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一直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档节目,即使国人对其吐槽不少,但依然有很多家庭保持着每天晚上七点钟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当然,如果你在那个时段打开电视,选择的余地并不是很大。
以《新闻联播》的节目属性来看,它和体育扯上关系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它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节目宗旨为“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不过据统计,最近不到半个月,《新闻联播》已经五次播出体育新闻。
从《新闻联播》的转变,可以看出体育在国家政策中的地位。我们都知道习近平主席对足球等体育项目的热爱,也都知道《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现在连《新闻联播》都开始转变风向,说明中国体育真的要迎来新时代了。
《新闻联播》关注体育对于体育发展有很多意义,比如据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透露,去年3月23日《新闻联播》在预告国足比赛后的当晚,有近1亿人收看了当晚的直播。看《新闻联播》的人群中的大部分基本上对什么时候有国足比赛都不是很了解,而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足球或者其它项目,《新闻联播》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喜欢体育的人当然都对丁俊晖、李娜、费德勒、梅西了如指掌,但更多的人仅仅是到了“有所耳闻”的程度。《新闻联播》以其节目自身特有的优势,可以向一些对体育了解不多的人推广这些体育明星,或许某一个瞬间,就能激起观看者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体育火花。对于增加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对于体育更多的宣传也可以扭转体育在一些家长心中的不佳形象,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帮助。
体育需要《新闻联播》来推广,同时,《新闻联播》也需要体育来改变这个节目在国人心目中的印象。
虽然大家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但更多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一种固定的生活习惯,80后、90后少有这样的习惯。虽然《新闻联播》就算改成“娱乐联播”也不会吸引90后观众驻足观看,但播出体育新闻至少会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稍微扭转一下青年观众对《新闻联播》的固定印象。
另外,体育本身是一种很“接地气”的东西,国家元首表达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可以增加亲和力。《新闻联播》也多少希望能够更接地气一些,因此播体育新闻就是一个低成本的好主意。
按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还是有一些声音引来了网民的质疑。比如日前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就指出只有丁俊晖、梅西这种“德艺双馨”的运动员才能上《新闻联播》。而奥沙利文、C罗这种形象纨绔、极具个性的体育明星很难登上《新闻联播》。
既然已经播体育了,还有必要设置这样的所谓“标准”吗?C罗、奥沙利文也没吃过兴奋剂,也没曝出过艳照门,也没做出过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无非就是个性强一点,就不能上《新闻联播》,是否有些过分?广电总局封杀“劣迹”艺人,毕竟有“劣迹”在身,难道连有个性、追求时尚都算劣迹?
C罗在休假时期依然骑车加练,这里边难道没有主流媒体一直强调的“正能量”?希望《新闻联播》关注体育不仅仅流于表面。
文/大公体育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