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重温故地的巴西之行结束之前,健力宝的球员都有些依依不舍,性情中人的郑燚更是如此,情绪变得有些浓烈,“大家的性格都没有变,我们都很幸运拥有这么多好兄弟,拥有这么多真挚的友情!”
二十年前,他在巴西留学的照片后来都一一珍藏在家,二十年后,照片上的场景一幕幕再度活生生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郑燚感慨万千。巴西留学对于这位目前在青岛一个事业单位工作的前球员来说,似乎并没有带来很大的人生转变,但无怨无悔,“内在的改变其实更大……”
昔日,他在中国足坛成就乏善可陈,但退役后,却是一位游刃于社会的“逍遥派”,有着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私下打理的生意也红红火火。
生涯"早衰"仍感恩:"健力宝改变了内在,朱广沪教我们做人"
重返巴西,昔日旧居的一草一木,都让以前的健力宝球员们思绪纷飞,情怀触动。好说好笑、性格开朗的郑燚,甚至还买了几罐当年在巴西常喝的啤酒,和大家分享,彼时偷喝的快感已无,喝出得只是岁月的味道,“时间过得真是飞快,那时,我们都偷偷买啤酒,偷偷喝,教练管得很严。不过,呵呵,现在已经没有当年偷喝的那种感觉和味道了。”
郑燚,是健力宝那批球员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之一,最初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名字中的“燚”(与义同音)如何读,四个火字的名字也显得繁复。至今,很多以前的报道还都错误得将他的名字误写为三个火字的“焱”(与言同音)。正因为此,郑燚干脆在微信上将他的名字写为“郑一”,简洁好读。
他在健力宝的绝大部分时间顺风顺水。郑燚,青岛人,9岁开始踢球,很快踢得有模有样,入选沈阳部队少年队。1993年,健力宝第一批全国海选,部队系统的体育人才优势显现无遗,郑燚和同为沈部的黄勇、姜涛、王磊一起顺利入选,同时,八一也有四人入选,北京部队是张永海一人入围。当时专家组给郑燚的评定是“大局观强,接传球合理”,入选健力宝后,主教练朱广沪给很多人改了位置,像李金羽由前卫改为前锋的经典之作即是其一,郑燚也从中场球员改为边后卫,左边和右边都踢过。“当时,健力宝踢中场的球员非常多,实力都很强,朱导可能考虑到这一点,就让我打防守。”郑燚解释说。
这是一段让郑燚颇为怀念的美好岁月。球场上,到了中后期,他逐渐打上主力,球场外,训练和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充满乐趣。“当时,就是感觉快乐,大家吃住在一起,感情很深。我印象很深的是,健身房当时因为没有器材废弃了,我们就在那里用网球拍打冰球,结果球掉到外面一个洞里出不来。张永海拿着网球拍就去捞那个球,但是不小心捅到了马蜂窝,他吓得四处逃窜……”说起当年趣事,郑燚还是记忆犹新,眉飞色舞。
后来,健力宝1998年解散,回到地方的郑燚因为膝关节三次动手术,所受困扰深重,只踢了六七年球就退役,目前供职于青岛李沧区城市建设局。巴西的留学生活,看上去对他的人生转变不是很大,他自己也说“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但那是一辈子的记忆,难以消褪。
“更多的改变是内在的,我们当年去巴西,只是个16、17岁的孩子,那段时间养成了我们的人生观。还有,朱导当时不仅带我们踢球,而且还教我们做人,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和负有责任感的人。我觉得这些影响都是很大的。”郑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