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手ISV和集成商,解决用户四大痛点!AI时代,华为与伙伴结成“三位一体“)
AI能够直接作用于场景和业务,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因此,不仅互联网产业和行业TOP类客户对AI有强烈需求,更广泛的规上企业也对AI技术充满期待。这是AI能够成为趋势的原因,也是包含规上企业在内的商业市场最大的机会所在。
但在具体的AI部署和应用过程中,商业市场用户却面临着智能化场景应用匮乏、高质量数据缺失、AI模型的部署与调优困难、AI硬件形态单一等诸多挑战。而要应对这些新挑战,华为不能仅凭一己之力。
做商业市场的“黑土地”,与客户、伙伴共建“三位一体”
“黑土地要把肥料转化成养料;如此,黑土地上才能长好庄稼。而华为要做的,就是成为商业市场的黑土地,为合作伙伴提供养料,结出更多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更多用户迈入AI时代、数智时代。”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5华为商业市场秋季产品方案发布会上,华为中国政企商业销售部部长刘勇就对华为在商业市场的定位进行了形象的比喻。
围绕客户的关键业务价值场景,华为做黑土地,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基础设施、模型调优、生态适配和模型使能;ISV依托自身在行业内积累的know-how和洞察来开完成行业应用开发、数据治理、模型部署等工作;而更贴近用户和实际场景的集成商则挖掘需求和商机,实现项目拓展、路线引导、方案集成和实际落地。由此,由华为、客户、ISV/集成商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便能帮助客户真正将AI落地为实,实现价值创造。
显然,这套逻辑是“伙伴+华为”体系在商业市场中的进一步演进,既能充分发挥华为在根技术、基础架构、算力等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发挥伙伴在行业和一线的能动性,形成一套稳固、紧密的商业合作链条,实现在商业市场的拓展和增长。而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与众多伙伴联手发布的3大AI基础设施和18款场景化解决方案则可看做这套产业逻辑的实际运行成果。
对此,刘勇也表示:华为在商业市场的策略核心不是售卖各种单一产品,不是卖盒子,而是为客户和伙伴提供一个智能底座,并由此促进更加立体化的场景应用和伙伴协同。如此一来,才能让更多商业市场客户获得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继而真正解决客户在面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时遇到的各种难题。
同时,在与伙伴一道为客户解决业务场景问题时,华为也将秉持开放的合作态度,用开放的技术平台、开放的应用集成、开放的维护工具来促进伙伴能力与华为技术的深度融合。如此诞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才能有更好的软硬件融合效果,才能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做到“即插即用“,才能将冷冰冰的机器和代码真正变成客户的笑容。
把肩膀递给伙伴,将后背交给华为
酒香也怕巷子深,AI时代更是如此。无论是扎根行业的ISV伙伴,还是与客户直接合作的销售型伙伴,能够走到今天,都有自己的好酒。但要想把时代机遇转化为实际的业务成长,伙伴们还需要一条能够走出巷子的新路径。因此,在为伙伴提供基础架构、智能底座及优惠政策的同时,华为也会为伙伴提供更多营销资源,让好的场景方案和服务能力有机会走出去,服务更广大的商业市场。
以本次商业市场发布会为例,有12家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登台,让伙伴站到聚光灯下、让伙伴成为主角;就像把阳光留给黑土地之上的庄稼一样。
对此,刘勇也表示:华为已经在全国展开了新的“十亿众行”计划。华为各地的代表处都会开展对应的联合发布活动,发挥华为在客户管道和资源方面的优势,让新老合作伙伴都有更多直面客户的机会,助其创造更大、更快的增长。
通过智能底座和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华为,让自己在华为这片黑土地上扎根;而华为也会以自身能力为养料,让伙伴能够站在华为的肩膀上,向上成长,并最终实现与客户的共赢。
携手伙伴面向用户,走出AI时代的增长路径
AI是时代赋予的全新发展窗口,借此,伙伴和华为将进一步拥抱行业智能化、自主创新进程加速、AI爆发带来联接和存储领域新需求等三大机遇。而要抓住机遇实现更快发展,华为则需要联接更多商业市场合作伙伴,发挥各自所长,产出更多面向行业和场景的全新解决方案,抓住AI时代机遇,“三位一体”,创造价值。
同行的人越多,路就越好走。刘勇指出,华为商业市场坚定地做好产品支持与服务的“黑土地”,与各类合作伙伴为客户解决业务挑战。为此,华为将通过 “十亿众行” 的计划,以“十亿”为销售目标,以“众行”为行动纲领,由华为与协同作战型伙伴、加速增长型伙伴共同组建联合战队,分“选机会、建标杆”与“下沉市场广复制”两大阶段系统推进。华为也将在商机挖掘、产品&方案支持、项目拓展、营销支持、项目复盘与能力提升及资源保障等方面为伙伴提供全程护航。
机会点很多,具体道路多样,要做的工作也很复杂;但华为在商业市场的目标始终清晰,让更行业客户能够通过“伙伴+华为”,实现“数智世界,一触即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