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生态文明实践成果亮相COP30“中国角”首场边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晓梦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举办首场边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在巴西贝伦举行。海南参会代表在边会上介绍海南的生态文明实践与气候行动成果。
“中国首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中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地方立法,这些‘首创’为生态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介绍道,海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98%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9.8%。
海南拥有辽阔的海洋,红树林、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是极其高效的“蓝碳”捕获器。海南正在开展系统的蓝碳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并成功完成了海南首单“蓝碳”碳汇交易,为海洋生态保护注入了市场动力。
此外,海南正以“清洁能源岛”和“智慧交通”为双引擎,加速驶入低碳未来。一方面,大力发展光伏、海上风电,目前,海南全省电力装机约两千五百万千瓦,其中60%以上的新增装机来自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成为海南第一大电源。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为电网提供稳定、清洁的基荷电源。同时,海南加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60%、居中国第一。这些实践,为全球低碳转型提供了“海南方案”。
在此次边会上,《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英文版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动向国际社会系统披露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报告。
责编:陈咏棋
二审:黄敏
三审:许世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