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注意!乐高正在攻占地球!从电视到电影,从艺术到设计,小小的乐高已经俘虏了男女老少的心,即便连最为苛刻的好莱坞和艺术界也为小小的乐高模块感到兴奋。比起意识流的僵尸围城,悄然来袭的乐高或许才是真正的“地球侵略者”。
乐高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艺术 X 乐高】“模块的艺术”
“模块的艺术”(The Art of the Brick)绝对要算2014年最火的展览,要知道,对于宠辱不惊的纽约人而言,能让他们纷至沓来的展览,一定来头不小。
“模块的艺术”展览
“模块的艺术”展览
在这场位于纽约博物馆Discovery Times Square的展览中,艺术家以世界艺术经典作品为灵感,复刻了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蒙克的《呐喊》以及复活节岛石人像在内的多座作品。老噱头之所以能震撼纽约,全要归功于它们全部是由乐高玩具创作完成的。
“模块的艺术”展览
艺术家Nathan Sawaya
这个创意来自美国人Nathan Sawaya,他本是西雅图一名默默无闻的律师,但是因为幼时对乐高的兴趣,让它毅然放弃了体面的职业和薪水。此后,他选择成为一名“乐高艺术家”,并成立了工作室,而他所有的艺术灵感全部依靠乐高实现。 2002年伊始,Nathan举办了自己的首秀。虽然是艺术处女秀,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流露出复杂和优良,最终人们记忆犹新。
时隔一个轮回,当Nathan的展览空降纽约,很多人给予的回馈不再是单纯的好奇,更多的则是几分震撼。至今,Nathan依旧坚持亲自用乐高组装作品,而这也让他艺术的创作速度,明显与时代的节奏格格不入。《蒙娜丽莎》由4,573块乐高积木,罗丹的《思考者》则耗费了4332块,而最为惹眼的恐龙雕塑,足足用了80020块才得以完成。
延伸阅读》》》带着乐高玩具全球旅行 另类情侣照获热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