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体育 > 国际足球 > 正文

在国乒的黄金年代,这个欧洲人曾是世界第一

0
分享至

44岁的波尔,下个月将迎来球员生涯“最后一舞”。坐在镜头前,1个小时的采访,他一直保持微笑,不需要开口,就能让人感觉到从容与优雅。

初夏的五月,这位德国传奇运动员、前世界第一、奥运会四枚奖牌得主、世界杯冠军...再一次来到北京,他不止一次提到“中国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很感谢我的中国朋友们,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成为当年的我,是他们帮助我成为了世界第一。

接受专访这天,他开心地告诉界外编辑部,自己今晚和马龙约好了“老友局”,两人要去吃顿好的、喝一杯、再聊一聊过去。

即将退役的乒坛“常青树”,其过往职业生涯,完全称得上是一部与“中国乒乓王朝”交相辉映的史诗——从出道时在欧洲挑战马文革;到与刘国梁、孔令辉“双子星”的短暂交锋;和“二王一马”之间的激烈对抗;以及与马龙、樊振东之间的亦敌亦友;再到如今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后辈的孙颖莎、王楚钦;甚至在2023年的WTT兰州球星挑战赛,他还能以42岁的“高龄”击败国乒新生代的向鹏……

二十余年间,面对中国乒乓王朝的几代主力,波尔始终是欧洲乒坛中的一面标志性大旗,而在老球迷眼中,他更是一代人关于乒乓球“黄金年代”具象化的集体记忆。

在谈到自己与中国乒乓二十余年的漫长情缘时,波尔的脸上也难得的出现了些许唏嘘。

虽然他是德国人,出自德国俱乐部青训,但在职业生涯早期,一位叫许增才的球员一直带着他训练,并帮助他完成了技术蜕变。

“他对我的影响重大,因为他向我展示了很多技术,而这些是欧洲教练并不知道的。”受益于技术领路人的悉心指点,在那个规则(21分变11分)和器材(小球变大球)刚刚开始宣布改革的战国时代里,德国小伙子率先脱颖而出。

2002年的济南世界杯,波尔连斩王励勤、孔令辉,用自己不讲道理的反手变化撕开中国防线。隔年,世界排名升至第一;此后在2011年、2018年,波尔先后重夺世界第一。

蔡振华就曾经点评过,波尔的技术是外国选手里最先进的。

这些年里,和波尔交手的中国球员在变,器材在变,技术也在变,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反手技巧,后来被张继科、樊振东等球员推陈出新,此后更是掀起了反手体系的快打旋风革命。

见证着时代的浪潮,感慨着岁月的变迁,如今的波尔,在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站前回头望去,那些曾经的汗水与挑战,已然全是甜蜜的回忆。

“我从中国教练和球员那里学到了很多,他们一直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我非常享受我的职业生涯,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一路上伴随着无限的快乐,虽然现在它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我没有任何遗憾,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一代天骄瓦尔德内尔淡出之后,波尔成为了欧洲乒坛的新图腾,扛起了与中国乒乓对抗的大旗,但在赛场之外,他与中国几代乒乓人之间的友谊,也为彼此之间的对抗注入了不少温情色彩。

在与“二王一马”激烈对抗的钢铁年代里,波尔就曾来到中国参加乒超联赛,当时的他惊叹于偶像王励勤“每天6小时高强度训练”的钢铁意志。

如今再回首两人在赛场的交锋,德国人依旧感慨,自己曾被王励勤的“极致体能”颠覆了对乒乓球纯技术属性的认知,“他是有史以来最适合打乒乓球的运动员,他让我懂得乒乓球不只是技术,体能方面也非常重要。受到他的启发,我也开始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

得知王励勤担任国乒新一任掌门人时,波尔为偶像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他对乒乓球非常了解,还有作为体育管理者的成功经验,在上海的工作也收获了很多成绩。”

同一时间履新乒协副主席的马龙,也曾是波尔职业生涯中遭遇的最大挑战之一。波尔认为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而言,马龙是名副其实的GOAT。他钦佩龙队始终保持着统治力,并且在拿到如此多的冠军头衔之后,依旧谦逊、脚踏实地。

波尔和马龙组成的“马可波罗”组合,更是成为赛场中的经典,回顾这段特别的参赛经历,波尔动容地表示:“我是一个外国选手,他也愿意为我而战,我们一起打比赛,不仅是作为对手,更是作为队友,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如果说与马龙是“英雄相惜”,波尔与樊振东则更像“跨代知音”。相差16岁的两人因足球结缘,一起看球赛、聊生活,两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温馨的松弛感。

