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0
分享至

(原标题: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新华社酒泉10月31日电 题: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黄一宸、刘艺

飞天之梦咏叹千载,强国之音万众同奏。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我国如期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将张陆、武飞、张洪章3位航天员安全送往天宫空间站。

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飞行任务。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至此,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至此,我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

不久前,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明确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清晰地标定在了我国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上。

站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蓄势待发的历史交汇点,中国航天奏响新的乐章。

乐谱

“……5、4、3、2、1,点火!”

10月31日深夜,搭载着神舟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自西北大漠戈壁深处拔地而起,巨大的“轰隆”声如同千万面战鼓在天地间齐鸣。

在这里送行的,有曾为国出征的航天员邓清明、为国夺金的世界冠军李晓霞;曾在这里送行的,有毕生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樊锦诗、坚信“守岛就是守国”的王仕花……

密集的“鼓点”里,他们的心为壮丽的事业跳动,他们的脉搏同伟大的时代共振。

映在他们眼睛里的,是一条冲破云霄的巨龙——具备约8.6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的长二F运载火箭。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10月31日晚,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从自主研制的首枚运载火箭,到能满足高、中、低轨道不同有效载荷发射需求的“长征”火箭家族,再到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中国航天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却照着“自己谱写的乐谱”,奏出了“自己的节奏”。

细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历次发射,会发现从“0”到“604”,这场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长征”越走越快——

第一个“百次发射”,历时37年多完成;其后的4个“百次”分别用时7年多、4年多、2年零9个月、2年;而从500次到600次,仅仅用了1年零10个月。

火箭目前仍是人类开展一切空间活动的基础。“长征”火箭家族发射“提速”的背后,是载人航天、北斗组网、深空探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如期推进,折射出的是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

这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也是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

从无到有最是不易,可在中国航天人乐观坚韧的讲述中,种种曲折都化作了岁月里悠长的歌。

70年前,钱学森突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第二年,他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70年,我国第一枚长征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直刺苍穹。

几十年来,这首名为“中国航天”的歌始终旋律连贯,从不曾间断。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在近地轨道建造起了一座能够实时通信、长期运行的空间站,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眺望更远处,还实现了从地月系探索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式发展。

事实上,早在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国家就提出了有关空间建站的设想。如今的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全程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实施。

这意味着,充满想象力与浪漫主义色彩的“太空家园”并非一时“即兴创作”,而是存在于经过科学严密论证的、极具前瞻性的、环环相扣的“乐谱”之中。

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乐谱”再添新页,动人的音律流向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靠谱”的举国体制优势,为中国航天赢得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飞速发展,也为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

是的,“有谱”的不仅仅是“国家队”。

在写入规划文件后,我国的商业航天目前已初步完成“星箭制造、商业发射场测试发射、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闭环,并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连续提及。

越来越多致力于降本增效的民企,正如高亢的音符迸发出创新活力。

声部

“航天路正式建成通车!”

在2025年深秋的东风航天城,这条新闻被当地居民们转发的次数,比神舟二十一号任务还要多。

人,是载人航天的核心,更是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的源头。

以“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们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隐姓埋名扎根西北,于是曾经寸草不生的地方,渐渐“长”出一座座欣欣向荣的小城。

这条以“航天”命名的路,将东风航天城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航天镇连在两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让人们跨区域出行的时间缩减40%。

100公里,在航天当中是什么概念?

如果从地表出发,向空中走100公里,就会来到“卡门线”——国际航天界定义的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的边界。

迄今为止,28名中国航天员共44人次越过了这道界限,完成了24次太空出舱活动,个人累计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纪录已经超过400天。

他们之中,有空军飞行员出身的女性,有来自高校的博士生导师,有久居幕后的科研人员……

他们,无一不充满了勇气与智慧。

“以前,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识是一鳞半爪的。通过航天员在轨工作,我们对很多规律的认识有了阶跃式的提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刘伟波说,“空间站里有咱们的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获得新认识、认识新规律的最佳途径。”

工程各系统、相关参研参试单位的千千万万航天人,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各个“声部”。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10月31日晚,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航天员张陆,是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指令长,出征前他为这个“新老搭配”的乘组取了个别名,叫“砺箭-21”。

“我们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在21世纪驶向星辰大海。”他说。

未来6个月的在轨生活中,3位航天员将在混合现实训练装置、智能辅助系统“悟空AI”等辅助下开展训练,工作之余使用“烤箱”在轨烹饪食材,还能在“太空菜园”采摘到新鲜的蔬果。

和他们一同“乘船”进入“太空家园”的,还有鼻子尖尖的“特殊访客”——4只小鼠。

“我们会重点关注空间环境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还将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天达介绍。

同时搭载上去的,还有“手性”实验装置。“通俗地说,我们希望探究为什么地球上的蛋白质都是‘左撇子’,都选择了左旋氨基酸。”宁波大学吴翊乐说,“大概10年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但在地面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实验。”

“天上人做天下事,天上事靠天下人。”这句话,被此次作为载荷专家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张洪章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天地一心、团结协作,是中国载人航天永恒的主旋律。

为把住火箭发射前最后一道“质量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推进剂化验团队始终保持高准确率;

为确保航天器安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以“厘米级”精度守护飞天路;

为及时给予支持,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团队自天和核心舱入轨后便24小时轮流值守,“北京明白”一直都在。

航天员、研究员、工程师……在工程总体的统筹指挥下,各个“声部”同声相应,交汇成中国载人航天气势磅礴的最强音。

回响

“人类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生命可以延长吗?”为了解答这些从小就盘桓在脑海里的问题,张洪章读书时对生物、化学格外下功夫。

