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科技 > 网易科技 > 正文

11月1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告别“试药”时代!降压药效果终于能“算”出来了

0
分享至

11月11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科学证实:多学一门语言,大脑老得慢

最新一项覆盖8.6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实锤:会讲多门语言,真的能让大脑老得慢。

这篇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的论文指出:掌握两门及以上语言的人,出现“加速衰老”迹象的风险,比单语者直接减半。说得越多,效果越好——每多会一种语言,就像给大脑多穿一件“防护服”。

过去这类研究总被诟病样本小、方法糙,但这次的研究来自欧洲27个国家、数万名51至90岁健康参与者的的数据,结论相当硬核。英国雷丁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评价,这可能是该领域“最具决定性的证据之一”,有望推动整个研究方向转变。

研究团队来自智利阿道夫·伊巴涅斯大学,他们创新性地引入“生物行为年龄差距”概念来评估衰老速度。他们发现,与仅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多语言者的大脑状态明显更“年轻”。而且这个效果是累加的:每多掌握一门外语,抗衰老效果就叠一层。

美国奥本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这个结论排除了财富、移民身份等干扰因素,更纯粹地证明了“语言本身”对大脑的保护作用。说白了,学外语这事儿,真能帮你“冻龄”大脑。

研究人员也呼吁,希望这项发现能推动教育体系更重视语言学习——这不只是多门技能,更是为几十年后的大脑健康做长期投资。

所以,别再把学外语当成学生时代的任务了。它是你未来大脑的“青春储蓄罐”,现在开始,往里面投点时间,稳赚不赔。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为什么变色龙能一眼看天,一眼看地?科学家找到了答案

变色龙的眼睛,绝对是动物界的黑科技。别的动物眼睛转个角度都得扭头,变色龙却能淡定地当个“斜眼大师”——左眼望天,右眼盯地,同时进行,互不干扰。这种神技能让它们拥有接近360度的无死角视野,堪称自带全景监控。

那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秘密就藏在眼睛里那根“电话线”。

科学家通过CT扫描发现,变色龙连接眼睛和大脑的视神经,不像其他动物那样绷得笔直,而是像老式电话听筒的螺旋线一样,松松地盘着。这圈“神经线圈”就像一卷备用鱼线,给了眼球极大的旋转余地,想往哪儿转就往哪儿转,完全不用带动脑袋。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把“节能”和“隐蔽”玩到了极致。捕食时,身体不动,只动眼球,猎物根本察觉不到危险逼近;躲避天敌时,也能眼观六路,不动声色地掌握全局。对比一下猫头鹰——为了盯个目标,得把整个大头拧过去,高下立判。

研究者在好几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变色龙身上都找到了这个“神经线圈”。这说明,这项独门绝技不是某个品种的偶然变异,而是整个变色龙家族代代相传的看家本领。

所以,下次看到变色龙眼神迷离、双目各奔东西,别笑,那是在展示它演化了几千万年的顶级生存智慧。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降压药效果能“计算”了?新工具让高血压治疗告别“开盲盒”

一个能预测降压药效果的“神器”刚刚出炉——血压治疗疗效计算器。它背靠全球近500项临床试验、超10万人的海量数据,能直接算出某种方案大概能帮你降几个毫米汞柱的血压。

这可能是高血压治疗领域一个革命性的转折。核心思路就一条:从“看着办”到“照着算”。

知道为什么这很重要吗?数据说话:收缩压每降下1个毫米汞柱,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就随之降低2%。但现实是,面对几十种药、无数种组合,医生和患者基本都在“凭感觉”试药,效率极低。

传统起步方案(单一药物)效果有限,平均只能降8-9个毫米汞柱。而很多患者需要降15-30个毫米汞柱才能安全。更麻烦的是,血压读数本身也是时刻在变,波动幅度可能比药效还大,光靠测血压来判断疗效,非常不靠谱。

这款由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TGI)研发的计算器,直接把疗法按降压强度分成了“低、中、高”三档。思路非常前沿:先定目标,再配方案。