“他是我的中国好兄弟。”波尔坦言:“尽管我们之间有文化差异,但这都不是问题,我们一起去看足球比赛,私下也会聊各自的生活——他在中国的生活,我在德国的生活,相似之处、不同之处...这种文化的碰撞很有意思。”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波尔与中国乒乓人长达二十余年的相互碰撞,从“欧洲的孤胆英雄”到“可敬的跨代知音”,波尔身上的标签一直在改变,但不变的是他的底色——专注、勤奋与谦虚,以及从不曾改变过的热爱。

谈及过往,波尔高度肯定了自己在与中国选手对抗中的收获,尤其是在中国乒超的征战岁月,让他倍感难忘。

回忆起波尔在乒超的征战,球迷们脑海中那些被记忆尘封的画面,也随之扑面而来——王建军诡谲的直板、郝帅魔术师般的技巧...都曾经带给波尔不小的震撼;当然还有同为外援的朱世赫,在全场中国观众的助威声中,用自己顶级的削球功力,与波尔鏖战五局,上演了一出攻防盛宴。

这些经历无疑造就了后来的波尔,极大地提升了他的技术与经验,“他们一直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我很感谢我的中国朋友们,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成为当年的我,是他们帮助我成为了世界第一。”

深厚情谊就这样建立起来,并且延续至今。

这种超越胜负的情谊,也恰如乒乓球运动的纯粹本质。

如今,站在时光的十字路口,波尔望向新一代乒乓选手的眼光里,已经不再是竞争与挑战,而是充满了带着审视味道的欣赏,那是优秀运动员薪火相传的本能。

多哈世乒赛将于本周末打响,谈及领衔中国队出战的孙颖莎、王楚钦,波尔语气里满是赞赏——

“王楚钦已经是乒坛的大明星,我认为当他放下压力、能完全释放自己能量时,他就是当今最强球员。”

波尔还特别提到自己在中国赛场的谢幕演出,王楚钦邀请他一起训练,赢下那局训练赛的波尔至今仍好奇“他是不是故意让我赢的?虽然我们只打了一局,但我必须承认,赢下那一局真的让我信心大增。”

“2017年中国公开赛,我就关注到孙颖莎了,当时我们还一起练了球。”16岁的孙颖莎让波尔印象极为深刻,“她的移动能力非常出色,那时候技术就已经非常棒了。她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对于乒乓球有着特别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她能达到如今的高度,她是我最喜欢的球员。”

而在面对林诗栋、莫雷高德、勒布伦兄弟等新锐,波尔的目光则是充满了期待:“菲利克斯·勒布伦以罕见的直拍打法快速崛起,他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他会是欧洲乒乓的未来。”

巧合的是,2024年WTT重庆冠军赛,波尔结束了“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冒险”,他的对手正是勒布伦——岁月无声,默默见证着传奇的谢幕,以及传承的继续。

还有不久前,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巴西选手雨果。

波尔说,雨果能在这样的大赛中,接连战胜中国选手夺冠,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这一幕也让他回想起了自己2002年世界杯的夺冠之旅。

“诚然,中国队很有统治力,但还没有完全的统治,仍然有可以击败他们的对手。雨果就像过去25年里的我一样,能给中国选手带来一些压力,促使这项运动保持活力。”

雨果在中国澳门这次的勇猛突围,和波尔在2005年世界杯上的神奇演出也极为相似,当时的波尔,以三个4-3连续击败了二王一马而最终夺冠,震惊了世界乒坛。

在波尔的眼中,百花齐放才是乒乓球最好的格局,他希望“还有更多这样的选手出现,能让中国选手尝到一点苦头。”同时他也明白国乒的深厚根基,“中国队依然非常强大,虽然可能不如过去20年那样强大,但仍然有很多年轻的天赋涌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放眼如今的世界乒坛,张本智和、勒布伦和雨果他们,又在续写着“突破者”的新故事,但那已经不再是波尔的江湖。

从刘国梁到王励勤,从马龙到樊振东,波尔与中国队的交锋史,亦是乒乓球这个项目持续进行改革的缩影。

11分制让比赛节奏变得更快,对抗变得更激烈;大球和无机胶水的器材革命,则是让乒乓球的回合数增加,观赏性得到了提高——在波尔看来,这些举措都是竞技体育的自我进化,但他同时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在这种进化过程中,球员的技术风格也从黄金年代的多元化,逐渐趋于如今的标准化。

谈及这一点,波尔的语气中透出一些失落:“我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规则调整,引导技术回归多元,重新强调接发球和正手技术的战术价值。”

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增至六金,双打项目回归,而团体赛则被取消,聊到这一改变,波尔坦言自己有些伤心,“团体比赛是我在奥运会中最喜欢的,因为它很特别,你要为了队友和国家而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决赛,波尔所在的德国队,不敌二王一马领衔的中国队,最终收获银牌。对于拥有四枚奥运奖牌的老将波尔而言,没有了团体赛的奥运会,终究是一种情怀的缺失。

