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粮仓涌现绿色新科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种好粮,更要储好粮、管好粮。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酒泉,甘肃省酒泉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泉库)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部署,以科技为笔、绿色为墨,在旧仓改造、新仓建设、技术创新中书写着甘肃储粮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新篇。
酒泉粮油储备库升级焕新。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摄
旧仓改造赋新能 老库焕发绿色生机
酒泉库驻地肃州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不足9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仅34%至47%,是全省降水最少、湿度最低的地区,被划为全国二类生态储粮区。建库50年来,酒泉库70%的仓房为2000年前建造的砖木、砖混结构房式仓,普遍存在仓容规模小、保温隔热性能差、气密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储粮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为破解老仓难题,近年来,酒泉库牢牢抓住“优质粮食工程”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的政策机遇,多渠道筹措资金2300多万元,对全库5000吨以上的高大平房仓和3000吨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式仓集中开展“四合一”储粮技术改造和智能信息化升级。所谓“四合一”技术,即通过外墙保温、仓顶隔热、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四项技术的集成应用,从根本上改善老仓的储粮环境。2024年,酒泉库再投65万元,在本地区率先建成4栋智能光伏控温控湿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仓,让一座座老粮仓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的绿色生机。
酒泉库科学保粮团队立足本地气候特征,总结出“春季隔热保冷芯、夏季控温去热皮、季节交替防结露、低温冷冻治虫害”的科学保粮口诀,将低温、准低温储粮和低药剂量使用作为绿色储粮的核心手段,严格执行《粮油安全储存守则》技术规范,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提升了绿色储粮水平。
如今,该库粮食宜存率达到100%,科学保粮率稳定在96%以上,近5年全国粮食库存大清查中,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轮换规范,粮食综合损耗率牢牢控制在0.7%以内。今年5月,酒泉库成功入选全国粮储系统100家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企业,为老库改造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甘肃经验。
粮库管理人员利用便携式设备进行库粮扦插采样。
新仓建设强支撑 筑牢现代储粮根基
粮食浅圆仓作为现代粮食仓储设施的重要仓型,具有占地面积小、单仓仓容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突出等显著优势。为深入推进“十四五”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建设,酒泉库多渠道争取资金,立项建设4万吨粮食浅圆仓项目,全力打造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粮仓。
在新建浅圆仓中,酒泉库集成应用了一系列绿色储粮新技术:太阳能光伏直驱空调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实现清洁能源驱动控温;新型防辐射隔热涂层有效阻隔外界热量传入,降低仓内温度波动;玉米入仓分级防破碎多功能中心管则减少了粮食入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保障粮食品质。同时,酒泉库以粮机装备提升行动和新建浅圆仓项目为契机,大手笔购置新型振动式清理筛、粮食泵车、移动式吸粮机、谷物风筛四组合清理中心、液压翻板车等大型粮机设备,构建起高效、智能的出入库作业体系。
过去需要多名工人耗时数天完成的出入库任务,如今在智能设备的助力下大幅缩短工期,作业效率提升数倍。项目建成后,酒泉库高标准粮仓仓容规模将从现有水平增至15.22万吨,仓储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数字化粮管系统实时监控仓内各项指标。
科技赋能提质效 智慧管控守护粮安
“粮食安全存储,科技是关键。”在酒泉库智能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掌握所有粮仓的温湿度、水分、气体浓度等数据,这背后是一系列绿色新科技的强力支撑。
传统机械通风和内环流通风系统虽能利用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通过冬季通风蓄积冷源实现低温储粮,但存在粮堆内部水分散失快、出库损耗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储粮效益。为破解这一难题,酒泉库科保团队始终致力于探索更经济高效的控温保湿方法。
2024年,酒泉库与广州谷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4栋5000吨级高大平房仓进行绿色仓储功能提升改造,在“四合一”技术基础上,引入安装智能光伏控温控湿系统和粮情侦察兵系统,每仓改造费用仅16万元左右,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升级。
粮情侦察兵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粮温检测模式,实现了对温度、湿度、水分、霉菌、气体等多参数的在线实时测控,让粮情监测更精准、更全面。该系统与智能光伏控温控湿系统形成“闭环联动”,当检测到某区域粮温、湿度超过预设标准时,会自动触发光伏空调调整运行模式,通过内环流通风将冷量精准输送至粮堆深层,实现“精准降温除湿”。
数据显示,改造后的仓房在6月至9月高温季节,最高仓温同比下降10℃左右,最高粮温降低5℃以上,平均粮温始终控制在13.7℃以下,保持低温储粮状态,仓内湿度稳定在50%左右,保湿效果显著。同时,储粮损耗率从0.7%降至0.4%,以5000吨仓容为例,每仓每年可节省储粮成本3万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库管员在经技术改造的旧仓中巡检。
从传统储粮模式到智慧低碳“绿色优储”模式的跨越,是酒泉库践行科技兴粮、科技兴储战略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探索绿色储粮新技术、新方法,以甘肃粮储人的担当与智慧,守护好每一粒粮食。”酒泉库负责人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