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徽评:共赴“进博之约”,共享中国机遇)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从2018年首次搭建起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平台,到首次设立“展商变投资商”专区、创新推出数字进博平台,助力全球企业精准对接中国市场,进博会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不断突破创新,持续为全球展商与观众带来惊喜。(11月5日《人民日报》)
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进博会越办越好、不断扩容升级,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八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办好本届进博会,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壮大“朋友圈”,开放迎宾朋。进博会从来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本届进博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上海,4108家境外企业参加。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接,共有来自123个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支持非洲建交国用足用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这种包容性开放,让进博会成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重要桥梁,也让“朋友圈”越扩越大、越走越亲。美国企业连续七年参展面积居首,德国、日本、法国等传统经贸伙伴踊跃参与,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六国担任主宾国,彰显各国对中国经济韧性和市场潜力的高度认同。
进博大舞台,首发新秀场。进博会因开放禀赋为世界瞩目,因“首发、首秀、首展”迭出为中外称道,因不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为世人聚焦。从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进博会早已超越传统展会功能,成为全球创新成果的“首发地”与“试验田”。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助力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需求,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企业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从“参展商”升级为“投资商”,进博会的“磁吸效应”日益强劲。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这句话既成为参展商的共鸣,也成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前七届博览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5000亿美元。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发展空间。进博会的价值,不仅在于6天的展会,更在于“6天+365天”的持续溢出效应。从“展品变商品”到“展商变投资商”,从松下将“中国采购”输往全球,到雅培加速医疗科技落地,进博会正推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今天的中国,更多扩大开放合作的举措不断落地,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投资中国”“购在中国”成为全球企业的战略选择。
黄浦江水奔流不息,开放浪潮浩荡向前。第八届进博会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共赴“进博之约”,就是共赴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繁荣的未来。在这里,中国大市场真正成为世界大机遇,合作共赢的故事,正在黄浦江畔续写新篇章。(作者 章平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