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首台苜蓿种子田除草机器人出道)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少英)11月2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自治区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苜蓿种子田智能除草机器人。该款机器人针对苜蓿苗期实施“激光+机械”除草,单点处理仅50毫秒,每秒处理40株杂草,每小时清除杂草量突破万株,清理率超98%,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智能除草机器人
据了解,当前,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已超3000万亩,但苗期杂草危害导致产量降幅超30%,杂草防除长期依赖人工与化学手段,人工成本高、化学污染大,市场对高效绿色除草技术需求迫切。针对行业难题,项目开创性提出“株间激光+行间机械”智能除草机器人方案,融合机械工程、人工智能、导航定位等多领域技术,形成“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除草系统,有效破解复杂环境下杂草快速识别、高效除草以及精准导航三大难题。
据介绍,苜蓿田多为垄作模式,机器人需沿作物行实现厘米级跟踪,同时应对地块边界掉头等场景。在导航与机器视觉技术加持下,即便在光照多变、杂草干扰及垄作模式下,机器人可完美实现厘米级导航,精准规划路径,稳定自主行走。此外,为满足激光除草快速响应,机械模块在无草或遇障时实现及时避障与节能的需求,科研团队创新采用“行间机械除草+株间激光除草”协同模式。通过高速通信与实时调度内核处理坐标信息,结合高精度振镜与可调制激光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与能耗动态控制,在确保精准除草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编辑:何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