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圈大佬成了“八卦贩子”,有意思吗

2025-10-17 13:12:38
0

最近,内娱热搜被港圈大佬占领了。

爆料赛道,冒出了一对“新CP”——
向太 × 王晶。
一位是常年稳居娱乐头条的港圈阔太,一位是把商业片拍成流水线的名导演。
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都凭着见证过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资历,双双转型,闯进“港圈回忆杀”赛道,轮番成为话题顶流。
向太陈岚又是揭露“演艺圈潜规则”,又是讲述张国荣被“灵异事件”困扰,聊得绘声绘色。
王晶更是在多个平台开设四五个账号,日更数条,堪称“高产瓜农”。
“王晶爆周星驰整容内幕。”
“王晶指梅艳芳的任性害了她。”
“张曼玉遭王晶爆因恋爱经历巨变。”
图源:微博热搜
一条条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仿佛拿捏着惊天第一手大瓜。
两人几乎日更巨星往事,热搜已经形成固定句式:
王晶曝××,向太说××。

连纵横娱乐圈的大佬,也卷到贩卖八卦捞金了吗?

不可否认,向太和王晶,确实有爆料的“资格”。
向太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与丈夫向华强共同创办永盛电影及中国星集团,合作过周星驰、刘德华、张曼玉、李连杰等一线巨星,出品《赌神》《逃学威龙》《食神》等经典港片。
图源:微博@向太Tiffany陈岚
王晶则是导二代出身,父亲是著名导演王天林,从小浸淫港圈文化。自八十年代执导演筒,至今参与制作电影近上百部,几乎合作过整个香港娱乐圈的明星。
部分王晶导演影视
二人都亲历或见证,香港娱乐圈诸多标志性事件,如梅艳芳被掌掴、张国荣离世、刘德华隐婚、谢霆锋与张柏芝的分合……
不过,频频上热搜的“爆料”,和大家期待的“第一手秘辛”,倒是相差甚远。
向太分享的不仅是女强人游历江湖的见闻,如何两次救出梅艳芳、只身闯黑帮,如何在巨星落魄时,肝胆义气相助的轶事。
还有成功女人的人生经验、处事法门——这处颇有些清宫戏、大婆教的陈旧气息。
比如,她曾提及有女演员主动向向华强示好,握手时抠手心暗示。自己知道之后勃然大怒,愤而想“搧她两巴掌”,最终将该演员封杀。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抖音
港圈往事在她口中,俨然成了后宫争宠的戏码,谈到“潜规则”,不指向结构性问题,通通归咎于“女人不自爱”。
谈及男人的色情消费,她声称只要不显露于人前、不丢了向太的面子就没问题,还会为向华强准备计生用品。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小红书
另一个特点,是话总是只说一半,一到关键时刻就要匿名。
她透露,圈内有些明星表面一套,暗里一套。
在她和向华强面前表现得很礼貌、听话,但一到片场就对工作人员颐指气使,耍大牌到某次拍戏让两位老前辈在冰天雪地等了一整天。
没有曝光当事人身份,只说在合作某戏时决裂并封杀对方,弹幕已飘过无数猜测。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小红书
还比如,讲起自己当年刚入行时,先后接到了导演和男主角不怀好意的饭局邀约,她跟男友向华强商量了一下,宁可违约也不要继续演下去。
正当大家听得兴起,想要知道这位男星身份时,向太却只模糊表示:
此人当时已婚,妻子是美貌的息影女星,而如今已经逝世。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小红书
看多了类似视频,不难发现所谓“爆料”,更像是借由那个混乱又鼎盛的港娱时代,讲一种“人生寓言”。
曝光潜规则,随即接上“不要走捷径”“纸包不住火”的大道理。
图源:微博热搜
讲刘亦菲初到香港发展的“黑历史”,结论却是她有一个好妈妈:“女儿还是要富养。”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小红书
谈及许多女明星嫁入豪门,守了一辈子不敢离婚,话锋一转——“没有完美的婚姻,多是一地鸡毛”。
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图源:小红书
前调辛辣惊人,中调老生常谈,后调则是一碗浓浓的暖胃正能量鸡汤。
话里话外、兜兜转转,立得是一个义薄云天、清清白白,类似“岚岚大女人”的人生导师设定。
跟向太同台对打的王晶,更有古早港娱的气质。
讲八卦,旁边要拉上美女“晶女郎”坐镇。
王晶视频截图/图源:抖音
爆别人料,字幕撇清责任:“本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王晶视频截图/图源:抖音
他也同样擅长,风云人物大点兵。
看起来要抖内幕,其实不痛不痒。
王晶账号内容/图源:抖音
视频标题写“周星驰一生的挚爱是罗慧娟吗?”,实际说的是“大家要勇敢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最近,舒淇转行首作便拿下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王晶又开始提及她,蹭起了热度。
图源:微博
旧闻新炒,点到即止。
就像刘德华所说,“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
只是配上“爆料”二字,还是能迅速挂上热搜。
图源:微博
偶尔也会翻车。
前不久,王晶提及温兆伦曾向前女友索要花销,温兆伦直接怼他“积点口德”“与事实完全不符”,随后王晶只好默默删掉视频。
 
