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溯古 智创 共生”—— 2025亚洲色彩大会圆满成功)

2025年11月5日,由亚洲色彩联合会、中国流行色协会、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绍兴市柯桥区纺织工业设计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日本流行色协会、韩国流行色中心、国家纺织面料馆支持的2025亚洲色彩大会在绍兴市柯桥区举行。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贺显伟,副会长王淼,秘书长黄薇,绍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冯国强,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晓东,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主任许雅琴以及区委人才办、区科协主要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中国等知名色彩专家进行了精彩专业的主题演讲,一同追溯色彩本源,智创未来图景。

时值第27届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同期举办,柯桥,这座坐落于杭州湾南翼的活力之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更以“布满全球”的产业实力闻名于世。她不仅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日出华舍万丈绸”的千年纺织传奇,更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纺织业的璀璨明珠。
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晓东致辞表示,柯桥正全力推动纺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与色彩创意、数字技术、绿色设计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构建时尚创意产业生态,引进和培育高端设计人才,打造色彩趋势研究、发布与应用的全链条服务平台,致力于将柯桥从“面料采购中心”升级为“时尚策源地”和“色彩创新高地”,让柯桥的纺织产品不仅以量取胜,更以质、以智、以“色”引领潮流。
绍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冯国强致辞表示,绍兴作为“国际纺织之都”,其纺织产业底蕴深厚且充满活力。他强调,色彩是纺织设计的灵魂,对提升产品价值至关重要。本次大会在柯桥召开,恰逢当地展会,是产业与智慧的盛大会聚。绍兴市科协将持续搭建平台,推动色彩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并期望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将全球前沿的色彩理念与绍兴产业需求对接,共同探索色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让创新种子在绍兴沃土中开花结果。
柯桥在驱动纺织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致力于塑造时尚的内核。我们深知,色彩是时尚的元语言,更是驱动产业从“制造”迈向“创造”不可或缺的核心引擎。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贺显伟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大会以“溯古·智创·共生”为主题,旨在追溯色彩文化根脉,以智能创新激活产业,共绘发展愿景。他强调,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色彩已成为驱动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的核心要素。他高度评价柯桥是色彩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并呼吁业界携手,共同探索色彩价值最大化路径,为产业赋能,为文明互鉴添彩。

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贺显伟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6/27AW国际色彩趋势和2026/27AW亚洲可持续时尚运动趋势。本季中国色彩趋势预测由中国流行色协会进行调研及提案,讲述了有关“适应”的理念:聚焦环境变化之中的创新与循环平衡,以色彩为媒介,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构建主动回应的视觉体系。2026/27秋冬亚洲可持续时尚运动趋势以“科赫之境”为主题:科赫雪花构建几何奇境,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展开设计实验。

2026/27AW国际色彩趋势

2026/27AW亚洲可持续时尚运动趋势
中国古代“五色说”包含两大体系:源于万年匠作传统的“五原色”(青黄赤白黑),与发端于西周礼教语境的“五方正色”。二者共同构成“五色”与“五彩”并行的彰施传统,深度融入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成为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资源。研究主张以理性态度探析原型与成因,实现传承创新。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宋建明为大家分享了《再论古代中国的“五色说”》。

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宋建明
基于实践研究,通过集成LED、光纤等发光技术与光致/热致变色等非发光系统,将色彩从静态属性转变为能够感知环境并动态响应的智能媒介。这一创新框架重新定义了纺织品的设计边界,推动色彩成为兼具沟通功能与表达潜力的活性设计层,为未来时装与纺织领域开拓出感官丰富、互联互动的全新可能性。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Dilusha Rajapakse 迪卢沙·拉贾帕克塞为大家分享了《自适应美学:重新构想色彩在时尚变革与未来纺织中的作用》。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Dilusha Rajapakse
聚焦当代室内设计师的身份转型与专业意识觉醒。在建筑设计不断向室内领域渗透的背景下,室内设计已超越传统的“内部修饰”范畴,正发展成为以人的体验为核心、关注触感、光影、身体节奏与情绪停留等感知层面的独立设计语言。当学科边界日趋融合,业界需要重新审视和确立室内设计在塑造空间体验中的独特价值与定位。空间设计事务所THE TRIANGLE.JP创始人吴胜人为大家分享了《从建筑的空间,到室内的体验》。

