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球迷眼中的李根: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转载于公共号:跳球)
李根,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式的人物,出道上海没有获得太多的打球机会,之后去了青岛,在那只实力较弱的球队里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身价,然后被北京队以300万的薪水挖走,签约三年。第一年北京队在季后赛被山东队阻击,甚至没能打进总决赛,李根的数据也很普通,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之后两年,北京队连续两年拿到了总冠军,李根也终于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身价。夏天合同到期,谈判没能谈拢,转会去了新疆。
这便是李根的人生,的确,他就像是一个流浪汉一样四处打工挣钱。谁给的钱多,能提供更好的待遇,他就跟谁。没什么不对的。
问题大概是中间那细枝末节的谈判内容,就像杨毅老师今天早上写的那样,整个事情的真相,谁说了谎,除了当事人,剩下的像我们这样的关注球的人,大概都只能知道一些碎片。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碎片拼起来,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有可能真,也有可能假,信不信,就看你自己的了。
CBA主场的骂声,当然不仅仅只是北京的主场那一声声“傻逼”,我就曾经在看辽宁的比赛的时候清楚地听到有人骂“吉喆,傻逼”;我也曾不止一次在判罚出现争议的时候从电视里听到此起彼伏的“黑哨”声,每一座球馆,不只是五棵松--我说的是CBA20支球队的主场球馆总会有此起彼伏的骂声出现。
在NBA,到球馆看球大多是为了娱乐,几个要好的朋友摆上爆米花,一起坐着边聊人生边看球,顶多遇上不满的判罚的时候嘘上几下;还有个厉害的,会做一些海报,画几张图来干扰客队的球员--比如雷霆和火箭交手的时候,总会有球迷摆出贝弗利的照片,头的位置却变成了趴在地上的狗。这些,都算是主队球迷对自己球队的支持,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主队赢球呢?
但在CBA,这一切都变了味道。
客队不能赢球,赢了就是黑哨;吹主队犯规也是黑哨;客队球员罚球的时候,不仅有嘘声(这还算是正常在可控范围之内的),那一声声问候别人的家人的脏话,却映照在整个球馆里面,十分刺耳;还有球迷在客队赢球之后围堵球员大巴--就算赢了,你也别想走。球场在这一刻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缩影,而北京,享有着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和政治地位,更加容易成为大家集体攻击的对象和目标。社会里不平等,不公平,所有的愤懑,不爽,气愤在他们走进球场的时候也跟随着他们带了进来。我相信,当那一声声傻逼骂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是舒坦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放纵,得到了发泄。
那李根呢,他究竟做错了什么,以至于招来整个五棵松的咒骂?
有人认为,他在去年球队夺冠之后公开表示愿意留下来,那就应该信守承诺。可问题是:在谈判的时候双方屡次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而又有别的球队抛来橄榄枝,他的离开便不可避免了。所谓承诺,在这个职业联赛(我还不能把CBA叫做商业联盟)根本就不存在。
你就想像一下你自己:公司取得了一笔业绩,
正巧你的合同也到期了,大家开庆功会的时候,有人问你:你愿意留下来吗?你当然会说你愿意。但最后,能不能留的下来,你说了可不算。毕竟,这个市场,钱还是管一些作用的。更何况运动员吃的就是青春饭,像李根这样没有体育局注册的球员--也就意味着他在退役后得不到任何保障,不像体制内的球员一样还能有收入。现年已经27岁的他,对于一个中国篮球运动员来说,运动员生涯巅峰恐怕也所剩无几,多赚点钱也无可厚非。
有人说,他在第一场打完说的see you next year彻底激怒了球迷们,我想说,不管这句话他有没有说,难道他赛季初回北京打揭幕战的时候就没有满场嘘声吗?如何客观理性的看待球员的离开,却格外重要。在职业体育的这个平台上,大家本都应该是职业的,去拿感情牌来约束某一个人,是不是太牵强了?归根到底,CBA是个不完善的商业联盟,但它至少是一个商业联盟。既然是商业联盟,那就得看“钱”说话。大家都是职业的,情感、忠诚这两个字,也许太过渺小了。
或许李根的确有他错误的一面,至少在一些北京球迷面前,他没能做到体面、大方地离开。
或许李根没做错什么,因为这就是市场。谁给的钱多,跟谁走。无可厚非。
我更愿意相信李根对孙悦的垫脚不是故意的,我也愿意相信马布里在切球的时候打到李根脸上,也是冲球不冲人的。当然你们信不信,我说了不算。
今天回家路上看到李根接受采访时的时候说,我从来没怪过北京球迷。那么,北京球迷什么时候能不再怪罪李根的离开?
我相信,再大的仇恨也总会有解开的一天,时间总会是最好的催化剂。就像科比退役,波士顿的球迷对他的态度一样,从仇恨到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