温兆伦回应王晶
很有趣的是,向太和王晶的爆料还时常“撞题”。
向太刚说某女星与伪富豪相恋,对方开劳斯莱斯、戴名表,其实全身家当只有那台车,后来骗钱跑路。
王晶随即“补刀”,点名关之琳恋爱脑,称她曾与富商、天王巨星及男模交往。
王晶视频截图/图源:抖音
向太发了一条视频,爆料某明星耍大牌,暗指张柏芝;
王晶也聊谢霆锋和张柏芝,张柏芝一边做饭,一边当着所有剧组人员的面抱怨谢霆锋。
总之这俩人,时而热搜竞技,时而十足默契——
一个负责“产瓜”,一个负责“切片”。一个提供“生火”,一个负责“添柴”。
港圈八卦,就这么进入自产自销模式。
不靠狗仔,不靠小报,全凭两位“亲历者”口述。
内娱“大嘴巴CP”的时代,真的来了?
公众人物亲自靠“大嘴巴”混饭吃,从来不是新鲜事。
只是向太和王晶不加掩饰,直接兜售,把爆料这事变得更加职业化。

王晶多个账号/图源:抖音
而在正式闯入八卦赛道之前,向太就已吃到这份流量了。
《一路繁花》刚刚有争议热度之时,她就没少大谈节目内幕。
节目里的争议吵翻天,这厢她作为亲历者同步开直播,漏出一点点细节,喂养着嗷嗷待哺的吃瓜群众。
“她骂得呢,晓庆姐说,你这个小丫头,你骂的也对,可是为什么我插针都插不入,10分钟,我插针都插不入,你噼里啪啦的。”
一句“李小冉骂了刘晓庆十分钟”,又送上了一个新的热搜。
向太直播讲述李小冉骂刘晓庆十分钟
在此之前,她还是著名的“儿子发言人”。
向佐、郭碧婷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个出来“通报”的不是八卦杂志,而是她本人。
哪怕没事发生,也要制造一些所谓的“近况”。
 图源:微博热搜
彼时,与她惺惺相惜的CP还不是王晶,而是另一位“儿子发言人“某兰。
凭借着熟练运用在直播间敲锣打鼓、卖家人隐私的技能,再附赠酸辣粉,某兰一度成为流量与销量双丰收的直播女王。
当然,提到“大嘴巴”,绝对绕不开的还有于正。
这些年被于正“爆料”的明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他在各种节目里搅动风云,一会儿说某位女明星一个月请了五次月经假去蹦迪,一会儿内涵某“过气女星”两面三刀是朵白莲花,一会儿又爆料某位明星没有经过剧组同意就轧戏......
直到最近,他发文分享小故事,写的是“纯属虚构”,实际意有所指, 暗示旗下的女演员被换掉角色,顶替她的演员乃潜规则上位。
于正的小故事/图源:小红书
虽然没点名道姓,但进组信息都在网上摆着。
于是,只因几句揣度,那位刚毕业的女演员成了众矢之的,最终退出拍摄,以证清白。
 
女演员回应/图源:微博
证据是没有的,小故事张口就来,事后风波过去,于正又摇身一变成了“无辜大男孩”,轻飘飘把锅推给网友、资本。 
还好如今网友对“造黄谣”已有警惕,不然还真让他颠倒了黑白。
网友认为于正“造黄谣”,于正的回应/图源:微博
以“维护旗下演员”的名义来搅浑水、宣传剧,已是于正的传统艺能。
比如演员许荔莎发文锤许凯,称自己分手后不堪许凯私生饭的辱骂,却始终没等来许凯一声道歉,她索性开撕,爆料许凯恋爱期间劈腿。
眼看舆论失控,于正立刻下场帮许凯骂架。 
于正直播片段
后来许荔莎干脆把炮口对准他,顺手爆了于正的“白月光”演员——何晟铭。
许荔莎和于正的大战打响/图源:微博
网友顿感大快人心,称于正的劫来了。
但没想到,结尾却是一个八卦覆盖掉了另一个八卦。
许凯从头至尾隐身,于正借此逃离战场,何晟铭糊咖翻身。
何晟铭自称“”白月光
靠着亲自下场回复“白月光”梗,何晟铭直播间的流量一路飙升,货全卖光。
何晟铭直播售罄
发的暧昧视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再度收割话题。

