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财经态度丨深耕细分赛道!“小而精”怎样激活“大产业”?)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11月12日在重庆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开幕式上表示,将与各方一道,把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支撑,进一步抓实抓好。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
朱克力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以“小而精”的力量,成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它们深耕细分赛道,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参与到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当中。例如,在低空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应用,针对物流配送、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场景开展定制化开发,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在首发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依托敏锐的市场洞察,推出兼具健康与智能的可穿戴设备、绿色可降解日用品等新产品,不仅激发了消费者的新需求,还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专精特新的培优育强,朱克力表示,应完善多层次支撑体系。例如,政府可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金融机构可推出“创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产品。此外,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专精特新赋能中心也可通过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资源,发挥支撑作用,帮助企业打通“研发—测试—转化—市场”全链条,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朱克力还表示,从生态角度,大中小企业应形成“共生共荣”的合作氛围。具体而言,大型企业可开放技术标准与供应链资源,中小企业可凭借专业化优势深耕细分赛道,通过产业联盟、联合研发等方式,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共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