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西部半决赛呈现了完全一边倒的场面。马刺打不过勇士并太让人意外,但两个人的风评却在这轮系列赛后出现了天壤之别:首战受伤报销的莱纳德令人惋惜,而后三场合计仅34分的阿尔德里奇,则因为存在感极低的表现,被扣上了软蛋的帽子。
两年前的夏天,当阿尔德里奇在一众追求者中选择马刺,双方皆大欢喜:一边找到了邓肯的接班人,即便他已经不年轻;另一边得到了进入总决赛的机会。当然到今天来看,双方或多或少,都有点失望。
1.空间四号位,没三分空什么间
实际上,阿尔德里奇能有今天的地位,和一位伯乐分不开:现开拓者主帅斯托茨。
斯托茨是小牛2011年夺冠时的进攻助教。2012年,开拓者将他挖来担任主教练。之后斯托茨便在开拓者大幅度打造新版小牛,将自己在2011年给德克设计的进攻战术全部套到阿尔德里奇身上。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阿尔德里奇化身中距离大师,连年入选全明星,跻身一线球星行列。
但最终,斯托茨打造的小牛体系只不过三年杀进一次二轮;然后便是主力离散,离开阿尔德里奇反而击退快船再次进入第二轮。从这个角度看,阿尔德里奇自身数据提升了,但对球队来说,并没有多少带动作用。
结论很简单:阿尔德里奇距离德克,全方位差距甚远。
虽然阿尔德里奇拥有出色的中距离手感,但比起德克,他缺乏外线的射程:整个生涯,他也只在开拓者的最后一年场均出手三分超过1次,而且公然表示不喜欢这套战术,最终走人。职业生涯一共只进了84个三分,命中率仅为28.7%。这赛季准头倒是提起来了,但投得少,每四场才进一个。
在空间型四号位大行其道的今天,阿尔德里奇却显得“过于传统”,这赛季他的中距离跳投精度不俗,达到了41.2%,依然是联盟顶级中投手。然而到了季后赛,他的这一套却全都不灵了:季后赛他的中投只剩下33.9%,下降幅度堪称可怕。
阿尔德里奇16场季后赛的接球跳投只有33.3%,运球跳投也才35.6%。越到空位越不准:从紧贴到大空位四个等级,命中率反而依次下降:40%、35%、32.7%和31.3%,杀手锏都拿不出手。而老德克,因为2011年还没有Player tracking数据,我们用今年全面退化的老司机来对比:今年常规赛的德克接球跳投44.4%,运球跳投39.6%,都明显好过阿德。
系列赛后波波维奇的采访说明一切:我也恨三分球,莱纳德不在了,我们外线缺乏打击能力。拿中距离跟人家拼外线,就算都进了,也输一分啊。
小加索尔、大洛佩兹,都在今年化身为外线炮台,但阿尔德里奇还在坚持着他那低效的中距离。更糟糕的是,阿尔德里奇的运球突破能力比起德克也是差距明显。技能点少好几招,准头还差不少。老司机的方向盘,阿德到31岁也没接过来。
2.强打篮下,人家不愿意啊
马刺能招募到阿尔德里奇,除了本身的硬件优势。还在签约前约法三章,第一条便是:只打大前,不打中锋。
于是39岁的邓肯又顶了一年中锋,但在这个时代,哪个王牌内线不得偶尔客串一下五号位?马刺倒是特意签来大加索尔顶中锋,但大加总有伤病和体力不支的时候,结果是,阿尔德里奇的确诚实——他就是打不了中锋。
马刺的进攻体系纷繁复杂,各种打法都有可观效率,但阿尔德里奇完全和体系脱节,因为他就会一招:翻身跳投。
阿尔德里奇的正面单挑在今年季后赛都低于平均水准,而他的定点投篮和挡拆进攻(包括挡拆顺下和挡拆后跳投),都是联盟最差等级,挡拆进攻甚至排在联盟最差一名。马刺要想利用阿德的进攻技能,就得安排全场拉开,让他在低位背打。结果又回到上一段:效率惨淡还不能不用——就算他准了,2分也比人家3分少啊。
况且,阿尔德里奇的背打也分打谁:在开拓者时候对上的是特伦斯-琼斯和帕森斯,几乎予取予求;今年打莱恩-安德森和灰熊矮个内线杰迈克尔-格林也还不错。但遇上德雷蒙德-格林和杜兰特这种身高臂长,对抗也不太吃亏的,阿尔德里奇就全然消失了——还记得他第一轮打哈登都没打动的场景吗?
马刺是拿阿尔德里奇接班邓肯的。既然老司机学不了,增了重学邓肯在篮下吃饭吧,邓肯可是历史第一大前锋。问题是,还是学不了。
来对比一下阿尔德里奇今年的效率与邓肯在2014年给莱纳德打辅助时候的效率吧:
打法 | 阿尔德里奇 | 邓肯 |
背筐单打每回合得分 | 0.982 | 1.019 |
挡拆掩护每回合得分 | 0.686 | 1.065 |
定点投篮每回合得分 | 0.625 | 0.348 |
空切每回合得分 | 1.292 | 1.338 |
补篮每回合得分 | 1.088 | 1.273 |
低位、挡拆、空切和转换均为上乘,这还是39岁拿500万的邓肯。31岁正值巅峰拿着2100万的阿尔德里奇,是不是应该惭愧一下?
至于防守,不用多提,想想库里这4场一共轻松突破上了多少篮就明白了,基本在篮下送上注目礼的都是马刺12号。
3.谁都扶不起,天生老二命
提到马刺的关键时刻,你第一反应是莱纳德,然后呢?
吉诺比利、帕克、甚至是米尔斯,但就是想不起来阿尔德里奇。事实上,在关键时刻他就是这么个存在。按照NBA界定的关键时刻标准(最后5分钟,分差5分钟以内),阿尔德里奇平均每场得2分。远低于6.3分的莱纳德不说,不如2.7分的帕克,甚至还不如2.3分的丹尼-格林,只和吉诺比利、米尔斯和穆雷并列——那三个都是替补。
系列赛打完后,阿尔德里奇给自己的总结是两句话:1.我尽力了;2.他们总包夹我,我也没辙。
这话真是槽点满满:哪个头牌球星没遇到过包夹的待遇?尽力了的话,后三场两场个位数得分也叫尽力,那你只有这个水平?
别忘了,你是马刺的最高薪水球员,莱纳德倒下后,你就是公认的领袖,但领袖的责任,你完全没扛得起来。
这基本就是阿尔德里奇生涯的缩影。在他的职业生涯里,给三个王牌球员当过二当家:罗伊、利拉德和莱纳德。而后两位都是资历比他浅,在队内的地位原本不如他。最终的结果是他们都后发先至,从欠缺进取心的阿尔德里奇手里夺走老大位置。11个赛季过去,阿尔德里奇始终没能用强力表现回击质疑。软蛋的招牌,他无力摘下。
阿尔德里奇并非没有选择,也不是没有适宜土壤。在他的生涯里一直都有老大的庇护,教练的照应,在客观环境方面做到了最好。而依然止步不前,问题就出在主观上了。
性格方面,阿尔德里奇内向低调,也不擅长表达内心的想法。却又固执己见,不愿过多改变自身,因此始终出在尴尬的位置:球队必须跟着他做出调整,否则便贡献寥寥。
打法方面,阿尔德里奇终究没能成长成斯托茨的德克,波波的邓肯。甚至距离二人的影子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三分和突破主导的时代,阿德继续坚持投着他的中距离,却没想过增加外线投射和突破杀伤。如今的境况,其实也是他自己的选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