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届荆浩红豆峡论坛在澳涞山庄启幕 共探千年山水画脉的当代新生)
近日,首届荆浩红豆峡论坛在山西壶关县红豆峡澳涞山庄隆重举办。论坛由荆浩画院、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新媒体集团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书画名家、文化学者齐聚这座太行深处的文旅地标,围绕北方山水画鼻祖荆浩的艺术成就与当代价值展开深度研讨,为传统艺术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澳涞山庄与荆浩的艺术渊源有着天然契合。这座坐拥800多亩山水格局的山庄,地处太行山脉核心区域,周边森林覆盖率高,谷深峰秀的自然景致与荆浩当年隐居创作的太行洪谷风貌一脉相承。论坛期间,参会嘉宾漫步于山庄“墨染翠湖”“灵龟衔寿”等十大景致间,实地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意境——这种将研讨场景融入自然山水的安排,正是对荆浩艺术理念的生动践行。山庄内以东方美学打造的荆浩宫客房、元宇宙山水画体验空间等设施,更让嘉宾们直观感受到传统笔墨与现代表达的创新融合。
论坛以“溯源荆浩文脉,活化山水精神”为主题,聚焦三大核心议题:荆浩《笔法记》的美学体系与理论价值、《匡庐图》所开创的北方山水画范式、传统画学思想在当代文旅与艺术创作中的转化路径。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荆浩提出的“气、韵、思、景、笔、墨”绘景“六要”论,不仅奠定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理论根基,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引。荆浩画院相关专家特别指出,太行山水孕育了荆浩的艺术生命,而澳涞山庄对山水资源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为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提供了鲜活样本。
著名画家、荆浩画院院长王西京在致辞中表示,山庄历来以传承东方美学为己任,此次承办论坛既是对荆浩艺术精神的致敬,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
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搭建了荆浩艺术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凸显了澳涞山庄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角色。作为荣获“中国最美山庄”“中国十大避暑山庄”等称号的文旅标杆,澳涞山庄正以荆浩论坛为起点,持续开发山水画研学、非遗展演等特色项目,让千年艺术文脉在绿水青山间焕发新生。参会学者评价:“在荆浩精神的发源地探讨其当代价值,这场论坛本身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