热度、销量和存在感,全都赚到了。

 
爆料的最终指向的要么是曝光度、要么是流量变现——带货是一条路,如今这条路衍生出了一条新支线:卖课。
眼下,明星卖课已成大势。
今年5月,吴彦祖第一次直播卖课,围观人数过千万,其与英语博主杨家成一起开发的英语课程《90天“祖成”英语课》,当天晚上销量就有近千万。
在明星卖课这条赛道,阿祖还只是新人。
在他之前,胡彦斌有线上音乐教育平台“牛班”,王力宏有音乐教学APP“月学”。
而最近,卖课已从技能类变成了“生活指导方针”之类的“身心灵课程”。
杨澜课程宣传图
杨澜推出《幸福力成长营》传授社交心法,打造幸福人生。霍汶希卖起《精准识人课》,分享“吸引力法则”等职场技能。
向太每次爆料总会以正能量收尾,这正好跟她在某平台上推出的付费课程《向太向上闺蜜圈》相呼应。
该课程推出的内容包括“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从白手起家到业界传奇的成事心法”等等,599券后399的价格,号称能带粉丝“链接高质量圈层”。
 向太课程宣传图
王晶更是紧跟节奏,讲完一轮娱乐圈往事,马上推出了《人生由我掌控大师课》。课程内容覆盖从低成本打造爆款、提升镜头表现力,到个人IP孵化、创作灵感培养,可谓包罗万象。
让人感觉浓缩了香港名导的毕生绝技,学完就能成为下一个王晶。
 
 图源:王晶账号店铺
这一幕并不新鲜。
资本逐利,明星亦然。
上一轮明星集体上场贩卖个人魅力,还是在纸媒时代——写自传,剖析成名心得,其中究竟有多少内容是明星亲自操刀,难说。
如今进入视频与直播的时代,“成功学”再度席卷而来。只是有些人的书封荐语变成了下场爆料,一切更直接高效。
把复杂的人生智慧简化成几个“干货技巧”,把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能力包装成可以快速复制的“成功公式”——
用八卦吸引眼球,用“正能量”包装形象,最后用“知识付费”完成变现。
向太账号爆料之外发布两性情感、成功学内容/图源:小红书
不过,当一句话可以有巨大的收益,反之也有相似的力度,能造成更大的悲痛。
公众人物的发言,一向具备杀伤力。

去年,张泉灵在《再见爱人4》中因犀利点评嘉宾婚姻表现,被赞“人间清醒”。

节目播出后,麦琳被网友骂上热搜,脱离了节目语境的张泉灵随即开直播,同步陪看。
并以“商人头脑”更直白地袒露情绪,不仅承认节目中的“无语表情”是真的,还说“看出了工伤”。——
“职场上,她(麦琳)这种行为早该被整顿八百回了。”
张泉灵分享陪看感受/图源:小红书
张泉灵的出发点或许是无害的,但客观上确实为这场全民审判的怒火添了把柴。
如今,她也坐稳“婚姻剖析师”的位置,在《姐姐当家》里又似乎救万千惠的公司于水火。
自己的账号也借着东风,推出了针对青少年阅读力的付费课程。
少年得到宣传图
连以知性著称的主持人也卷入其中,公众人物言说的边界愈加不清晰了。
言语成为鱼饵,他人隐私被随意抛接,甚至连逝者都不放过,可能最后一丝敬畏也不复存在了。
前不久,向太又从素材库里拽出张国荣,说遗憾,说内疚,甚至武断地下结论:张国荣不是因抑郁症去世,而是因为“脏东西”。
 
 图源:向太Tiffany视频截图
这与于朦胧的遗憾坠楼,遥相呼应。
官方通报与家人泣诉,未能阻止流言的狂欢,在“两块劳力士”的细节渲染下,在“潜规则”的臆测纷飞中,一场悲剧被拆解成悬疑素材,至今仍有大量账号在讨论着一些纯主观、0证据的传闻。
于朦胧母亲发文让大家不要再进行猜测/图源:微博
如此生态已自成一派。

不负责的言论,每每跌破底线,只要能“起号”,似乎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更讽刺的是,其他人则只能被卷进“不在评论区澄清一番,咽不下这口气;在评论区辩解一番,反而又给对方提供了流量”的规则怪谈里。

当夸奖和批评都平等地成为了“互动数据”,真相和造谣都要面对“你这是起号”的质疑。

我们能相信的东西,或许真的越来越少了。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谈心社

深夜谈心 彼此相遇

erweima

扫一扫关注杂家 更多有趣内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