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8月30日消息
《卫报》专栏作家霍尼施泰因评论了德甲的新兴力量霍芬海姆,回顾了学院派教练兰尼克的执教经历,包括曾取师萨基和泽曼等名帅,将平行四后卫和区域防守引入德国足坛,还有因为自己的革新在德国足坛受到的排挤;霍内跟斯坦还观察了霍芬海姆老板霍普的言行,认为霍普接受和践行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专业化足球:
上周六晚上,德国电视二台的体育谈话节目搜寻了自己的影像资料,回顾了45年来在播状态下发生的经典片段。其中最好看的无疑是黑猩猩契塔,这是一次发生在直播间的不幸事故,当事人是韦斯穆勒,他的带着漂亮假发的妻子,还有前文提到的那只黑猩猩(大约在2分20秒,这位女士先是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一下黑猩猩契塔,然后契塔突然发作,一下子扯掉了她的假发)。不过,他们也可以播放一段发生在1998年12月19日的同样令人不安的视频。在那个不知名的夜晚,拉尔夫·兰尼克,这位一副新人面孔的德乙领头羊乌尔姆队的主帅,带着充满吸引力的战术板出场亮相,讲解自己球队所采取的新奇的“平行四后卫和区域盯人”。这让德国足坛无比难堪。兰尼克的演说无情地暴露了德甲的落伍;当时,国家队和除格拉德巴赫之外的顶级球会,都还在一心一意采用各种清道夫体系的变体,在后防线派上三名后卫。
然后,这个原本可以将德国足球从故步自封中唤醒的人物,很快就被老式学派教练和强势小报组成的邪恶联盟排挤到了一边。没人理睬带着眼镜、一本正经的兰尼克,他被看成一个深奥的“足球教授”,同那些远比新思想更重要的东西格格不入:就是那些德国足球的传统美德,意志力、领袖才能和一对一拼抢。
这个斯瓦比亚人从未踢过高等级联赛,只是作为业余球员混迹过斯图加特、维多利亚·巴克南和鱼腩球队索斯威克,在英格兰进行过学习。兰尼克主要通过自学方式,让他耳目一新的,是巴克南在1984年的一场友谊赛,对手是洛巴诺夫斯基执教的基辅迪纳摩。“我确信他们在场上比我们多一人,”赛后他在谈论对手的“压迫式比赛”时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踢法。”又过了几年,他向意大利朋友求助,让他们将萨基执教的AC米兰的录像带寄给他,还曾整整一个假期都不休息,去观察当时带领福贾的捷克传奇教练泽曼的训练体系。兰尼克接受了来自这些大师的革命性方式,在1999年把弱小的乌尔姆带到了德甲。但是这个国家还没有为他的学院式方法做好准备。兰尼克先后在斯图加特、汉诺威和沙尔克04执教,境遇不一,命运多舛,吃力地丢掉了“教授”的标签。

然后,软件业的亿万富翁特马尔·霍普在2006年向他发出了召唤,给他在霍芬海姆队提供了一个教练职位,这是一家身处丙级的乡村俱乐部,资金充裕,雄心勃勃。经历一个灾难般的开局后——兰尼克在头四场比赛里输了两场——连升两级的霍芬海姆最后成功跻身德甲,并且在德甲处子赛季里两战两胜。兰尼克举行了自己的凯旋仪式,作为嘉宾参加了电视节目“体育工作室”,球队正在积分榜上排名第一,他引以为豪,笑容满面。“这两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了不起的成功经历,”50岁的兰尼克说,“我曾以为这是不可能的。”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霍芬海姆在让球票销售一空的两万六千名观众面前,1-0击败了格拉德巴赫。他们现在临时使用的是位于曼海姆的卡尔·本茨球场,俱乐部自己的球场正在改建。
他们很快将面对比科特布斯和格拉德巴赫更难对付的对手,但是两场胜利已经帮助霍芬海姆在足球版图上牢固地确立了位置。这支球队非常有组织,踢的是直接的攻势足球,而且是队伍非常年轻,年龄最大的后卫尼尔森也不过25岁。“霍芬海姆正在建设中,”《南德意志报》写道,“拿沉闷乏味的乡村生活寻开心、摄影工作队猛冲向当地的肉摊和面包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那些到曼海姆来观战的普鲁士球迷的讥讽和攻击——(他们管霍普叫“妓女的儿子”,还说了更难听的话)让这位在商战中久经沙场的68岁老人也感到吃惊。“我只会去我的安全得到保证的客场,”周一,他在接受了格拉德巴赫主席的道歉后说了这番话。
霍普暗示嫉妒是这种仇恨的祸端:“谁都愿意自己的俱乐部能有个有钱的赞助商。”但实际上不止于此。固执己见的利物浦球迷会毫不迟疑地(向一些暴发户球队)高喊“缺乏底蕴”,担心被“最胜任的和最重量级的(钱袋)”边缘化的恐惧强化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成见。霍普毫无顾忌地运用了新自由主义式话语——“足球就是生意,老公司死掉了,新的上来了”——这自然更加激怒了对手的支持者。难怪格拉德巴赫的球迷本能地破口大骂,质疑霍普的出身:在一种全新的、懒得自己找任何借口的职业足球面前,人们感到不安,这种不安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对待性行业的态度存在问题。
这两者简明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信条,有些让人不安——在这里人人都可供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