不过波尔也承认,正是国际乒联所主导的一系列改革,带来了不错的效果,让乒乓项目的观众年龄结构变得更为年轻化。

波尔回忆起在自己职业生涯初期时,看台上大多数都是安静沉稳的中老年人面孔,“而现在,年轻的女性球迷成为了观众主体,她们会庆祝球星的胜利,她们会追随那些球员,这和以前大不相同。”波尔笑眯眯地说道,“我们有了热情洋溢的球迷,以及更多喜欢乒乓球的年轻人,这对于这项运动的未来是件好事。”

退役后的波尔计划带着家人完成房车旅行,也想去滑雪和打网球,能体验一些过去受限于职业而不能参与的项目,但他与中国的缘分远未终结。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还会常回来。”他笑着提起未竟的梦想:“我想开车穿越新疆戈壁,去三亚的海边发呆,再到杭州西湖喝龙井……”

当被问及想对年轻选手说什么,这位老将的回答简单却深邃:“倾尽所有,便无遗憾,成败皆可坦然。”

这既是蒂莫·波尔职业生涯的最佳注解,也是他给年轻一代的最好传承。

真正的传奇,从不为胜负所桎梏,也不因时间而褪色,在纷纷扰扰的时代浪潮中,掌控所能掌控的,超越自我便是永恒的胜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红婵也没想到!央视专访这次,陈芋汐仅一句话就让自己口碑暴涨

全红婵也没想到!央视专访这次,陈芋汐仅一句话就让自己口碑暴涨

科学发掘
2025-11-01 14:56:49
吴三桂在山海关投降清朝,为何他的手下将领无人反对,集体投降?

吴三桂在山海关投降清朝,为何他的手下将领无人反对,集体投降?

加油丁小文
2025-10-28 13:00:04
南通球迷意难平,不止因为3-4泰州无缘冠军,更多在于以下五点!

南通球迷意难平,不止因为3-4泰州无缘冠军,更多在于以下五点!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08:04:49
损害孩子大脑,拉低智商的6个毒习惯:家长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

损害孩子大脑,拉低智商的6个毒习惯:家长再难,也要帮孩子戒掉

经济观察网
2025-10-26 09:09:08
唯一在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108岁的宋平,传奇一生怎样炼成的

唯一在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108岁的宋平,传奇一生怎样炼成的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0-26 19:59:14
彭加木神秘失踪是场国际“大骗局”?749局高人揭秘事件后的真相

彭加木神秘失踪是场国际“大骗局”?749局高人揭秘事件后的真相

真实异闻
2024-03-05 21:34:40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百年人物志
2024-07-02 11:08:20
上可打卫星,下可攻航母!5倍音速战机将全球亮相,西方一片哗然

上可打卫星,下可攻航母!5倍音速战机将全球亮相,西方一片哗然

小lu侃侃而谈
2025-10-31 20:47:21
冯唐女性觉醒:女人最愚蠢的是在底层找爱情,读书上进才是真出路

冯唐女性觉醒:女人最愚蠢的是在底层找爱情,读书上进才是真出路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27 08:30:03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八卦疯叔
2025-11-02 09:10:03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莫兰特被禁赛引交易猜想!狼媒列两套方案:6换2或拉黄蜂成第三方

莫兰特被禁赛引交易猜想!狼媒列两套方案:6换2或拉黄蜂成第三方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2 07:14:50
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士里,军衔和职务最低的人:1959年才是副营级

参加秋收起义的将士里,军衔和职务最低的人:1959年才是副营级

幽州校尉
2025-10-31 07:27:38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除夕烟火灿烂
2025-11-01 12:30:51
留洋生涯首次!余嘉豪0出手0分,正负值+9全队最高

留洋生涯首次!余嘉豪0出手0分,正负值+9全队最高

雷速体育
2025-11-02 08:44:13
阿迪21分助科内七连胜,哈克哑火,朱婷离队影响技术统计

阿迪21分助科内七连胜,哈克哑火,朱婷离队影响技术统计

不甜的李子
2025-11-02 09:01:25
快船的奇幻漂流!“坐月子”的伦纳德 哈登和保罗更衣室暗战

快船的奇幻漂流!“坐月子”的伦纳德 哈登和保罗更衣室暗战

枪炮篮球 PiU
2025-11-02 07:14:05
宜宾沃尔玛广场唏嘘现状:从酒都路"顶流"到空铺连片?

宜宾沃尔玛广场唏嘘现状:从酒都路"顶流"到空铺连片?

晨晨星
2025-11-02 00:10:23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千言娱乐记
2025-10-23 21:21:23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八卦疯叔
2025-11-01 14:20:03
2025-11-02 10:24:49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八旬老者退休后学毛体书法,创作多幅作品引关注

亲子要闻

差点就上你当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教育要闻

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西安浐灞三小跨学科课程的七年实践与蜕变

《巫师》原作者没参与《巫师4》 CDP已很少找他咨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