它彻底颠覆了过去“起步低、加量慢、测了再看”的老套路。新逻辑是:你需要降多少?好,那我们直接一步到位,给你配上对应强度的方案,尽快执行。

高血压影响着全球超13亿人,每年导致近千万死亡,是名副其实的“头号杀手”。然而,其控制率却低得可怜——不到两成。

局面如此严峻,哪怕只是把全球高血压控制率从现在的不到20%提升到50%,就能多拯救数百万条生命。这个新工具,或许就是我们撬动这个巨大改变的那个支点。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光化学变天:廉价锰取代稀有贵金属,效率还更高

驱动许多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用的是铂、铱、钌这类贵金属——稀有、昂贵还难开采。但最近,德国美因茨大学的一项研究可能彻底改变这个局面: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锰的光催化材料,性能强悍,价格还便宜。

锰在地壳中的储量是钌的10万倍以上,堪称“白菜价”。但过去科学家很少用它,因为锰配合物通常合成步骤繁琐,而且激发态寿命太短,刚被光激发就“熄火”了,根本来不及参与反应。

这次,研究团队设计的锰配合物一举突破两大瓶颈:

1、一步合成:直接用市售原料在溶液中混合,瞬间变成深紫色产物,简单得像兑墨水;

2、超长待机:激发态寿命高达190纳秒,比之前的锰、铁类配合物高出100倍,有足够时间完成电子传递。

这意味着什么?在光催化中,催化剂被光激发后,必须“活”得足够久,才能找到反应对象、传递电子。190纳秒听起来短,但在分子世界里,已经足够完成一场精准的“电子交接”。

研究团队不仅合成了它,还通过光谱学和理论计算验证了它的光反应能力——电子确实成功传递出去了。

这项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为光化学走出“贵金属依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未来,不管是制氢、有机合成还是环境催化,都有望用上这种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锰基材料。

科学有时候并不需要总找“高富帅”元素。换个思路,平凡金属也能成就非凡突破。(刘春)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主持人阴阳“他们不是法国人,是中国人”,特朗普:你认为法国人更好吗?

主持人阴阳“他们不是法国人,是中国人”,特朗普:你认为法国人更好吗?

扬子晚报
2025-11-11 23:47:11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潮鹿逐梦
2025-11-11 16:17:12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红军城方向进攻失败的俄军尸体密密麻,阵亡率高达80%~90%

红军城方向进攻失败的俄军尸体密密麻,阵亡率高达80%~90%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11 21:52:28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刘銮雄长子移居英国晒近照,两鬓花白身姿健硕,在当地陪子女生活

刘銮雄长子移居英国晒近照,两鬓花白身姿健硕,在当地陪子女生活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1 19:10:19
沉默3天,高市终于松口,中方删除“斩脖子”贴文,日本代表离京

沉默3天,高市终于松口,中方删除“斩脖子”贴文,日本代表离京

影孖看世界
2025-11-11 18:23:11
许金花,死刑!

许金花,死刑!

鲁中晨报
2025-11-12 06:59:01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上海警方披露:退休人员王某被抓获!牵出一条“黑色产业链”

极目新闻
2025-11-12 08:10:39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白鹿新闻
2025-11-11 17:35:03
OpenAI用德国音乐人创作歌词训练模型被判侵权

OpenAI用德国音乐人创作歌词训练模型被判侵权

澎湃新闻
2025-11-12 07:37:07
英国海边出现巨型“海怪”,当地居民:像外星生物

英国海边出现巨型“海怪”,当地居民:像外星生物

潇湘晨报
2025-11-11 17:39:17
13岁于子迪,破叶诗文保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13岁于子迪,破叶诗文保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澎湃新闻
2025-11-11 22:00:28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下水道男孩
2025-11-11 23:51:55
梅西:明年是一届特殊的世界杯;我不想成为球队的负担

梅西:明年是一届特殊的世界杯;我不想成为球队的负担

懂球帝
2025-11-11 20:30:09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43:01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26:06
2025-11-12 09:08:49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打破“守摊思维”,庐山旅游账本透出新变化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