年少时的他并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带着这些问题,到国家太空实验室里去探究生命科学的奥秘。

数载长歌的回响,在天地间一圈一圈地荡开。

自空间站全面建成以来,科学家们精挑细选的一批动物陆续“入住”,例如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果蝇、涡虫以及这一次的小鼠。

“这些实验有望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代谢等影响,促进我们对人类生命现象本质的理解。”李天达说。

中国空间站在轨稳定运行天数逾千。这些日子里,人们搜索航天的高频关键词,早已从以往的“工效”“精度”扩展到“研究”“应用”“效益”。

除上述的生命科学外,微重力物理科学以及探究宇宙线起源、暗物质搜寻等问题的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等,都是空间站未来将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或可解答横亘在人类面前许久的难题;而微重力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更是推动我国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太空引擎”。

“上天”终要“落地”。科技现代化的春风遍拂人间之时,也拨响了家家户户丰收的前奏。

在山东临沂千亩农田,冬小麦的种子已经播到了地里。

这些“抗冻”的种子是“鲁原502”,目前中国航天育种中单一品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

伴随着航天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着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

强国有我。航天精神、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的感召,是最具时代穿透力的回响。

第一次从太空返回地球后,张陆回到家乡湖南,走进多所中学与孩子们分享人生经历。

“有几个孩子今年考上了飞行员,还给我寄来了信。”张陆清楚记得,信中说,“未来,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张陆的回复是:“我希望你能够成为你自己。”

“十四五”期间,我国共举办了4次太空授课活动,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内蒙古阿拉善、新疆乌鲁木齐、陕西延安、四川汶川、西藏拉萨、香港、澳门等多地中小学生通过地面分课堂“上课”。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展示讲解地面看不到的科学现象,就此成为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观看过12年前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们,长大后有的成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有的走进了航天相关单位。

神舟弦鸣不辍 天地共谱长歌——写在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10月31日晚,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回响的力量,正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科学无国界。“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合作”,是我国向全世界发出“共奏交响乐”的邀请。

目前,中国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还与巴基斯坦签署了选拔训练航天员合作协议。

“根据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期规划和合作进展,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张静波说。

“十五五”大幕将启。5年之后,正是2030年——

相信到那时,我国已经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港澳航天员也已执行首次飞行任务;两套新入轨的舱外航天服上,又会写上更多航天员的签名……

坚持梦想,终有回响。浩瀚宇宙,长歌激荡,让我们用心聆听。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震惊!苹果手机竟然能玩塞尔达,这个模拟器太强了!

震惊!苹果手机竟然能玩塞尔达,这个模拟器太强了!

叨叨游戏
2025-11-03 15:29:42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普通人搞钱成本最低的方式:当“二道贩子”,空手套白狼!

第一桶金学派
2025-11-03 10:25:12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1 08:45:50
朱珠竟然真空出行边走边喝饮料 这厚度这粗度还有腰身 这样穿舒服吗

朱珠竟然真空出行边走边喝饮料 这厚度这粗度还有腰身 这样穿舒服吗

TVB的四小花
2025-10-25 13:55:10
重大突破!利好来了

重大突破!利好来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23:08:51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黄仁勋儿子罕见谈在公司与父亲关系:他就是老板!亚裔父母的孩子都会受到父母的压力,没有压力不可能!

大白聊IT
2025-11-02 00:03:05
全新宝马国内上市,说实话这才叫“顶级优雅”!

全新宝马国内上市,说实话这才叫“顶级优雅”!

米粒说车唯一呀
2025-11-02 15:05:25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14年前,用全部积蓄买下10万个比特币的新东方老师,如今过得如何

娱乐督察中
2025-10-30 10:33:53
俄罗斯以北方这四岛屿,换我们一艘国产航母?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俄罗斯以北方这四岛屿,换我们一艘国产航母?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乐趣纪史
2025-10-31 16:25:33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全红婵全运会带娃!变壮更好戴腰凳,谢思埸满足她当“德华”愿望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4 00:21:12
俄罗斯等八国达成共识

俄罗斯等八国达成共识

新京报
2025-11-03 14:58:46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尴尬!谢晖3年送2支中超队降级,曾是本土最红少帅,如今无人敢用

尴尬!谢晖3年送2支中超队降级,曾是本土最红少帅,如今无人敢用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39:52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超越华为!这个干“土生意”的夫妻档,一年狂赚8177亿养活17万人

热风追逐者
2025-10-13 14:19:09
李在明:完全同意,一字不差!

李在明:完全同意,一字不差!

寰宇大观察
2025-10-31 18:30:03
重磅!中国移动新董事长人选保密到最后一刻,全网几乎没人猜对!

重磅!中国移动新董事长人选保密到最后一刻,全网几乎没人猜对!

运营商段子手
2025-10-31 18:52:38
前所未有!俄军空袭刚开始,乌军就开始反击,直接与俄罗斯对轰!

前所未有!俄军空袭刚开始,乌军就开始反击,直接与俄罗斯对轰!

阿龙聊军事
2025-06-07 20:04:46
杀疯了!张兰这次彻底放开了,大S的规矩全白费!

杀疯了!张兰这次彻底放开了,大S的规矩全白费!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11-02 17:41:05
感动!张水华4年前支援宜昌抗疫 10万奖金需缴税 频繁参赛存1隐忧

感动!张水华4年前支援宜昌抗疫 10万奖金需缴税 频繁参赛存1隐忧

风过乡
2025-11-03 12:58:19
2025-11-04 08:04:49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