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34. 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2023年9月19日 1903观看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
中原工学院
大学课程 / 语言文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快餐性质的阅读随处可见,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总是这样胡乱阅读,无论是对个体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古人云: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因此,想要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还要从阅读经典做起。经典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力量,是民族文明中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聚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代代相传的。 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选读,旨在引导和激发学习者主动阅读经典作品的热情和兴趣,让阅读带动思考,以思考促进表达,将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同时,传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艺术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水平,开拓精神视野和思想境界。 课程特色和亮点在于选取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思想性的篇章,将文学作品作为窗口,去探索其中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精髓,这样有助于开启心智,丰富思想。课程既重视对文学书籍的整体导读,也对其中的个别篇目进行了精细的品读,做到点面结合。
共59集
15.9万人观看
1
导论:为什么要阅读文学经典
07:12
2
第一节 老子其人其书
09:29
3
第二节 道是什么 - 1
05:35
4
第二节 道是什么 - 3
05:39
5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
05:14
6
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 1
05:58
7
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 3
06:01
8
第一节 对“仁爱”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06:00
9
第二节 “恕”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07:04
10
第三节 孔子如何做到将心比心之“恕” - 1
05:13
11
第三节 孔子如何做到将心比心之“恕” - 3
05:15
12
第四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06:44
13
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05:14
14
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04:20
15
第一节 汪洋辟合、仪态万方的独特魅力
07:25
16
第二节 理解《逍遥游》的几把钥匙
04:36
17
第二节 理解《逍遥游》的几把钥匙
08:50
18
第一节 屈原其人
06:34
19
第一节 屈原其人
04:21
20
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
07:45
21
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 - 1
07:11
22
第二节 如何读《离骚》 - 3
07:09
23
第三节 屈原的影响:与日月齐光
09:54
24
第一节 《史记》的开创性和特殊性
05:56
25
第二节 “李陵之祸”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 1
05:15
26
第二节 “李陵之祸”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 3
05:12
27
第三节 《伯夷列传》的深有寄托 - 1
05:48
28
第三节 《伯夷列传》的深有寄托 - 3
05:49
29
第一节 陶渊明其人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
08:49
30
第二节 陶渊明的叹贫诗 - 1
05:48
31
第二节 陶渊明的叹贫诗 - 3
05:48
32
第三节 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思考 - 1
05:20
33
第三节 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思考 - 3
05:18
34
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08:32
35
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 1
06:34
36
第一节 杜甫与儒家精神 - 3
06:32
37
第二节 品读《北征》
08:28
38
第二节 品读《北征》 - 1
05:06
39
第二节 品读《北征》 - 3
05:08
40
第二节 品读《北征》 - 1
07:54
41
第二节 品读《北征》 - 3
07:51
42
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特点 - 1
06:37
43
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特点 - 3
06:35
44
第二节 苏轼对词的革新
07:41
45
第三节 苏轼词的逸怀浩气 - 1
05:44
46
第三节 苏轼词的逸怀浩气 - 3
05:43
47
第四节 苏轼词的情中有思 - 1
08:49
48
第四节 苏轼词的情中有思 - 3
08:47
49
第一节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以“长亭送别”为例 - 1
05:11
50
第一节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以“长亭送别”为例 - 3
05:11
51
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 1
06:30
52
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 3
06:31
53
第一节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创作手法上的继承与突破
07:52
54
第二节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对传统狐狸精形象的继承与突破 - 1
08:40
55
第二节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对传统狐狸精形象的继承与突破 - 3
08:40
56
第一节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红楼梦》对前代小说传统的突破
06:45
57
第二节 满纸荒唐言——《红楼梦》为什么不好懂
07:52
58
第三节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脂批 - 1
05:31
59
第三节 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脂批 - 3
05:32
相关视频
25:05
【莫言演讲集】我的文学生活 - 3
2022年10月27日
1921观看
01:47
文学常识:“精卫”指的是谁的女儿?“精卫填海”来源于哪呢?
轻知识
1年前
1394观看
12:31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 - 3
2022年11月5日
1584观看
16:37
【精读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文学 - 1
2022年11月4日
1101观看
05:00
文学有什么用?
轻知识
2023年8月8日
1660观看
第31/35集 · 09:29
【日本文学史】明治文学测试
大学课程
2022年10月29日
1347观看
18:27
【文学】教科文行动 - 文学篇(08 易卜生) - 2
2022年10月31日
1503观看
第14/138集 · 19:47
比较文学的历史 3 - 1
大学课程
2022年10月27日
2872观看
11:23
S04E01.文学新尝试 - 1
轻知识
2022年11月3日
2666观看
03:06
文学常识:“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谁?你能选对吗?
轻知识
1年前
2259观看
01:44
文学常识:“乱我心者”的下一句是什么?这句诗出自哪里?
轻知识
1年前
1507观看
09:06
【教师资格证考试 - 中学综合素质】第2节文学常识 - 1
轻知识
2022年10月27日
5674观看
01:56
文学常识:“北宋五子”都是哪五子?为什么叫“北宋五子”?
轻知识
1年前
7367观看
第5/37集 · 07:48
[1]--1.3从内部视角看中国现代文学 - 1
大学课程
2022年10月30日
3101观看
01:08
文学常识:“打蛇打七寸”中的“七寸”是指哪个部位?
轻知识
1年前
4439观看
02:42
文学常识题:下列历史人物中谁真正使用了“草船借箭”?
轻知识
1年前
3982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