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通进博会丨打卡中国馆:“大国重器”与“超高人气”)
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记者徐鑫)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历届进博会,中国馆都是人气最高的展区之一。今年,中国馆以“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为主题,聚焦展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中国馆里都有哪些大国重器与前沿科技?哪些区域人气更旺?
中国馆展区入口处,一块写着“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的巨大电子屏幕下,来回穿梭着排队拍照打卡的人群。走进展馆,最先看到、也是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月球科研站沙盘和“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月壤样品,随后便是CR450动车组模型、中国商飞“C家族”多款飞机模型、灯塔工厂等国之重器一字排开,国内国外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进博会中国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徐鑫 摄)
除了这些重磅展品外,馆内一些有趣的科技互动装置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你能闻到什么味道吗?”
“能闻到芒果的味道,蛮明显的,感觉它们集中到一起从风扇吹过来了。”
在一款名为“气味电视”的展台前,很多观展游客饶有兴致地排队体验,与普通电视不同的是,它多了一个外形与风扇类似的装置,工作人员介绍,这叫“气味打印机”。
“您可以理解为它有大量的基础气味元素在里面组合,然后根据电视画面做实时的图像识别,通知这台打印机对应的信号,打印机再把这个气味复现出来,于是观众就可以在边看电视的同时边闻到对应的气味。它可以实现常见生活当中的各种气味和画面的同步组合,将来可以对我们的文化、影视、游戏、教育再次做升级,原先只有二维的视觉和听觉,现在升级到视觉、听觉、嗅觉。”工作人员说。
中国馆的“气味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徐鑫 摄)
在展馆的另一边,今年第一次来到进博会的米塔视界携最新的空间智能交互技术亮相中国馆,他们带来了AI裸眼3D智能终端与AI驱动无介质空中成像设备。其中,后者能够实现高清三维影像的“无屏悬浮”,没有任何投影,也无需佩戴辅助装备,只需站在设备前,仅凭肉眼便能看到一个悬浮在空中的物体,同时还支持手势、语音、眼动等自然交互。举个例子:你能够隔空利用双手来控制你所看到的物体。
工作人员介绍:“它是用了一些特殊的负反射原理以及特殊的光学材质,现在主要是文旅展览展示,也可以用在一些教育培训的场景,或者一些零售商品的展示。我们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进博会,把我们最新的成果、设备,可以代表中国新的显示技术呈现给大家。”
AI驱动无介质空中成像设备(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徐鑫 摄)
在一个名为“广西人工智能海洋装备”的展台前,一款仿生机器鱼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大朋友的目光。这款名为“听涛”的仿生机器鱼系列,是模仿鱼类生理结构与运动机理设计的智能水下机器人,能自主游动,低扰动、高隐蔽、续航长,可辅助海洋生物观察和水质监测等。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主要带来了三款产品,一个是我们水下作业的机器人,叫做探海100,它可以下潜到水下100米的深度,做一些海底生物的取样,包括一些巡检工作。正在游的这条是我们一个仿生系列的小白鲨,它能下潜两米深左右,偏向应用科普教学、文旅娱乐方面。由小白鲨延伸到Plus版本,就是大白鲨。它可以下潜到水深50米的深处,做一些水下的生物观测。”
“听涛”仿生机器小白鲨(总台经济之声记者 徐鑫 摄)
本届中国馆共汇集展品570件,比上届增长近七成,为历届最多,突出“创新性、丰富性、互动性”三大特点。能“上天”、可“下海”,既有国之重器的宏伟壮观,也有生活好物的创新巧思,在这里,一起遇见未来、拥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