023-09-25 12:31:56
吴奇隆和刘诗诗官宣离婚?四爷的官方回应来了,正在走法律途径

吴奇隆和刘诗诗官宣离婚?四爷的官方回应来了,正在走法律途径

一个小小人物
2023-09-30 18:02:37
吉泽明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神

吉泽明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神

小人物之大职场
2023-09-30 18:04:59
阳光葡萄全面禁售?果农哭了,网友:不值得同情,我的嗓子还在疼

阳光葡萄全面禁售?果农哭了,网友:不值得同情,我的嗓子还在疼

起喜电影
2023-09-30 23:48:30
我约熟女李姐吃饭,没想到我才是她的猎物,彻底堕入深渊

我约熟女李姐吃饭,没想到我才是她的猎物,彻底堕入深渊

马军情感故事
2023-09-28 23:38:08
中秋当天一辆车自燃致3万辆车堵近8小时,安徽交警处理效率被质疑

中秋当天一辆车自燃致3万辆车堵近8小时,安徽交警处理效率被质疑

果农与科技
2023-09-30 20:19:31
中国在过中秋,亚洲发生2件事,日本发生地震,美英联手针对印度

中国在过中秋,亚洲发生2件事,日本发生地震,美英联手针对印度

童童聊娱乐啊
2023-10-01 00:50:57
王冠:国庆前夕撒喜糖,通过央视《你好生活》官宣“就要结婚了”

王冠:国庆前夕撒喜糖,通过央视《你好生活》官宣“就要结婚了”

神段手杰克苏
2023-10-01 03:11:48
养鸡场兄弟找失足女放纵,6人强奸16次,尿失禁后清理干净再来!

养鸡场兄弟找失足女放纵,6人强奸16次,尿失禁后清理干净再来!

情感启示录
2023-09-26 17:35:03
顶流大瓜! 肖战被实名举报逃税, 官方已介入, 作品恐将下架

顶流大瓜! 肖战被实名举报逃税, 官方已介入, 作品恐将下架

创作者_1649385401331
2023-09-29 06:47:55
20多年前,林志玲和一个男人手牵手十指相扣,看上去很享受的感觉

20多年前,林志玲和一个男人手牵手十指相扣,看上去很享受的感觉

欢乐娱乐君jun
2023-09-30 18:54:54
河北29岁退伍军人被一枪爆头,凶手竟是副所长,判死刑后却不服

河北29岁退伍军人被一枪爆头,凶手竟是副所长,判死刑后却不服

青丝人生
2023-09-29 22:00:02
美国宣布,在日本部署超高音速导弹,中国:军舰穿越日本岛链

美国宣布,在日本部署超高音速导弹,中国:军舰穿越日本岛链

快快心心
2023-09-26 16:12:42
林昀儒3-4出局!直板名将苦战68分钟,晋级亚运会男单四强

林昀儒3-4出局!直板名将苦战68分钟,晋级亚运会男单四强

体坛界风云
2023-09-30 21:19:45
老杜举报海涛透露两个秘密:大药房给了她200来万,舆论压不住了

老杜举报海涛透露两个秘密:大药房给了她200来万,舆论压不住了

吴律师普法
2023-09-30 08:29:46
恒大歌舞团,许家印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恒大歌舞团,许家印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

燕梳楼2021
2023-09-30 20:59:11
芋头大量上市了,医生提醒:这“4类人”尽量少吃,不懂别乱吃

芋头大量上市了,医生提醒:这“4类人”尽量少吃,不懂别乱吃

小茉莉美食记
2023-10-01 00:07:25
拒开绿灯!姚明不给面子,中国男篮两大新星确定本赛季不打CBA

拒开绿灯!姚明不给面子,中国男篮两大新星确定本赛季不打CBA

篮球大陆
2023-09-30 15:50:27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书画艺术收藏
2023-09-02 17:03:50
2023-10-01 05:54:44

头条要闻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短期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45天资金

头条要闻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短期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45天资金

体育要闻

谭龙:35岁,正当年!

娱乐要闻

徐娇质疑Lisa疯马秀遭攻击

财经要闻

丁玉梅为加拿大籍 次子深度参与恒大事务

科技要闻

在诉讼与骂名中崛起的英伟达GPU:从未停止过战斗,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汽车要闻

预计10月份上市 易至EV3青春版盲订价5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我“混进”了河南今年最火的科技馆

亲子要闻

别的小朋友都玩嗨了…

艺术要闻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 “传承与回归”盛大开幕

公开课

中国工资最高的10个行业,第十名月薪2万

军事要闻

俄罗斯秋季征兵任务为13万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