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怕死?!业余裁判不受管理成帮派 "兼职"身份不怕被开除
【水太深】CBA裁判曾形成地域帮派 甚至与篮协内部人士有关联
《东莞日报》曾透露,CBA的裁判一直以来都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一般情况下是“南北帮”。也就是说,南方的裁判自成一派,北方的裁判也是自成一派。但如今,随着不少老裁判的退出,这个分解已经被打乱,结果是,关系网更加复杂,不少利益团队都会和俱乐部建立起所谓的“合作关系”。
一位老裁判曾表示,一些俱乐部和地方体育局会主动在所谓的“潜力股”裁判身上投资,以保障和扩大自己的利益。那裁判这样明目张胆的和俱乐部接触,篮协就熟视无睹吗?当然不是。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篮协规定俱乐部不得接待裁判后,俱乐部采取了非俱乐部人员接触裁判的办法。不论是接待地点还是接待行踪,都变得更加隐秘。再加上篮协的一些内部人士又和很多裁判有关联,所以,这也导致裁判的利益派系更加地错综复杂。
【身份乱】官员老师都能做裁判 与篮协无隶属关系 "兼职"身份不怕被解雇
裁判之所以能有如此胆量,和他们本身与篮协不存在隶属关系有很大的关系。CBA的裁判和NBA不同,CBA的裁判不隶属于同一个组织,也不是职业裁判。正因为他们不是篮协的人,也导致了篮协无从管理。
而且,CBA的裁判,身份很多且不尽相同,他们中,有的是体育局官员,有的则是高校老师。换言之,裁判对他们而言算得上“兼职”。他们不像NBA的裁判,失去了裁判的工作,就意味着失业。即使没有了CBA裁判这份兼职,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隶属关系和利益点都不相同,所以篮协根本没法管理好裁判。
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就表示:“就目前的业余裁判体制而言,篮协并没有能勒住小兽的缰绳和笼子,工资不是你发,保险不是你上,养老不是你管,人事关系不是你管,这已经成为制约联赛最大的短板和羁绊。主管部门仅仅用停赛15场这样‘细细的鞭子轻轻抽打在’小兽们(裁判)的身上,目前看来,非但没有任何威慑,简直就是纵容的挑逗!”
“对客队来说,裁判的小哨正在变成失控的‘小兽’,将联赛公平竞赛的基础咬得鲜血淋淋,将球员的教练求胜的努力啃得白骨森森,将整个联赛的正面形象,撕得体无完肤。CBA再经不起这样的撕咬了。”
【不会管】对比:NBA曾聘退役将军管理裁判 曾重组高层严肃门规 赌球直接判刑
在篮协并没有管理裁判的专属部门。裁判隶属于竞赛部。篮协所谓对裁判的管理,实际上就是负责给每场比赛配置执法的裁判,对裁判基本上没有约束力。这样松散的管理与NBA差距甚大。NBA有专门的裁判管理部门,而在每场比赛结束后,裁判们都会在一起重新看一遍比赛录像,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NBA曾聘请一位退役的将军担当高级副总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裁判。这位退役的将军昔日昔日曾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他对裁判的告诫是:“我们在NBA的任务是加强执行比赛规则。如果裁判不能成为遵守规则的老手,那么我们的联盟就会因此而蒙羞。”除了规则更有利于裁判们的工作外,NBA对裁判部门的高官也进行了改组,目的只有一个:严肃门规,加大对裁判们的监管。而在对涉事裁判的处罚这一环节则更让CBA汗颜。著名的多纳西赌球事件,当事人被判获刑15年而不是停赛15轮,NBA至今仍在向他索赔商业损失14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