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县域产业崛起助力中国制造,启信宝数据剖析特色产业带)
在全球化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根基与活力不仅体现在大城市的经济枢纽,更深入分布于广袤的县域单元。启信宝根据数据发现,在全国1800多个县域中,大量县城已形成主导产业鲜明、链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它们深度融入全球与国内供应链,承包了日常生活众多消费品的生产。
“中国制造”并非单一整体,而是由众多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产业带构成的强大网络。这些县域产业带凭借其专业化优势,在特定品类中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从山东曹县供应全国近半汉服,到湖南平江作为国民零食辣条的主要生产基地,再到山东威海生产全球约六成钓具,县域产业正以“一县一品”甚至“一县一业”的模式,彰显中国制造业的深度专业化与区域协同能力。

湖南平江作为辣条产业的发源地,自1998年诞生第一根辣条以来,已发展成为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的辣条产业集群,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带动上下游超10万人就业。启信宝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存辣条相关企业超过3400家,以卫龙、麻辣王子为代表的头部品牌牢牢占据市场份额,新锐品牌和跨界玩家不断加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辣条相关注册商标已超7600条。

山东威海作为全球钓具产业的重要基地,贡献了全球市场六成的钓竿。当地已形成从原材料、设备、配件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年产量达4000万支,年产值超100亿元,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光威户外占据全球八分之一的市场份额,2024年出口渔具860万支。截至目前,威海市累计拥有渔具相关授权专利超1万条,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河南许昌被誉为“中国假发之都”,全市聚集了4000多家发制品企业,从业人数超过30万,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年进出口总值超2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瑞贝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推动许昌假发产业从传统制作向现代化生产转型,成为全球假发行业的标杆。
启信宝通过企业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这些县域产业带的形成路径与发展动态。这些特色产业带的崛起,不仅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区域专业化分工趋势,也展示了县域经济在专业化、集群化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