空间设计事务所THE TRIANGLE.JP创始人吴胜人
以专业视角审视色彩在时装与文化中的深层意义,探讨色彩如何触发情感、承载身份并反映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不同色彩被赋予的社会预期与认知冲突,揭示色彩如何被策略性地运用为影响感知、传递价值观念的重要媒介,成为设计者与穿着者之间无声却有力的叙事工具。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首席创意官Simon Collins西蒙·柯林斯为大家分享了《激情的色彩》。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首席创意官Simon Collins
秦汉时期纺织印染技术的进步使服装色彩呈现丰富体系。出土文物显示当时已形成红、黄、白、黑等色系,并发展出精细的色彩搭配规则。服色成为彰显身份等级的重要标识,尤以绶带色彩构建了完备的官秩等级制度,在维系政治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方为大家分享了《秦汉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内涵》。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方
美学觉醒标志着消费从功能理性迈向情感与意义驱动。在经济提升、技术赋能及可持续理念深化下,将美学融入日常,表达自我并寻求情感共鸣,正在建构社会的整体审美升维,从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转型为美学赋能者,商业竞争的核心也将升维至为用户提供完整、有意义的美学体验与身份认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海军为大家分享了《从消费觉醒到美学觉醒:社会的审美升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海军
色彩作为文化语言在马来西亚多元社会中的独特意义。金色、红色、紫色与橙色等色彩分别承载着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群的信仰与情感,成为族群身份的重要符号。这些色彩符号不仅体现在节庆仪式与传统服饰中,更通过蜡染、宋吉织布等工艺形式,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美学与文化融合力量,呈现出色彩在文化语境中演变与共生的生动图景。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谢慧龄为大家分享了《色彩的魅力:马来西亚的文化和工艺》。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创意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谢慧龄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以赤、黄、青、黑、白五色为正色,对应五行与方位,其他为间色。这些色彩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命名充满诗意,其独特魅力源自传统植物染技艺。该技艺采用原生态染料,色泽持久不褪。如今,传统染缬技艺与科技结合,为纺织服装行业注入时尚环保新内涵。北京国染馆、武汉汉方手染非遗研究所创办人黄荣华为大家分享了《根脉与色谱:中国传统色的植物染记忆与活态传承》。

北京国染馆、武汉汉方手染非遗研究所创办人黄荣华
《2026/2027亚欧(中国新疆)纺织品时尚流行趋势》报告从疆域、文化、发展三大维度出发,通过传统纹样、自然纹理等四个篇章勾勒新疆纺织品演变脉络。本次发布的第2季报告聚焦色彩体系,提出五大方向:解码人文基因、平衡亚欧审美、强化色纹共生、打造地域色彩IP、适配多元场景,系统构建新疆纺织品的独特标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沈沉为大家分享了《2026/2027年度亚欧(中国新疆)纺织品时尚流行趋势 |“纹”以载道》。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沈沉
北汽设计CMF团队通过融合传统文化研究与现代设计趋势,展示了CMF创新的系统路径。团队从社会学与生活方式六个领域展开研究,转化为专业设计灵感,并在极狐、享界、北京越野三大品牌的产品设计中成功实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开拓出汽车设计的全新可能。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造型中心 品牌设计总监王芊为大家分享了《溯古与智创共生——北汽设计的前瞻探索与产品实践》。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造型中心品牌设计总监王芊
2025亚洲色彩大会以“溯古·智创·共生”为主题,成功搭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平台。与会嘉宾溯古求源,深入挖掘了从中国五色体系到区域性色彩文化的深厚底蕴;以智创为引擎,共同探索了智能变色材料、CMF设计等前沿领域,展现了科技赋能色彩的无限可能;最终指向共生愿景,促进了传统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文化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本届大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与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集体宣言,标志着亚洲色彩事业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正携手迈向一个和谐共生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